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了由亲水性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四环素的新方法,研究了盐的浓度、离子液体的用量、四环素的加入量、pH值等对四环素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量在1.0~2.0 ml,四环素的量在1.8 ml,NaH2PO4的浓度在33.3%~38.5%(质量分数),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对四环素有较高的萃取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聚合物-盐一有机试剂双水相体系的特点和研究现状。概述了该体系用于萃取分离金属离子的进展状况,提出了这种体系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离子液体是一类在室温或室温附近呈液态的有粒子构成的物质,它具有许多比有机溶剂优良的性能,对环境的污染很小,是一种优良的安全、环保的绿色溶剂。本文对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在化工分离中的应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在电化学中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今后离子液体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N,N,N’,N’四甲基胍和卤代烃为原料合成五烷基胍卤盐,再经复分解反应合成了带有不同阴离子的胍盐离子液体,并用1H NMR,13C NMR和Ms对各步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带有不同阴离子的胍盐离子液体催化芳香醛的Henry反应性能.结果表明,N,N,N’,N’四甲基N”丁基胍乙酸盐离子液体在催化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芳香醛的Henry反应时活性最高.催化剂经简单的萃取分离后重复利用6次,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多巴对映体在含有疏水性L-酒石酸正己酯手性选择剂的水-有机溶剂两相系统中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有机溶剂的种类、L-酒石酸正己酯的浓度、水相pH值以及萃取温度对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的影响.实验表明,L-酒石酸正己酯与多巴Ⅱ对映体比与多巴Ⅰ对映体形成更稳定的非对映体复合物;随着手性选择剂浓度的增加,分配系数逐渐增大,分离因子先增大后减小;随pH值的提高,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均降低;提高萃取温度,分配系数增加而分离因子减小;同时,有机溶剂的性质对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的影响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6.
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研究茜素红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生成复合物光谱行为和溶液酸度,盐浓度,离子液体用量,共存物质等对体系复合物测定影响.离子液体用量1.5mL,磷酸二氢钠2.0g,ARS1.0mL,蛋白质溶液1.0mL,pH6时ARS与BSA复合物吸光度较大.离子液相中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1nm,比单纯ARS红移109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2×10^4L·mol^-1cm^-1.用加入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方法,初步探讨了ARS与BSA之间的作用机理.使用后的离子液体经过简单处理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双水相法萃取分离α-淀粉酶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G1500/(NH4)2SO4双水相体系,对双水相萃取法分离纯化米曲霉α-淀粉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EG分子量、pH值、PEG浓度、(NH4)2SO4浓度、NaCl浓度对α-淀粉酶的分配系数Ka及回收率Yt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几个因素的最优组合.结果发现在pH=6.5,PEG1500浓度17%(重量比)...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离子液体最近在化学反应、电化学、催化化学和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离子液体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离子液体双水相联用HPLC法萃取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DEP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2mL离子液体[Bmim]BF4为萃取剂,0.5mg/LNaH2PO4为分相剂,在pH=7,萃取时间为5min,DEP的萃取分离效率最高;该方法所得标准曲线方程为Y=2.731+21.900x,相关系数为0.9998,线性范围为1~100mg/L.采用标准加入法实际测定自来水、湖水和工业废水中DEP测定,回收率在92.8%~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61%~4.73%.  相似文献   

10.
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压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P(VDF-HFP)(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EMIBF4(3-乙基-1-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通过SEM和TG分别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方法考察了聚合物电解质的分解电压和室温离子电导率.结果表明,聚合物电解质的热分解温度超过300 °C,室温离子电导率达8.43 mS·cm-1.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318.15 K下硫酸钠和磷酸钠对CTAB-AS-H2O复配体系在稀溶液区相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或在0.10 mol.kg-1钠盐水溶液中,CTAB-AS复配体系均可形成两个双水相区.钠盐的加入使得双水相区及非均相区的面积增大,双水相区向其邻近的各向同性溶液的单相区方向迁移,相区面积增大幅度及双水相区迁移幅度与盐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天然产物提取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的经典实验.结合超声辅助固-液萃取和水蒸气蒸馏从废次烟叶中提取烟碱,获得了从烟叶中提取烟碱的最佳条件.既可以强化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掌握绿色化学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不对称四取代卟啉,5-(4-羟苯基-10,15,20-三-(4-甲氧苯基)-卟啉的一种新的合成法——固相合成法。并对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光谱和化学的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不对称取代卟啉化合物.采用新的固相合成法,不仅产率高,达到4.5%,而且分离纯化工作十分方便。这样大大简化了不对称取代卟啉的合成及纯化步骤.同时还可节省大量的洗涤、萃取用的溶剂,节省了工作时间,为不对称卟啉的合成开辟了一条新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离子液体对称性对熔点的影响,合成了六种双阴离子酯功能化离子液体;所合成的离子液体用1HNMR和IR进行了结构表征.差式扫描量热(DSC)显示所有离子液体有较低的熔点或玻璃化温度(<100℃),其中含异种阴离子的离子液体熔点相比合同种阴离子的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两相体系中微生物转化法制备依西美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介质中微生物转化的方法,对甾体C1,2位的生物脱氢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有机溶剂对甾体底物和产物的溶解度,微生物细胞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存活率以及有机溶剂的加入量,构建了较合适的二甲苯/发酵液两相体系,且二甲苯加入量占总体积的15%为宜.然后以雄甾-4-烯-6-亚甲基-3,17-二酮为底物,利用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 simplex)完整细胞在两相体系中对甾体A环C1,2位进行生物脱氢,得到抗肿瘤药物依西美坦(雄甾.1,4.二烯-6.亚甲基.3,17.二酮).对转化时间、转化温度、摇床转速、摇瓶装液量等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装液量为20 mL每100 mL三角瓶,温度为32℃,转速为180 r/min,转化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转化率可达到13.6%.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胶作为载体,通过对硅胶表面进行有机官能团化,制备了含五烷基胍盐的硅胶负载咪唑离子液体液膜催化剂.以2-硝基苯甲醛与硝基甲烷的Henry反应为模型,考察了催化反应条件,比较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能.结果表明,硅胶负载的咪唑乙酸盐离子液体液膜/N,N,N’,N’-四甲基-N"-丁基胍乙酸盐催化Henry反应时活性最高,产品收率可达94%.反应后经过简单的过滤就可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在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离子液体-水混合溶剂中Cr2O3纳米片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rCl3·6H2O和NaOH为原料,在离子液体-水混合溶剂中,采用低温溶剂热法合成了Cr2O3纳米片,通过XRD、SEM对产物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80℃下,恒温反应24 h可制备厚度约为5~10nm的三氧化二铬纳米片;通过FTIR和TG分析表明,由于离子液体吸附在产物颗粒表面,有效地阻止了纳米粉体之间的团聚.与传统的水热反应相比,在离子液体-水混合溶剂中制备的纳米粉体有更好的形貌.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ReO4ˉ与碱性染料形成的离子缔合物不用苯等有机溶剂萃取,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ReO4ˉ-乙基紫-聚乙烯醇三元胶束增溶增敏体系,在水相直接显色测定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μg/10mL,回归方程为A=0.0729 CμG/10mL-0.0001,相关系数r=0.9994,摩尔吸光系数ελ=647=1.36×10^5L·mol^-1·cm^-1,检测限为1.4×10^-3/μg/mL.用于烟道灰等样品中痕量铼的测定,RSD为3.25—3.34%,加标回收率为99.1—100.6%.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合理安排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方案,改进实验仪器和装置等方法渗透环保教育.以萃取实验为例,分析了萃取剂用量、用法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指出"多次少量"萃取的效率高于"一次多量"萃取,能够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结果表明,学生的环保...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聚合物纳米微球分离纯化莽草酸的方法。通过聚合物纳米微球型号筛选,洗脱液浓度、洗脱速度、上样量的选择,确定了聚合物纳米微球分离纯化莽草酸的工艺。采用PSA30-300型聚合物纳米微球作为层析填料,洗脱液为体积分数20%的乙醇,上样量为1:100(莽草酸粗提物/聚合物纳米微球,g/mL),莽草酸层析收率大于75%,成品中莽草酸含量大于98.5%。该高纯度莽草酸的分离纯化方法简单合理,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