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历史文化名城实地旅游感知形象评价是名城旅游形象设计和塑造的重要基础,而评价的关键是指标的选取.文章在遵循针对性、可感知、全面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从影响旅游者对名城实地旅游形象感知的客观因素中,筛选出实地旅游感知形象评价指标,从而为历史文化名城实地旅游形象评价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集.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借助网络搜索旅游目的地信息,尤为关注网络游记.旅游者通过网络游记获取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在旅游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助ROST CM6软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发表在各大知名旅游网站的日照游记进行文本分析,获取有意义的高频特征词,生成标签云和可视化的网络分析图,深入探究旅游者对日照旅游形象的感知状况;总结问题,认真反思,继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日照的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嘉峪关市游客感知形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方法,对嘉峪关市旅游形象宣传高频词与游客实地感知形象高频词进行深度挖掘,对比分析二者的异同点,并且利用ROST ContentMining软件对游客实地感知网络文本进行情感分析.结果表明,嘉峪关市旅游宣传形象与游客实地感知形象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游客对嘉峪关市旅游景区(点)的感知印象深、满意度高.嘉峪关市应继续保持对景区(点)的强有力宣传,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拓展市场空间范围,进行国际化的旅游市场定位,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往旅游.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为例,客源以留学生为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城市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主要结论是:①留学生对西安城市形象的感知是积极正面的,其中对西安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感知最好,对"噪声污染低"的感知最差;②留学生对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也是积极正面的,其中对西安是"安全"的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最好,普遍认为西安的"旅游景点值得游览","古建筑有吸引力";③城市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的城市形象因子对目的地形象因子的影响显著性水平不同.本研究首次对城市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丰富了城市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滨水区是重要的城市旅游区,对其旅游形象进行有效分析,进而抓住旅游者感知的主要影响因子,能促进旅游地形象更具针对性的建设.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26个项目中提取了影响南京沿江地区旅游形象的6个主要公因子(包括16个项目),配对样本t检验进一步表明16个项目的重要性和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IPA方法划分出南京沿江旅游形象塑造的4种类型:积极提升型、控制优化型、适度发展型和重点推进型,并进一步确定了各项目在4种类型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六安市裕安区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其他空间尺度的旅游规划相比,县域规划的旅游形象更注重理念核心、传播口号和视觉符号的设计.本文通过对影响裕安区旅游形象主要因素的分析,运用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裕安区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与设计.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把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旅游前vs.旅游后)对旅游目的地的不同形象感知(认知形象vs.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态度纳入到一个整体性研究框架,分析了省域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旅游者态度的影响。研究结论有:(1)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旅游前vs.旅游后)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在因子结构、形象内涵以及感知程度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2)旅游前,旅游者通过各种商业和非商业信息来源形成了关于目的地的原生/引致形象,并由此初步形成了对目的地的情感形象(旅游前)。(3)旅游者综合旅游前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及其在目的地的亲身经历形成了关于目的地的复合形象,并最终形成了对目的地的情感形象(旅游后)。(4)旅游之后旅游者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对其旅游满意度和忠诚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认知维度的复合形象相比,情感形象对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安庆市旅游形象定位及其系统策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强城市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和系统策划.本文通过分析安庆旅游形象现状、障碍和内涵等影响因素,科学系统地对安庆旅游形象进行总体定位,并进而探讨视觉形象、符号设计、感觉形象和行为形象等领域进行系统策划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地旅游形象在吸引潜在游客、提升目的地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采集游客在西安发布的微博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词频分析软件深入分析了国内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集中在代表性景区,整体形象感知,游客情绪等.整体上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良好,但也存在负面感知,其关键影响因素表现在天气、交通、景区人多等方面.运用微博数据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西安旅游形象的定位以及针对性地实施旅游形象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已经成为游客查询目的地旅游相关信息的重要平台;网络搜索数据则记录了游客的关注热点和旅游偏好等,反映了旅游目的地网络关注度状况.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日照2013-2017年每日旅游搜索指数为基础数据,借助Excell和ArcGIS 10.2分析软件,运用季节性集中指数、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和地理集中度指数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处理,揭示了日照旅游网络关注度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并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促进日照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旅游线路设计在景区规划和导游路线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该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旅游线路设计的四要素,形成了旅游线路设计原则列表,在分析Campbell模型的基础上,得出该模型在线路设计方面对人们的四点启发,以日照市作为案例,在分析了日照市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基于Campbell模型的日照市旅游线路设计示意图,以此来探讨旅游线路设计的最优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综合延安的旅游形象现状、旅游资源禀赋和城市形象竞争力分析,提出了新时期延安旅游形象的新定位“红色之都:圣地延安!”.强调围绕这一定位开展一系列的形象传播与推广活动,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旅游形象策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吸引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城市旅游的充分发展必须全面实施旅游形象战略,而其核心是要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力的旅游形象,科学的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是首要环节。通过对重庆合川市的旅游形象策划案例研究,提出了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的一般思维模式和程序。  相似文献   

14.
广西凭祥市旅游形象定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区域旅游竞争进入形象竞争阶段,旅游形象定位已经成为旅游竞争的关键环节.该文在广西凭祥市地格分析和受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市的旅游形象定位依据,对凭祥市的整体旅游形象和其主要景区的旅游形象分别予以定位并进行了旅游宣传口号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经营的目的是什么呢?它对塑造一个城市的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形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城市形象设计必须在城市现有基础上进行。它要求与城市的建筑相协调,突出城市文化与发展观念,展示城市文明与精神。最终达到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完美结合。作者以日照市为例,阐述了自己对城市形象设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芜湖市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及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的思路是将城市整体而并非个别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发展取决于城市整体形象和综合引力.文章在分析芜湖城市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认为芜湖应确立城市观光/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并重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芜湖旅游形象总体定位应为“青山绿水中的现代商城”.  相似文献   

17.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出游行为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日益成为目的地形象宣传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在对旅游目的地供给方的英文网站和海外游客的博客游记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并对比了涉外旅游的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发现黄山市涉外旅游形象侧重于认知形象的构建,忽视了对情感形象的构建,供需双方在认知形象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建议我国类似的旅游目的地应从迎合海外游客的旅游偏好,实现文化旅游的再生产,重视情感形象的构建以及加强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出发,对涉外旅游形象建构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8.
吕俊芳 《河南科学》2013,(11):2089-2092
滨海城市锦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基于旅游体验理论,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锦州旅游发展进行深度分析,形成栅格表,基于此提出锦州产业优先发展、精品旅游目的地培育、垄断项目塑造、品牌形象推广、旅游产品提升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市应加强对受旅游者忽视的优质旅游要素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构建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方法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专家征询及模糊综合评判等多种方法,分两轮对西安市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了西安市旅游资源重要性综合排序及重点资源的评价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为西安市旅游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