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摘要: 东方田鼠是重要的实验动物资源之一,本文总结了本实验室过去十几年来对东方田鼠进行的实验动物化工作,包括生物学性状、建群者与群体的有效大小、驯养、驯化( 实验动物化) 及进化动力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实验动物化结果的评估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展望了以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为基础进行的抗性基因的寻找与新品系的精细培育新方法的摸索。  相似文献   

2.
野生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及种质资源保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方田鼠是我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野生动物资源,我们从1998年开始经历五年对它从生态学、动物学、病理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的系列研究.不但进一步证实了它的抗日本血吸虫生物学特性,而且初步探讨了抗日本血吸虫的机理,成功地培育了封闭群东方田鼠,摸索了对它进行遗传监测的可能方法,对东方田鼠长江亚种和宁夏指名亚种基因组采用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分析和比较了两个亚种的亲缘关系,显示它们的基因组DNA明显分为两大组别;此外,发现了新的病理生物学特征,开拓了应用领域.本文还从理论上论述了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和种质资源保护的研究策略,为今后工作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经多次重复感染试验 ,证实来源于血吸虫疫区 (洞庭湖 )和非疫区 (宁夏青铜峡 )的东方田鼠均具有抗日本血吸虫病能力 ,这种能力是可遗传的 ,与获得性免疫关系不大 ;体内外的检测与杀伤试验显示东方田鼠体内存在的抗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抗原的天然抗体IgG3和补体可能在其抗血吸虫病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东方田鼠和腹腔巨噬细胞 (Mф)、嗜酸细胞 (Eos)对血吸虫童虫具有天然的黏附能力 ;用东方田鼠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 ,获得了 5个阳性克隆 ,其中 4个克隆为新基因 ,…  相似文献   

4.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STELLA,建立了具有年龄结构的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种群动态变化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了该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探讨了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的一般性规律,并对鼠害灾变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田鼠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增长具有较大影响,而初始种群数量不是鼠灾发生的关键因子.提出了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恢复洞庭湖区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在洲滩增加东方田鼠的天敌等生态策略是最理想的防控鼠灾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7年洞庭湖区爆发史上来的最严重鼠灾.6月下旬,受上游暴雨及泄洪影响,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迅猛内迁.东方田鼠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岳阳县、沅江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面对汹潮般扑来的东方田鼠,当地政府组织群众,展开了一场异常艰难的"人鼠大战".他们在广大洞庭湖区与鼠战斗的同时又要保护好鸟类和湿地资源,严防东方田鼠对农作物、人、畜造成更大危害.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分别研究了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7d时肺组织、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7d时肺组织、12d时的肺和肝组织基因差异表达方式.结果表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7d时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基因表达上调,同时没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与之相反,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7d 时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没有表达变化,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如溶菌酶(Lysozym e) 和各类组织蛋白酶(Cathepsin)基因表达上调,而且肺内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如CD74、MHC Ⅱ和MHC Ⅰ等表达上调.这一现象得到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12d时肺和肝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的进一步证实.而且,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12d时肺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下调,肝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 1)基因表达下调.提示日本血吸虫适宜性宿主小鼠和非适宜性宿主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两者有相反的基因表达方式.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可能包括免疫防御机制和阻止虫体获得宿主源促生长发育物质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洞庭湖生态事件频发和管理部门缺少统一的生态事件预警平台,详细阐述了利用构件技术和GIS技术构建洞庭湖生态事件预警系统的思路和流程,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数据流设计、功能设计以及生态事件预警模型设计,并开发了软件系统.最后以洞庭湖区东方田鼠暴发为例,研究了东方田鼠暴发事件的生态因子和预警模型,并应用洞庭湖生态事件预警系统中进行了预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洞庭湖区生态事件预警提供信息化支持.  相似文献   

8.
科技事件     
20亿田鼠闹洞庭今夏,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和危害程度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6月14日,湖南岳阳市植保植检站工作人员对洞庭湖湖滩东方田鼠情况进行了单位面积  相似文献   

9.
利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东方田鼠,提取感染前和感染后10d和15d东方田鼠肝脏组织总RNA;利用大鼠CD74基因探针,经Rorthern杂交分析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及感染血吸虫10 d、15 d后肝脏组织CD74的差异表达情况;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大鼠CD74基因的cDNA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以及CD74蛋白的结构域.结果显示: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感染血吸虫10 d、15 d后肝脏组织CD74的表达水平比感染前显著升高;大鼠CD74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220bp,编码216个氨基酸残基;大鼠CD74蛋白含一个MHC2相互作用超家族结构域和一个MHCassoc_trimer超家族结构域.  相似文献   

10.
东方田鼠具有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活性,为了筛选抗日本血吸虫疫苗分子,通过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感染11天后收集东方田鼠和昆明小鼠肝童虫.肝童虫经组织匀浆收集蛋白质并进行蛋白质定量后SDS-PAGE分离,切取差异蛋白条带进行蛋白质鉴定.发现差异蛋白主要为日本血吸虫结构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以及热休克蛋白等.为进一步研究抗日本血吸虫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野生动物进行实验动物化过程中 ,制定微生物控制的标准 ,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一 )从野生动物的各种器官组织 ,对各类病原体进行逐一分离 ,制定微生物控制的标准 ;(二 )先对野生动物进行病理学检查 ,全面了解在正常饲养繁殖条件下 ,动物各器官以及各种生理状态下它们的病理变化 ,根据病理变化的特点 ,筛选病原体。采用第一种方法 ,较盲目 ,费时。用第二种方法 ,一方面可以了解动物的病理生物学特点 ,积累基本的生物学数据 ;另一方面 ,可以根据病变的程度与特点 ,估计和预测可能的病原体的种类 ,达到筛选病原体的目的。通过对封闭繁殖的东方…  相似文献   

12.
金玫蕾 《实验动物科学》2003,20(Z1):106-108
实验动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人工饲养繁殖 ,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 ,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 ,是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作出贡献和牺牲的生命体。实验动物科学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分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问题已经全面渗透到了实验动物科学的领域之中。动物保护主义与实验动物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从保护野生动物到保护人工饲养的动物 ,从保护宠物到保护实验动物 ,是很自然的轨迹 ;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及宠物的普及使人们难以接受动物…  相似文献   

13.
摘要: 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是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实验动物科学管理工作的底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实验动物行业已取得明显进步,但针对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处置体系尚不健全,面对突发重大实验动物疫病更是缺少长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为加强我国突发重大实验动物疫病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检验实验动物突发重大疫病应急预案,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于2015 年11 月6 日组织了实验动物突发重大疫病应急处置演习。实践证明,本次实战演练有效地检验了预案,表明本预案方案严谨、内容科学、流程顺畅,但同时也反应出我国实验动物疫病应急处置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摘要: 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已经成为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需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在介绍部分国外发达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核心、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验动物管理模式提出了设想和展望,并介绍了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的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制度的研究进展及认可示范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人类染色体的制备常常采用外周血培养技术。但啮齿类动物的外周血培养以获得制备染色体的中期淋巴细胞比较困难 ,其原因不明。因此 ,啮齿类动物的染色体制备较多通过秋水仙素的作用 ,控制正在分裂的骨髓细胞 ,以获得中期分裂相的骨髓细胞 ,通过骨髓细胞来制备染色体。但发现用这种方法制备东方田鼠的染色体时 ,骨髓中处于中期分裂状况的中期细胞较少 ,不便于分析染色体。ConA是一种常用的有丝分裂刺激素 ,能有效地诱导T细胞增殖和分裂 ,是体外刺激小鼠等啮齿类动物T细胞分裂的必不可少的有丝分裂原。这种有丝分裂原在体内 ,特别是在东方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