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北方草原生态环境、草食家畜品种改良与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多年来开展的以羊养殖为主的草原生态畜牧业试验结果,初步报道了在荒漠化草原地区以草食家畜良种繁育与草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为主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重点领域.本文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分析了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户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利用实验经济学的MPL方法量化了农户的风险偏好特征,并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农户感知到了气候变化及其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并采取了多种适应行为,农户的风险偏好、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感知以及耕种年限等对其气候变化适应决策的采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未来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针对不同特征的农户群体,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草原畜牧业风险属性和风险特殊性的基础上对草原畜牧业的风险形成机理进行系统的梳理、基于综合性风险考量和可持续发展视角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我国草原畜牧业风险防范现状及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草原畜牧业科技创新投入与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草地及饲草的概念,介绍了平顺县气候变化背景和草地畜牧业的现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草地畜牧业及生产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主要指气候变暖)使草原区干旱出现的几率加大,持续时间延长;草地土壤侵蚀危害加重,土地肥力降低;草地在干旱气候、荒漠化、盐碱化的作用下,初级生产力下降,草地景观可能呈现荒漠化趋势。草原生态失去平衡,草原植被覆盖率下降,草原出现了明显的沙化、退化和碱化的趋势,草原载畜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农牧民生产和生活。从气候变化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两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总结了目前的研究动态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草原围栏是保护和建设草原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发展现代化草原畜牧业的基本建设和基础,许多国家已搞多年,我国近几年也在大力推广这项措施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了适应草原建设的需要,准确地计算草原围栏的周长,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的探索,现将不同面积的正方形、长方形草原围栏周长的计算公式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纽约州适应气候变化的发展历程与战略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频繁遭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的区域,美国纽约州长期致力于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举措的研究,纽约州在过去数十年内陆续出台了多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文件,气候变化政策执行效果显著.近年来,纽约州适应气候变化的治理实践主要聚焦于重点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基础设施韧性建设的跨部门行动、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制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之一。利用汤森路透数据分析工具和Aureka分析平台对气候变化适应研究领域的科学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揭示了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的国际发展态势、研究主题、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藏山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赖以生存的草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草地沙化、退化现象严重,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山南地区草原生态建设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山南地区应当通过继续深化畜牧业改革,加强统筹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等措施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全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碌曲县天然草原肥美广阔,牧草茂盛,森林、水能资源也很丰富,是高寒地区发展牛(牦牛、犏牛、黄牛)、羊(甘加羊、欧拉羊)、马等家畜的有利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激发了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牧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经营原始,长期超载过牧,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了适应牧区经济改革的新形势,加速草原建设,推动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对碌曲县畜牧业生产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西藏山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赖以生存的草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草地沙化、退化现象严重,给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分析山南地区草原生态建设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山南地区应当通过继续深化畜牧业改革,加强统筹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等措施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全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的基础、优势产业,同时也是牧民的主要生计来源。在我国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科技的创新和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梳理不同生产关系阶段中有关科技与草原畜牧业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分析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要从生产管理智能化、产品营销网络化、社会服务平台化及科技投入多元化四个方面促进科技创新与草原畜牧业的融合,加快科技创新驱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潘爽 《科技咨询导报》2008,(22):131-131
通过对资料的研究,系统的总结了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主要是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选取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为研究区,根据气象数据和CIMP5气候情景数据,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对研究区植被类型进行模拟,得到研究区植被格局及未来气候变化下植被格局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经指标细化,能够很好地模拟研究区植被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在RCP2.6情景下,温性典型草原面积减少,温性荒漠草原面积少量增加,温性草甸草原和泰加林面积增加;在RCP4.5情景下,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典型草原面积增加,温性草甸草原和泰加林面积减少;在RCP8.5气候情景下,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典型草原面积增加,温性草甸草原和泰加林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15.
若尔盖草原已经严重退化、沙化,草原生态平衡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草原的修复是一项严峻的生态环境工程,修复工程一般有:补播改良、混播植草、公路边坡挂网植草等。草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栽培条件,符合建植人工草地的目的和要求。补播是天然草原治标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混播是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质量和增强持久力的有效措施。草原公路施工对草原产生破坏,应立即恢复,可采用挂镀锌铁丝网施工等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矩阵的草原火灾损失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原火灾是我国牧区多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对牧区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给我国畜牧业的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研究草原火灾发生次数与草原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对理解草原火灾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吉林省1995—2005年的草原火灾次数和草原火灾经济损失两个指标,基于信息矩阵方法得到草原火灾次数和经济损失两个指标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通过计算发现,当草原火灾发生次数小于30次时,草原火灾损失随草原火灾次数呈现不规则增长;当草原火灾次数大于40次时,草原火灾损失基本稳定在15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草原小资料     
一、什么是草原? 草原是以天然植物群落为主体的,天然饲用植物群落所着生的陆地部分,包括大面积和零星分布的草场、林间草地、饲用林以及草山草坡。它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地,是畜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二、什么是草原畜牧业? 草原畜牧业就是以草食牲畜为主,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不给牲畜以精料的畜牧业。这种畜牧业面广、饲养成本低。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草原,大力发展草原畜牧业。  相似文献   

18.
 适应气候变化是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举措。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识别标准是编制适应气候变化清单的基础, 是适应气候变化方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明确人类所面对的气候变化问题的内涵;结合适应技术定义, 确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核心识别标准是气候变化问题的针对性, 其关键在于将技术的适应方面与常规方面区分开来。另一方面, 对比分析适应技术与减缓技术, 明确有效区分技术的减缓效果与适应效果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识别的重要标准。依托识别标准, 不但可以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域已有的适应技术进行识别筛选, 也可为未来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发提供指导, 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草地生产力是畜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草地植物群落净初级生产力是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土、畜三个子系统及其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内蒙古赖草草甸、大针茅草原和红砂荒漠上15年的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及气象数据进行拟合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砂荒漠植物群落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异系数最高,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敏感.降水量和温度在内蒙古这三种类型的草地上,都是影响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关键因子.生长季的降水对草地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降水量的增加,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逐渐增大.在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天然草地上,草地植物群落净初级生产力在夏季气温达到最大值的时候最大,以后随着气温的降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0.
西部开发中的内蒙古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央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开发的切入点 ,既切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实际 ,又符合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生态环境和人口是生产力的源泉。就整体而言 ,蒙古高原不宜耕种 ,但人们却在这里一直开展着大规模的农业活动。结果 ,已经造成了草原的严重沙化退化 ,破坏了生态环境 ,破坏了作为生产力源泉的生态环境和人口之间的均衡协调关系。因此 ,内蒙古应该抓住西部开发的有利时机 ,不宜耕种的耕地还草还林 ,大力发展适合内蒙古自然地理条件的草原畜牧业。通过转变观念、创新制度 ,逐步解决我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中面临的人口压力大、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资金投入不足、品种改良滞后、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同时 ,通过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 ,实现草原畜牧业与市场经济制度接轨 ,使草原畜牧业在我区草原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