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文释例》的实用价值表现在一切从事实出发、更现代的用字观念,其史学贡献是阐述了汉语文字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对说文学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4,(3):11-15
作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王筠,之所以能够在《说文》研究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除得益于自身勤学不辍的内在因素外,亦与师友的帮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许瀚作为王筠友人中的杰出代表,助王筠研治《说文》近三十年,对王筠《说文》著述不但有具体的校勘订补之实,而且在治学理念、治学内容、治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多有论辩启发之功,对王筠研治《说文》产生了积极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段玉裁与王筠文字学思想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在文字学研究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同时代的王筠更是在文字学研究方面集大成。段玉裁继承和发扬了戴震“因声求义”的方法,王筠认为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从属于语言,是第二性的。段玉裁和王筠都坚持形音义统一的原则。在“六书”理论方面,王筠比段玉裁的论述详尽。段玉裁和王筠都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汉字的形体演变。  相似文献   

4.
许慎的《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用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是我国文字学方面第一部系统的著作。《说文》共分十四篇(加上序即为十五篇),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许慎的解说,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全书分为五百四十部首,使纷纭复杂的汉字,初步有了门类可归,这是许慎的一个创造性的贡献。用小篆作字头,  相似文献   

5.
沈刚 《科技信息》2009,(34):I0142-I0142,I0145
清朝时期,小学家们对《说文》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段玉裁、桂馥、王筠、朱俊声,被称为"说文四大家"。但他们的研究,从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来看,也是有侧重点的。  相似文献   

6.
王筠的《说文句读》以通俗、普及著称,在同时代研究《说文》的著述中有其特色,最突出的是他把语法词性引入词义训释,对传统小学走向现代语言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段王裁撰有《诗经》的专著多种,提出了不少精辟独到的见解。他在《诗经》研究方面的创获,不少地方得力于他对《说文》的深入研究,而他研究《诗经》的成果又大大深化了《说文注》的内容。本文主要根据《说文注》和《诗经小学》两书,试图从订正文字、考释字义等方面,探讨段氏在《诗经》研究上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以近年出版的文字学著作和发表的省形论文为依据,从省形的确定、《说文》中的省形字研究、古文字中的省形三方面出发,对近年省形文字研究做一总结,以便掌握省形规律,更清晰地把握汉字发展脉络,深入了解汉字性质和特点,更好地为现在的文字规范、整理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9.
王筠,清代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说文》的研究与普及工作,被誉为一代许学之宗师。纵观王筠之《说文》研究,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独辟蹊径,折中一是,不依旁人”,打破了“雅言”与“俗语”的界限,能够充分利用鲜活的民俗材料来研治《说文》,使原本深奥枯燥的“小学”研究,能够走出象牙之塔而变成一门充满趣味的活学问。  相似文献   

10.
《六书本义》是一部由我国明代文字学学者赵撝谦所著,以阐释"六书"理论为导向的字书。赵撝谦是明代文字学研究的第一人,《六书本义》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六书"学思想。本文把《六书本义》与《说文》作比较研究,综合考察宋元时期文字学理论研究成果对赵撝谦《六书本义》的影响,以期探寻赵撝谦《六书本义》关于文字学研究的规律特点和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11.
前人对叠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说文解字》中的叠文字,鲜少针对“三体叠文”这一特殊的文字形式展开研究。和《说文解字》所收录的35个三体叠文相比,《康熙字典》比《说文解字》多收录了82个三体叠文。通过比较《康熙字典》与《说文》中三体叠文的收录情况,集中对《康熙字典》所收录的三体叠文进行研究,三体叠文的结构多为品字形、横纵并列式,其表意方式与构形部件间有密切关系,构形部件不同的意义、引申义使得三体叠文在表义上体现出典型的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五行之说是我国古代的基础理论之一,对我国文字及文字学曾产生深刻的影响。《说文》在说解文字时多用五行观念,清代以后的文字学家对此多有批评。本文认为,应从文化的、历史的和文字本身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凡研究《说文解字》和文字训诂的,不可不了解徐锴和他的《说文解字系传》(以下简称《说文系传》或《系传》)。晚近以来,很少有人研究徐锴及其《系传》,以至后之学者一直未能充分认识徐锴的成就、贡献以及《系传》一书的价值。本文拟对徐锴《说文系传》的学术成就作概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吉安师专学报》一九八八年第二期《始酿探踪》(以下简称《探踪》)一文,通过几个文字释义,得出最早的酒是用牲畜的乳汁制作而成,且始酿于渔猎时代这一结论。但是,该文所涉及到的诸问题有许多不当处,其结论不能令人信服。就《探踪》一文出现的问题,现分三个方面来论述,与该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5.
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继《尔雅》之后最能从“小学”(文字、音韵、训估)上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不朽之作。在《说又》中,“许慎采史籍李斯、杨雄之书,博访通人,考之于逵,吸收了前人如贾逵、杨雄、杜林等人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在这当中,杜林的思想对许慎的影响是颇深的。据《汉书·杜螂传》载:哪子林,亦有雅材,建武中历位列卿,至大司空.其正文字过于邺、竦,故世言小学者由社公。”盛赞杜林文字学造诣超群出众。西汉宣帝时,“《苍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  相似文献   

16.
再论《说文通训定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说文通训定声》虽是研究《说文》之作,其实已打破了《说文》的格局,从传统文字的领域过渡到近代词汇的领域。既有特殊贡献,也有较大缺陷。  相似文献   

17.
清代文字学家蒋和所著《说文字原表》,首次以表谱形式探求《说文》部首间孳乳繁衍关系,在字原学以及文字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其采用的一些分析方法与汉字构形学也有相通之处。本文在全面研读分析《字原表》的基础上对其编排体例、层次划分等进行归纳提炼,总结说明其编排原则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比较文字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比较文字学的概论性专著,它不但系统地架构了比较文字的学科体系,而且对世界各文字系统的共性和个性也都作了较为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读《说文解字》第一部叶斌东汉许叔重所作之《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一书,千百年来被文字、训诂学者视为经典。由于此书没有详细交代编写体例,加之流传中产生的讹误、改易,使得此书有许多的“奥秘”。要充分利用此书,就必须揭开它的奥秘,这就形成了对《说文...  相似文献   

20.
试论汉字部首的历史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始创540个汉字部首近1900年来,汉字部首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论述《说文》以来部首演化的规律,并探讨其演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