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几种胶合木材料,研究竹楠木拉、抗压基本力学性能,给出基于木材强度设计值的计算方法为基础的竹楠木拉压强度设计值建议值.方法按照《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木材无疵小试样的试验方法》对竹楠木材顺纹抗拉和抗压进行试验研究,测得竹楠木顺纹抗拉、抗压强度.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竹楠木抗压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和破坏3个阶段,发生塑性破坏;抗拉经历了较长的弹性阶段后发生脆性破坏.试验得到竹楠木顺纹抗拉强度可达98.1 MPa,顺纹抗压强度可达73.3 MPa.结论竹楠木顺纹强度具有离散性,抗拉强度的离散性要高于其抗压强度.竹楠木胶合竹材能够满足建筑结构对材料抗拉压力学性能的要求,试验结果对竹楠木的合理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承民  王磊 《大自然》2013,(6):50-51
楠木是我国民间对多种楠树的通称。在历史上,楠、樟、梓、椆(音:chou)被并称为四大名木,而楠木居于首位,足见人们对楠木的喜爱程度。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道: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混交比例对杉阔混交林固碳的影响,对增加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优化林分结构、提升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应用FORECAST模型模拟了不同混交比例对杉楠混交林固碳的长期影响,达到优化经营杉木人工林的目标。研究表明,在中等立地条件下,杉木和楠木混交时楠木比例不宜过大,杉木和楠木以3:1的混交比例最适宜,是混交林中固碳效果最优的。在增加土壤有机碳方面,楠木纯林杉楠混交林杉木纯林,这是因为楠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结构较杉楠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疏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细叶楠与其同属树种及相近树种的木材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这些木材之间的区别。【方法】通过固相微萃取取样方法和GC-MS分析技术对木材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地区细叶楠木材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图相似度高,对应峰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相关系数高,显著性较大。细叶楠木材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多种萜类化合物,且均含有3,7-愈创木二烯、α-紫穗槐烯、δ-荜澄茄烯、十四醛、榄香醇、愈创蓝油烃和7-乙酰基-2-羟基-2-甲基-5-异丙基二环[4,3,0]壬烷等7种特征化合物。细叶楠与其同属树种、相近树种的木材挥发性成分有较大差异,可以此作为区分细叶楠木材与其他树种木材的参考依据。【结论】细叶楠木材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可用来作为识别木种的一种新方法,但要求必须包含7种特征化合物,且保留时间基本相同,相关系数必须大于0.750。  相似文献   

5.
应用样本解析法在四川林校实习林场收集 95株楠木材料,整理出1412组样本数据,采用一元材积方程研究楠木胸径与材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楠木最优胸径一材积相关方程为:V=0.006507904-0.004063916d 0.000859373d2,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四川林校实习林场楠木一元立木材积表,经检验,能在该林场使用,为楠木林分蓄积量测定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武夷科学》2021,(1):42-61
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整理了我国危害楠木的昆虫5目43科140种,螨类2科4种,并提供它们的分布信息,为楠木害虫的鉴定和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杉木林与楠木林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及与土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i-8100于2006年7月、2007年2和4月分别测定21 a生杉木林和35 a生楠木林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单峰型,日最高值基本都出现在中午13:00左右,最低值大部分时间出现在5:00左右,均值则出现在9:00~11:00.指数回归分析表明,除楠木林2月外,两个林分其他各月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5 cm土温解释了杉木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51%~70%,而5 cm土温仅解释了楠木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32%~53%.杉木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大小顺序为Q10(4月)>Q10(2月)>Q10(7月),楠木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大小顺序为Q10(4月)>Q10(2月)>Q10(7月).  相似文献   

8.
激光在各个领域里已广泛应用,在林业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激光切割木材这是一种高效的无锯屑切割技术.它是将聚焦的具有极高密度的激光束,射向木材表面,使木材产生强烈的热解和质变.当木材受到高热源作用时,其分子结构发生化学反应,结晶降解而达到切割的目的.在激光切割中.由于热应力和水汽蒸发等原因,最初木材表面发生微小裂隙,木材密度明显降低,开始熔融,当木材细胞完全被破坏变成碳化层时,木材即切割完毕.激光照射木材所引起的热解和质变现象不同于一般的木材碳化现象.目前应用激光切割木材的切割方式有瞬时气化法和灼烧法,它具有切缝窄,无燥音,能切割复杂工件等特点.二、采用激光技术调查森林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木材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木材缺口每年达几百万立方米.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缺口越来越大.缓解木材  相似文献   

10.
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与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是木材表界面特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系统地总结、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对木材表面润湿渗透特性、木材表面自由能计算以及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并对木材表界面润湿特性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可为改善木材表面加工性能及调控木材表界面结构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速生银杏木材表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把速生银杏木材很好的利用到木材加工行业,对于速生银杏木材表面特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一性质对界面胶结、表面涂饰和各种改性工艺都极为重要.主要对银杏木材表面润湿性、表面自由基、表面化学基团进行了研究.为银杏木材在人造板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木材加工在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木材加工企业的火灾也逐渐增多,烘烤房是木材干燥过程的必备设施,烘烤房消防安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木材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而木材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将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时木材材料强度取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建筑木结构由于木材自身的缺陷以及自然与人为的破坏,都急待修缮加固.木材材料强度的大小是制定修缮加固方案、确定更换构件与否的基础,但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考虑到古建筑木材材料性能退化,分析了古旧木材历经年限对木材强度的影响和横向裂纹对木材抗弯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时木材材料强度的取值方法,可为古建筑木结构的修缮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南地区存在大量传统竹木民居建筑,极具民族特色及历史文化价值. 然而,木材易燃且易被真菌腐蚀,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使用防火涂料和防腐剂对木材进行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木材的阻燃及防腐性能,但防火防腐双重处理对木材阻燃及抑烟行为的影响仍有待揭示. 本文使用铜/硼复合防腐剂(CBCP)和防火涂料对木材进行两步处理,并研究了防火防腐木材的阻燃及抑烟行为. 结果表明,CBCP 可以通过促进炭化反应发生在木材表面形成物理屏障,从而抑制热量和烟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与单一防火处理的木材相比,防火防腐双重处理的木材具有更好的阻燃、隔热性能以及更少的烟排放量,表明 CBCP 和防火涂料在提高木材火安全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远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有很强热穿透能力已被人们所认识.应用远红外线烘干技术近几年才在生产、生活上得到应用,如:金属喷漆烘干、各类食品烘干、中药材烘干、棉毛制品烘干和木材烘干等.采用远红外技术烘干其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特别是利用此项技术烘干木材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尤为明显.它与传统的锯末坑炕、蒸气干燥木材等工艺相比具有质量好、周期短、节约能源和资源.成本低、投资少、操作简便、节省人力等优点.现就唐山市木材公司研制的“DYHM—6型远红外木材烘干炉”近几年烘干木材的实践来介绍远红外线烘干木材的工艺特点,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木材抓具两颚爪的同步性直接影响其工作特性,也是设计木材抓具工程中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木材抓具进行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木材抓具两颚爪的同步性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了木材抓具关键部件的结构尺寸及其位置关系,提高了木材抓具的同步性,简化了设计过程.在优化设计过程中发现,采用反四杆机构实现木材抓具颚爪在工作过程中完全同步是不可能的,必须合理确定反四杆机构关键部件的尺寸、相对位置及其运动范围,使木材抓具在一定工作范围内达到尽可能的同步.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珍贵植被资源——楠木与楠木杂木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产紫楠,红楠及华东楠三种楠木。紫楠与落叶树组成落叶常绿阔叶混交的杂木林,分布北、中亚热带地区。红楠与多种常绿阔叶树组成常绿的杂木林,只分布在中亚热带地区。暖温带的云台山有红楠个别植株的自然分布。华东楠只见于中亚热带宜兴,溧阳山地,星散分布。两种楠木杂木林区系组成复杂,含有多种江苏境内稀有的珍贵树种和优质材用树种。这些珍贵的植被资源,现在不但残存很少,而且多已濒临绝灭的边缘。亟须开展此项珍贵树种种源的研究和抢救工作。 樟科的楠木类树木大多是珍贵材用树种,主要分布于中,南亚热带地区。江苏由于地处东经116°22’—121°55’、北纬30°46’—35°72’,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个生物气候带,年均温13°—16℃,最冷月均温-1.5—3.3℃,绝对最低温-8.7—-2.33℃,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境内自然分布有紫楠、红楠与华东楠三种楠木。前两种楠木与其它树种组成杂木林,区系组成复杂。江苏境内这多种稀有的珍贵树种和优质材用树种,是十分珍贵的植被资源。可惜现在已很少残存,急待采取抢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细观层次揭示木材顺纹受拉破坏的损伤演化机制,是建立木材损伤本构模型的基础.在分析木材宏观及细观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将木材等效为若干根并联的受拉木纤维,每根顺纹受拉木纤维等效为弹脆性的受拉微弹簧.基于概率思想,假定受拉微弹簧的极限应变Δ为服从某一分布形式fΔ(x)的随机变量,推导了木材顺纹受拉损伤演化方程.在正确设置木材声发射参数即峰值定义时间(PDT)、撞击定义时间(HDT)和撞击闭锁时间(HLT)的基础上,通过木材顺纹受拉试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试验确定了受拉木纤维极限应变分布函数的参数,进而建立了木材顺纹受拉损伤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与木材顺纹受拉细观损伤的累积过程是一致的,可用于反映木材顺纹受拉过程中的损伤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木材的需要量日趋紧张,长期以来供应短缺.为此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了弥补我国木材供应短缺现象,近期有效途径就是开源节流,合理充分地利用木材,大搞木材综合利用,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木材工业.  相似文献   

20.
木材表面涂玻璃层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木材的装饰性能及提高木材硬度和强度,美国华盛顿大学研制成了用溶胶—凝胶法新工艺对木材表面进行玻璃化处理的方法.溶胶—凝胶工艺是现代材料科技领域一项新成就,用它代替传统烧成和熔融工艺可以制备各种新型的材料,用溶胶—凝胶工艺还可以在各种材料(例如金属、陶瓷、玻璃、木材等)上涂膜和涂层.本文介绍是如何在木材表面进行涂玻璃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