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尘是煤矿最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回采工作面粉尘危害的严重性也日益加剧。对粉尘进行日常检测时常会因为采样点的不同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同,从而影响工作面的粉尘防治。因此明确回采工作面粉尘检测点对于粉尘检测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同一作业点不同位置呼尘/个体的比率分析找到稳定点,再结合回风巷粉尘浓度趋势图,从而得到了回采工作面粉尘检测点。  相似文献   

2.
普采工作面是煤矿主要尘源之一,而采煤机滚筒割煤是普采工作面粉尘的主要来源.将采煤机滚筒简化成沿高度方向的连续集中线源,依据扩散理论,建立滚筒割煤时呼吸性粉尘扩散的数学模型.结合工作面物理模型,得出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布的表达式.通过计算实例,分析了普采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煤矿综采工作面产尘强度大,是煤矿职业病危害的重大隐患。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粉尘的分布规律,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改善工作面劳动环境,文中采用了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综采工作面的产尘特点及影响因素,对董家河煤矿22518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粉尘浓度的现场实测,分析不同工序及不同地点粉尘浓度的分布及运移规律,结果表明:采煤机割煤是工作面最主要的尘源,移架居第二;割煤、移架时产生粉尘的运动趋势基本相同,先迅速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再迅速减小,最后达到稳定;采煤机割煤时下风向10~50 m空间的粉尘浓度最大,需要重点防治。实验测得的数据及得出的结论可为综采工作面制定防尘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矿井采煤工作面粉尘运移扩散规律、对井下综采工作面空间防尘系统设计提供依据,以新街台格庙矿区规划的大采高工作面为研究背景,运用Solidworks和ANSYS软件建立采煤工作面几何物理模型,结合气固两相流理论对采煤机割煤作业粉尘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入口风速、采煤机工作方式和粉尘粒径时工作面粉尘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工作面风速在沿程方向上整体呈现低-高-低的波动趋势,在采空区至煤壁方向上逐渐增高;在采煤机下风侧滚筒截煤粉尘叠加形成长度达60 m的高浓度粉尘区,浓度超2 000 mg/m3;采面入口风速是影响粉尘浓度的主要因素,采面粉尘峰值浓度与沿程浓度随风速增加而降低;采煤机工作方式改变使得粉尘浓度在水平高度上分布出现显著差异,造成粉尘重点防治区域变化;粉尘粒径越小,工作面呼吸带高度粉尘峰值浓度越高,粉尘颗粒漂浮现象越明显。研究结果有效掌握了大采高工作面粉尘运移扩散规律,为工作面防尘布置提供参考,对实现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芙蓉矿务局白皎煤矿20112回采工作面的水力疏松提高煤层透气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效果进行了现场考察,主要研究了水力疏松对工作面回风风流瓦斯浓度以及措施后的钻屑指标的影响,考察结果表明:措施过程中工作面回风风流瓦斯浓度升高18~47%,工作面生产时瓦斯涌出量下降20.5~50%.风流中粉尘浓度下降60~90%.这表明水力疏松措施能有效地释放采场前方煤体的弹性能量和瓦斯,不仅防治了回采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而且对防治工作面瓦斯超限和降低风流粉尘浓度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是防治回采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瓦斯超限和粉尘的一项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分析了西安市大气粉尘污染的主要尘源及其扩散途径、市区大气粉尘污染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西安市大气粉尘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从而为加快改善西安市严重的大气粉尘污染现状、优化市区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分析了西安市大气粉尘污染的主要尘源及其扩散途径、市区大气娄尘污染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市大气粉尘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从而为加快改善西安市严重的大气粉尘污染现状、优化市区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煤机参数与工作面环境及安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矿尘源的分析可知,截割粉尘是采掘工作面粉尘的根源;而截割粉尘扩散到工作面并悬浮在空气中,成为影响工作面环境及安全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采煤机的参数与工作面的环境及安全之间的关系,并将采煤机参数和工作面环境及安全联系起来,为设计新型、环保型、安全型的采煤机提供理论依据,并从根本上来改善工作面环境和提高工作面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工作面高浓度粉尘的防治难题日趋突出。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综放工作面各种防尘措施的治理效果,提出了“标本兼治”是综合治理综放工作面高浓度粉尘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掘进工作面悬浮粉尘颗粒改变巷道空气的粘滞特性,同时产生声波散射而影响机器噪声的传播与衰减,简要介绍了粉尘空气介质的声波衰减机理,基于掘进工作面及近巷道粉尘分布特性,分析了悬浮粉尘空气介质的粘滞特性对声衰减的贡献,研究了悬浮粉尘颗粒的声波散射作用及粉尘颗粒粒径、浓度等对声散射衰减的影响,研究表明:巷道中扩散声衰减与介质粘滞声吸收衰减两者在衰减量级上相当,而声散射衰减相对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粉尘浓度是影响粘滞声吸收的主要因素,而粉尘颗粒粒径、粉尘浓度等对声散射衰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是指弥漫在掘进工作面范围内,能够较长时间呈悬浮状态的微小粉尘颗粒。它们在整个工作面飞扬,使井下的空气遭到严重的污染,不仅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也破坏了设备的工作环境,加速机械的磨损,降低掘进机司机的视觉能见度,增加事故发生率。因此,必须对综掘工作面的粉尘防治加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防治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矿井的开采方法和采煤工艺向着高效、集约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产尘量大大增加,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和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煤矿采掘工作面喷雾降尘、化学除尘、空气幕隔尘和除尘器除尘等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状况,探讨了粉尘防治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期望为采掘工作面的粉尘防治提供多种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的粉尘防治问题日渐突出。对综掘巷道粉尘防治中常见的通风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指导煤矿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为监察、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和执法依据,寸草塔二矿进行了采掘工作面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工作。从辨识采掘生产工艺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入手,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具体开展了采掘工作面粉尘、噪音和有害气体的检测,依据检测的结果客观评价采掘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综采割煤粉尘运移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综采割煤粉尘质量浓度高的问题,获取粉尘控制的合理参数,改善作业环境,以邢东矿2225工作面为研究背景,依据气固两相流理论,运用Fluent软件对综采工作面割煤粉尘运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的粉尘质量浓度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风速、采煤机滚筒转速、溜子速度以及壁面条件是影响综采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分布的几个重要因素.当工作面平均风速在1.4m·s-1,滚筒转速不超过2.5rad·s-1,溜子速度不超过1.5m·s-1,防降尘效果最佳.同时洒水保持煤壁湿润也起到一定的捕尘作用.  相似文献   

16.
煤矿综掘工作面高效喷雾降尘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粉尘是困扰着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对于煤矿综掘工作面粉尘防治工作,重点是针对截割产尘源.为了降低工作面粉尘浓度,改善工作面劳动环境,通过分析综掘工作面粉尘的主要来源和现场测试综掘巷道粉尘浓度的分布规律,在传统综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改进的综掘工作面高效喷雾降尘方案.方案1使用增压水泵,设计一台体积小、重量轻的水泵泵组,安装在掘进机机身上,通过增压水泵的特定转换,获得高压水;方案2使用掘进机上的液压油,驱动一台以液压水泵为核心的增压泵,获得高压水.2种方案均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和不足,结合抑尘剂配比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降尘率最高达到了84%.  相似文献   

17.
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粉尘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有效治理综采工作面粉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粉尘在工作面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粒径下的粉尘颗粒,通风风速越大,粉尘颗粒的通风降尘率越低;并提出了综采工作面产尘点后方形成粉尘快速扩散带、呼尘弥漫带、稳定悬浮带等3个粉尘运移带,其中粉尘快速扩散带作为粉尘源头,是综采工作面粉尘治理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8.
粉尘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之一,本文仓绍了一种新型除尘器及其配套的防尘措施控制掘进工作面粉尘的实践。在生产实践中通过采取该措施,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的耢尘浓度得到大幅度降低,给操作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运输系统、风巷等地点利用不同的防尘技术对粉尘进行防治的情况,指出综放工作面防尘工作是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和降低职工患矽肺病风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煤层长孔注水在长沟峪煤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长沟峪煤矿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大的问题,采用煤层注水这一从源头上控制煤尘产生的方法,针对长沟峪煤矿-140 m水平北一以北15槽煤层的地质特征,设计了其煤层长孔注水系统及注水参数,并应用于现场.通过现场测试注水前后煤样含水率及粉尘浓度的变化的数据表明:煤层注水能有效降低采煤时各道工序产生的粉尘量,使工作面及顺槽的劳动环境条件大为改善.证实长孔煤层注水技术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防治粉尘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