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目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特点和协作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结构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论述了在环形结构中事件发生器、事件分析器和事件响应器的结构,利用协议分析、数据分析、命令解析和协同处理器,使得在基于环形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系统实现更方便;解决了目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各系统结构复杂、负载不均衡等缺陷.  相似文献   

2.
入侵容忍技术在身份认证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SITAR分布式入侵容忍体系结构和ITPAS密码认证体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具有入侵容忍功能的分布式密码认证系统模型,并在设计中考虑了冗余、多样性、代理、共享秘密和分布式入侵检测等技术,以求解决认证服务的入侵容忍问题和密码数据库的防字典攻击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子政务中安全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特点和协作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基于逻辑环形分布式协作控制技术的分布式入侵榆测系统,以解决目前在政务入侵检测系统中各系统间协作效率低、配置复杂、检测响应慢等缺陷.并详细论述了环形结构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协作机制及效能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现有入侵检测模型,指出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分布性、智能性和可维护性,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系统扩展问题和单点失效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5.
与预防攻击为主的安全方案不同,入侵容忍系统可以在受到攻击之后仍能提供正常连续的服务,作者从入侵容忍技术的原理入手,提出了一个入侵容忍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作为触发器,通过对该模型的工作流程和性能进行分析得出它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安全性和弹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对入侵容忍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一个基于入侵容忍技术的监管体系框架。该系统具有入侵检测、策略分析、策略重配置、服务监控、审计控制等功能;分别从网络级、系统级、服务级对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对电视台的网络安全进行保护,通过多样化的网络和服务策略来达到系统对入侵的容忍能力,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不能适应异构网络环境、缺乏协同响应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结合人工智能思想,实现了一种基于CORBA的入侵检测系统CMDIDS.文章详细讨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特点和实现技术等,使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对大型分布异构网络进行有效的入侵检测.对网络智能化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及综合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针对广泛应用的基于静态防护措施的安全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能在高速度、高流量、协同攻击、分布式攻击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MADIDS((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Multi Agents)设计;够能集成分布式、智能化、整体化的技术优势,融入入侵检测和实时响应分布的分布式检测的技术,真正的实现一个有效的网络安全防御的深度安全系统。  相似文献   

9.
入侵容忍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在大规模复杂网络环境下保证信息安全问题,阐述了入侵容忍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并对入侵容忍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进行研究和分析,最后讨论该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入侵容忍作为第三代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能有效地预防、阻止入侵,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入侵容忍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资源和控制两个属性的分析,将入侵容忍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了抽象分类,给出了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相应安全机制;利用改进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入侵容忍系统建模,给出了BP网络的输入和输出节点以及基于该BP网络的系统工作原理,用实例描述了该系统的一个典型的入侵容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入侵具有较好的检测和容忍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微入侵检测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分布式计算和集群服务器的架构提出一种分布式微入侵检测系统结构。该结构将M-IDS(Micro-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分布在受保护子网内所有节点机上,各个节点的M-IDS不仅可以独立检测直接入侵,而且可以和中心处理节点合作检测协同入侵。为了使入侵检测系统在具有误用检测优点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引入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误用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数据挖掘技术用于协同入侵检测,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协同入侵规则生成算法,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协同入侵,同时还具有对未知协同攻击模式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Internet上的入侵容忍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将入侵检测和容错方法相结合,将冗余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入侵容忍系统,并且设计了相应的触发器。在应用服务器受到攻击和部分组件失效时,本入侵容忍系统通过各触发器对用户请求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应用服务器响应数据的一致性等进行检查并触发相应的安全控制策略来实现对网络入侵攻击的容忍,保证数据的保密传送,从而使得服务器能够为用户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按照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目标,对已有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模型IMADIDS.  相似文献   

15.
在入侵检测CIDF体系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的二层式多数据包分析入侵检测模型.这一模型中,事件分析器对当前事件分两层进行处理:先将当前事件结合历史事件进行关联分类,找出与当前事件关联紧密的历史事件;然后对包含当前事件的这一类关联事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发现潜在的协同攻击和分布式入侵行为.仿真试验说明该算法模型能够检测出传统入侵检测系统难以发现的分布式入侵行为.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入侵检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分析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并对其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该系统模型兼具基于特征和基于异常行为的特点,采用主机配置和网络布置相互配合的方式,并能与防火墙联动进行入侵防范.  相似文献   

17.
史岳鹏 《科技信息》2006,(10):289-290
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等网络服务正在悄悄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但由于计算机网络设计的不足,网络攻击也在不断地增加,本文对分布式的智能化计算机入侵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研究。试图实现基于公共入侵检测框架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将新型分布式处理技术移动Agent与入侵检测融为一体,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的模型;实现了基于该模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采取了保证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自身安全的防范措施.通过移动代理,各Agent相互独立,同时能在网络中自由移动,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降低了网络通信量和系统负载,有效保证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分布式入侵检测在当今网络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数据融合技术引入到入侵检测系统中,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设计方案,描述了分布式检测和决策融合的结构设计,讨论了数据融合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理论推理论证了融合决策处理的可靠性。分析比对实验表明,该系统降低了入侵检测系统的虚警率,提高了检测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代理的协同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的协同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CDIDS),该模型依靠基于主机的代理HIDA和基于网络的代理NIDA,运用异常检测与特征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入侵检测;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下,系统通过入侵检测控制中心实现检测/响应模块的协同工作,为单个主机的攻击与大规模的网络入侵提供应对策略,并采用协议分流的方式提高NIDA模块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