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来水厂的排泥水处理工作应从对具体水厂的排泥水水质特性分析出发,注意自来水厂污泥和污水厂污泥之问的本质差别.本文探讨研究了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技术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诚  陆少鸣 《广东科技》2006,(11):67-68
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的设计,需要以水厂污泥量及排泥水的主要沉降性能参数——固体通量为依据。这两个参数的确定,需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统计处理,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在江村水厂和南洲水厂进行了排泥水处理沉降试验,对污泥量及排泥水的固体通量的确定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刘敏 《厦门科技》2004,(5):48-49,51
一、简介 如何对净水厂产生的排泥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处置是当前给水行业及环境保护方面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日前,在厦门某水厂进行了排泥水污泥试验。排泥水经重力浓缩后直接进行脱水较为困难,为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在污泥脱水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从而降低污泥比阻,使其易于脱水。在同济大学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所做的净水厂沉淀污泥浓缩性能试验中得出结论:污泥在沉降过程中对其进行慢速搅拌、酸处理、碱处理或投加高  相似文献   

4.
蔡宙 《科技信息》2010,(16):I0328-I0328
本文对自来水厂污泥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讨论了污泥脱水系统的设计。并建议:由于水厂污泥与污水厂污泥有本质区别,水厂的排泥水设计最好能对原水、初沉处理、污泥浓缩、脱水干化处理和絮凝剂的选型进行试验,取得必要的工程设计参数,不仅有利于设计工作,也可为今后污泥系统的运行积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厢式压滤机在污泥深度处理上的应用;厢式压滤机滤后液对配泥井污泥沉降性的影响、滤后液引入重力浓缩池后对重力浓缩池上清液水质影响;厢式压滤机在安装调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汉玉  周礼 《科技资讯》2011,(14):123-123
目的:评估长沙某水厂排泥水的回用系统,探讨改进方法。方法:通过实地考察,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检测,评估长沙某水厂排泥水的回用系统;采用系统分析与资料分析的方法,提出优化长沙某水厂排泥水的回用系统的建议。结果:水厂排泥水回收、处理系统运行情况不稳定,回收水质不佳。结论:需要从排泥水收集工艺控制和排泥水收集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关键词:水厂排泥水回用系统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量Zeta电位、界面沉降性能及比阻,对应用高分子絮凝剂、表面活性剂、石灰、酸和碱进行水厂排泥水的化学调质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的调质效果明显优于无机絮凝剂,且调质效果随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加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调质对污泥处理有促进作用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却有负面影响;投加石灰能有效地降低污泥比阻(SRF),但对污泥沉淀无明显改善且增加了泥饼干重;污泥的沉淀和脱水性能随pH值的降低而改善.  相似文献   

8.
胡嘉志 《工程与建设》2023,(6):1768-1771
净水厂的常规生产中产生的排泥水量相对较多,为避免将排泥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造成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需要将合适的排泥水处理工艺,融入净水厂的生产工作中。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文章以翔安水厂为例,通过对该净水厂排泥水进行分析、干泥量进行计算,确定相应的排泥水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该工艺的处理,脱水污泥含水率将降到80%以内。该排泥水处理流程的确定及其效果说明这一工艺方式能够满足该净水厂排泥水的处理工作需要,可为其他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引水厂原水水质状况全年变化较大,导致污泥组分和污泥性状的差异,成为影响污泥浓缩性能的主要因素.考察了污泥的初始质量浓度、高分子絮凝剂、pH值、慢速搅拌等因素对污泥浓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水平常期期间沉淀池排泥水含固率大于0.52%时,污泥的浓缩效率特别低,此时需投加PAM加以强化,PAM的最佳加注率为3.24‰;采用酸处理时,较为合适的pH值在1.8左右,加碱处理最佳pH值局限在pH≥12的范围内,且改善效果没有加酸处理明显;慢速搅拌时适宜的搅拌速度在1 r/min左右,当搅拌速度提高到5 r/min时,经过30 min后污泥的浓缩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王桂芳 《山西科技》2009,(3):138-138
文章介绍了排泥水处理自动控制各单体的自控设计原理及系统在PLC中央控制下的自动运行程度,为水厂排泥水处理自动控制提供了有益的设计依据和参数。  相似文献   

11.
虚拟水战略中的蓝水和绿水细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虚拟水资源中的蓝水和绿水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评价通过实施虚拟水战略节约的能被农牧业生产之外其他社会经济部门利用的水资源量,是在更宽广范围内进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通过构建蓝水绿水细分模型估算了虚拟水战略中的蓝水资源量和绿水资源量,并以北京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主要粮食作物生长消耗的虚拟水中,在考虑土壤水储存和不考虑土壤水储存两种情况下,2007年消耗的蓝水资源量分别为6.21、6.29亿m3,均明显多于同期消耗的绿水资源量;1999年以来基于粮食贸易输入的虚拟水资源量和蓝水资源量迅速增加,其中蓝水输入量最高已达38.80亿m3,而2001—2007年基于口粮贸易的蓝水输入量占相应实体水资源量的比例均高于50%。因此,近年来虚拟水战略在缓解北京市水短缺危机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虚拟水资源中蓝水和绿水进行细分可为在更宽广范围内进行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州西村和石门水厂取水口迁址的论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网河区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对广州西衬和石门两水厂的拟搬迁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拟迁址处的水质较现水源地的水质明显改善;在控制好未来污染源的条件下,拟迁址处的水质基本可满足水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土壤水运动、植物吸水和土壤水分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泰安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进行了模拟和预测。通过对供水总量与需水总量、纳污能力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对比,得出在趋势型情景下,泰安市水资源供需比与水环境纳污-排放比将持续下降,表明泰安市未来将面临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的风险。为避免此情况发生,设定可达型与规划型情景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结果显示,相比趋势型情景,2030年泰安市在可达型与规划型情景下,需水总量分别下降了10%与16%,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了30%与55%,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了37%与60%。水资源供需比在可达型与规划型情景下将达到0.89与1.06,水环境纳污-排放比由化学需氧量与氨氮表征。其中化学需氧量纳污-排放比在可达型与规划型情景下将达到0.93与1.43,氨氮纳污-排放比将达到0.75与1.18。说明可达型情景可以基本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规划型情景则可以在未来实现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与水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用平板培养法和多管发酵法对延安大学内的自来水和几种纯净水的细菌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来水和纯净水合格。其中自来水平均细菌总数为21.5CFU/mL,大肠菌群数0MPN/100mL;雅苑校区开水房开水平均细菌总数为0CFU/mL,校本部开水房11CFU/mL,平均大肠茵群数均为0MPN/mL;纯净水中,碧源牌平均细菌总数为10CFU/mL,大肠茵群0MPN/100mL,绿缘牌平均细菌总数为13CFU/mL,大肠茵群0MPN/100mL。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中央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水对管道的腐蚀以及腐蚀的原理分析.在现场水处理过程中,我们采用投加高效缓蚀剂以及高效杀菌灭藻剂等来控制腐蚀,经过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措施起到了很好的防腐蚀效果,保证了空调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将荸荠与黑荸荠烘干磨粉处理,对其营养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荸荠及其黑荸荠多糖,二者均由葡萄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组成,黑荸荠中D-半乳糖含量增加;通过对氨基酸组分的分析,发现荸荠中含有11种氨基酸,黑荸荠中含有13种氨基酸,黑荸荠中氨基酸种类增加;黑荸荠中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多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增高,主要矿物元素P、Fe、Na、Ca含量增加;功能活性物质黄酮、多酚、类黑精含量显著增加。与鲜荸荠相比,黑荸荠中营养物质和功能活性成分含量均增加,因此黑荸荠可作为荸荠的一种新的加工产品来提高其附加值。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钉螺静水沉速、动水沉速和动水沉降距离公式,这些公式是以螺龄为基本参数进行计算的,并通过试验测定了各项系数,分析了钉螺静水沉降和动水沉降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果园灌水及节水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果园灌水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水资源紧缺这一特点,对现有的果园灌水技术进行了详细综述,探讨了果园灌水,节水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我国果园地面节水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电热水器2种出水方式的热过程进行解析,导出在有无加热条件下壳体内水温随出流时间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壳体内水温降至某一值时的出水时间与出水量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讨论水容积、加热功率和气温对单人淋浴使用热水器选择的影响,以及气温对不同容量热水器加热设置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器选择宜以当地最低气温、最高设置温度及一次性用水量来确定;对于单人淋浴使用的热水器,为满足一次性加热和用水要求,冬季气温较高和较低的地区宜分别选择较小和较大容量热水器;为了实现节能,热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