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议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科技资讯》2009,(9):250-250
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指的是消防给水管网中平时由稳压设施保持系统中最不利点的水压以满足灭火时的需要,系统中设有消防泵的消防给水系统。在灭火时,由压力联动装置启动消防泵,使管网中最不利点的水压和流量达到灭火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于在不同固结压力下固结的黏土,当对其施加不同水压时,其中的孔压分布和传递规律是解决地下结构上的水压力大小、基础抗浮计算以及边坡稳定分析等岩土问题的关键。现利用研制的试验设备对黏土开展试验,进行渗流状态和静水状态下孔压传递规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渗流状态,还是静水状态,黏土内各点孔压趋于稳定所需时间均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变长,即固结压力越大,孔压传递越慢;因水压引起的超静孔压,渗流状态下的黏土内各点孔压偏离线性分布,表明黏土中的孔隙水未完全与外部水形成水力联系;静水状态下的黏土内各点孔压传递与理论一致,呈线性分布,不过当水压小于固结压力时,土体内各点孔压会略小于理论水压值,但依然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从管网平差的定义和在供水管网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了采用哈代.克罗斯法的弊端和EPANETH在管网平差中的算法及适用范围.选取了1个有清水池和水塔的给水管网的例子,在软件上直接建立管网模型,从管段、节点信息输入及处理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应用EPANETH来计算有水塔管网情况.结果用管段流量.节点压力图、管段流速一节点需水量图、节点总水头.管段流量图等表现,并详细说明了管段直径设计原则和做法;详细校核了水塔转输工况和自由水压情况,通过分析得出根据最高时确定的管径,不能满足转输时进入水塔流量的结论;最后通过反复调整个别管段管径,达到了要求,各节点的自由水压均满足要求;指出了软件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安徽省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例,选择具有管网联并条件的A、B、C水厂为研究对象,以水厂设计资料提供的静态属性数据为基础,运用WaterGEMS软件建立给水管网水力模型,分析供水管网联并后不同工况运行对供水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工况下,管网联并后对A、B水厂所属管网节点水压的调节作用显著,对C水厂基本没有调节作用,A水厂高压区压力增大,B水厂高压区范围缩小,各水厂低压区压力稍有提高;事故工况下,管网联并后各水厂高压区压力降低,A或C水厂停水时,B水厂高压区压力变为33~36 m,整体压力稍有降低,各水厂供水区域供水压力分布比联并前更趋均衡.  相似文献   

5.
包陆玖 《工程与建设》2009,23(3):358-359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稳压泵的压力确定取决于稳压泵扬程,而稳压泵扬程一般按消防主泵的扬程确定.原因在于设置稳压泵的日的是使消防给水管网的水压稳定.而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中,这样设定的稳压泵压力值,往往使消防给水系统始终处于较高压力工况.文章从满足最不利灭火点水压要求这一基本前提出发,提出设定临时高压消防系统稳压泵压力点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多目标大规模供水管网监测点的优化选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中监测点布置的优化计算不易得到确定结果、运行数据不能完全代表管网状况的问题,提出反映管网节点水量和节点压力变化的节点覆盖水量和节点相关水压的多目标遗传算法,综合灵敏度分析、爆管分析,结合测压点布设原则、管网拓扑结构、水力计算结果最终确定测压点优化选址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城镇大规模实际管网中,采用管网节点中的0.3%个节点为水压监测点即可覆盖约45%的管网节点与43%的管网水量,通过与现有布设原则比较,发现其结果与布设原则匹配度较高。该方法提高了管网模型测压点的精度和准度,也代表了管网中水压变化和水量影响,可有效消除人为因素影响和提高监控管网漏水、爆管、能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太原市集中供热总体规划,确定在东山新建二台64MW的调峰热源厂。针对供热系统并网的特殊情况和地形条件,通过对水压图和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在热电厂供水管网上增设加压泵的技术措施。使双热源并网运行技术可行、安全可靠、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8.
该文采用先对管网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流量等数据的采集、统计处理并进行数学分析,缩小泄漏位置可能发生的范围,然后对可疑范围采用压力梯度法结合水压图的形式来准确定位的方法,对供热管网的泄漏检测进行模拟分析。采用PIPENET软件,以某市城中区供热管网为算例来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可行性且误差相当小。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的农村供水供水不稳定、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远程分布式网络控制的恒压变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远程监控与管理系统、中间路由传输系统和本地供水控制系统三大系统,该设计能实现用户段不管用水量大小,总保持管网水压基本恒定,实现了满足各部位的用户对水的需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邵阳市目前存在的供水管网老化严重,漏失率过高,局部地区供水压力低,供水安全性差等问题,邵阳自来水公司当务之急必须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借鉴国内外管网改造的成功经验,使改造后的管网不仅满足目前对水质、水量、水压等安全供水的需要,同时保证远期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新建的市区变电站大多采用布置紧凑、占地面积较小的全户内型变电站,其消防系统通常不建设消防水池,直接从市政管网取水灭火。文章研究该模式下的消防系统运行现状及供水可靠性,以管网中节点的自由水压为参数,采用国际通用的有压管网数值模拟软件EPANET,构建区域管网数值模型,对室内消火栓开启、室外消火栓开启和室内外消火栓同时开启3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变电站消防系统开启后,市政管网各节点水压整体降低,少量节点水压低于28 mH2O,且邻近变电站的节点水压降低幅度大于其他节点;采用2路市政供水干管向变电站消防系统供水,可显著提高变电站消防系统的供水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典型户内变电站消防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给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实现城市给水管网系统的科学管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旅顺口区供水系统的图、文信息进行收集 ,同时结合管道阻力系数测试、阀门阻力系数测试、用户用水规律测试、压力测试数据 ,建立了以给水管网微观模型为主体 ,以管网水力模拟计算为核心的城市给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 ,并详细阐述了城市给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建立方法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区域的供水系统都是由市政管网经二次加压和水塔或天面水池来满足用户对供水压力的要求·在高层住宅供水系统中,加压泵通常是用最低水点的水压要求来确定相应的扬程设计,泵组则根据流量变化情况来选配,并确定水泵的运行方式·由于住宅用水有季节和时段的明显变化,日常  相似文献   

14.
宋伟 《科技信息》2014,(4):76+78
针对井下地势水平差异较大,水压不足等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的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实现井下供水管网水压恒定调节,满足供水要求,并采用MCGS组态软件实现供水远程控制的实时监控,还对控制对象进行了MATLAB真。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我国大中型城市为对象,研发以漏失控制和水质保障为目的的压力智能调控系统,减小管网总体漏损水量,提高城市饮用水的水质,保障供水安全。针对村镇居民分散、水质差、维护技术水平低等状况,研发适合村镇的具有低投入、低成本,高效节能的,智能净水与输送供水系统。针对以上任务,研究单位突破了管网节点流量的校验技术难题,提出了基于广义逆理论的矩阵式节点流量校验方法,开发出实时的大型管网水力模型系统,并在广州得到了应用,为大规模供水系统的压力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撑。自主研发了管网压力智能调控设备,根据管网的入口压力、用户用水需求,以及管网末梢压力,在保障城市用户水压需求的前提下,自动进行管网压力的调控,降低供水压力,降低漏损良,目前已经投入实际应用测试。针对在配水管网的外部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污染物,低负压是引起管外污水倒灌入侵的问题,课题组开展漏损模型实验研究,自行设计了低负压条件下管网漏损出的入侵体积测量装置,并在实验平台上加以应用,获取了低负压事件引起的入侵体积的值,分析总结影响管网入侵体积大小的各种因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针对农村用水量变化系数大的特定,研发了气控智能变频无塔集中自动供水设备,设计包括密闭罐体、水泵和水管,水泵、智能控制模块的一体化设备。实现可视化远程调整、监测和维护。实现无人值守,降低运行管理维护成本20%~35%。针对华容地区农村地下水铁、锰超标,村镇经济和技术水平低,研发了适合村镇的,集絮凝、沉淀、过滤、除铁除锰、消毒一体化的净水设备,并已经投入示范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及时发现城市给水管网中的漏损、爆管等问题,需要在管网中布置压力监测点.现阶段通常依据各节点压力值的相似程度实现压力监测点的布置.针对上述方法未考虑管网节点空间属性的问题,作者提出一种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节点的坐标、影响度和压力的标准差3个特征属性构建节点特征矩阵,再利用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对节点特征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依据聚类结果最终确定压力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保证聚类后归属同一类的节点在管网中是连通的,选取的压力监测点空间分布均匀,为实际管网中压力监测点的布置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莹莹  蔡世军 《科技信息》2010,(19):I0030-I0030,I0164
分区计量和压力管理是降低供水系统产销差率、控制管网漏损的两个重要措施。在制定郑州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方案时,利用管网微观水力模型进行了关阀模拟和对比分析,确定管线是否可以采取关阀措施划分区域界线;选取了郑州市郑东新区某供水区域进行了DMA(District Meter Area)压力管理试验研究,利用水力模型进行了局部管网案例分析,证明了水力模型对于最不利点的选择、AZP(Average Zone Pressure)点的确定以及系统压力值的设定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供水管网地震过程中往往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震后管线破坏状态模拟为基础,对带渗漏管网进行水力分析,进而评价其服务性能.在渗漏管网流分析时,引入节点配水量和节点压力的函数关系,结合中国点式渗漏模型,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震后管网节点的供水量和节点压力.该方法在传统的管网水力计算基础上,考虑节点流量随水压的动态变化,避免了负的压力计算值的产生.以一实际管网为例,介绍了震后供水管网功能分析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用HB-CPS·智能多功能数字式控制器和变频器的控制策略,并自动地调整泵的运行台数和电机的转速。利用控制器内置的PID调节变频器的输出,实现闭环自动调节、使水压稳定供水。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管网流量变化时具有稳定供水压力,经多年应用,系统工作可靠稳定和节约电能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非均匀孔隙压力下水压致裂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数值试验方法研究了非对称分布的孔隙压力梯度下水力压裂裂缝的扩展行为 ,数值试验再现了孔隙水压作用下岩石微破裂诱致宏观破坏的演化过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水力压裂裂纹的扩展不仅受到裂纹尖端局部孔隙水压力大小的影响 ,同时也受控于宏观上孔隙水压梯度分布 ,在扩展方向上致裂裂纹往往偏向于高孔隙压力的区域 ,并且其压裂压力随着局部孔隙压力的增大而降低 ,数值试验研究结果与物理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