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润秋 《科技智囊》2012,(12):I0012-I0014
目前,中央企业正在为“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这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中央企业之外的许多中国大企业,也把“做强做优”、“世界一流”作为自己的远大奋斗目标,所以,今天我想发言的主题是“培育中国的世界一流企业,急需培育建设一流的管理咨询队伍”。  相似文献   

2.
不做企业文化等死, 做企业文化找死企业文化为什么不奏效?这是一个令企业领导人和“文化倡导者”常常不能回避又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因之“走火入魔”的问题。正是由于不奏效,企业文化被认为是空中楼阁甚至是“谋财害命”的毒药;正是由于不奏效,“不做企业文化等死,做企业文化找死”成为一种不仅仅是黑色幽默的流行。如何破解企业文化奏效与否的奥秘?笔者通过多年的企业文化咨询实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不少事情做起来都有“形而上”的习惯,做企业也是如此。于是,我们在不少行业都能看到“形而上”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催生了不少“形而上”的争论。 学什么、做什么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怎样学、怎样做;比优秀更重要的还有创新、变革、成长这样一些关键词;比国外那些成功企业更亲切的有我们本土的、行业内的“标杆”,它们向世人充分展示了其“形而上”的成长冲动,以及更为具体和实际的方法论的东西。 我们,就是负责寻找和记录这样一些“标杆企业”的一群人。做的事情也就简称为——中国10大行业“标杆知识型成长企业”调查。 其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重要角度。 在后期的行业专题(波及烟草、医药、服装……)中,我们将适当补充相关的调查内容,包括行业信息化市场评价、选型参考等报告,希望藉此打通行业信息化市场几方信息障碍,为各行业能涌出更多“标杆企业”作一定努力。 最后,真诚欢迎业界各方人士与我们合作与门交流。  相似文献   

4.
《科技智囊》2003,(11):91-96
做“百年企业”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企业共同的梦想。它至少表达的是一种对生命的向往和虔诚,对事业的一份敬重与使命感。这种胸怀与气概让人钦佩,但一旦喊的人多了,就容易流于口号化的空洞表白,再衬托在现实的情景下,更让人觉得只是痴人说梦、全无真凭实据。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正本清源,说一说这“百年企业”的来龙去脉。做“百年企业”,我们从何谈起,从何做起?企业如同人一样,既要有眼光、有胆识、有气魄,还要干实事、重细节、讲诚信。综合而言,既要“高瞻远瞩”还要“脚踏实地”、既要“大处着眼”还要“小处着手”。谈起“百…  相似文献   

5.
今天"钱紧"!?     
“比金融危机更危险”的时刻 鲁振宁,48岁,现为上海一家从事网络技术开发企业的法人,从今年3月份开始,由于公司业务量出现了大幅上扬,老鲁动起了融资的心思。做企业没有不想做大的,但做大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本,光靠企业自己营运滚动的钱显然是不够的,老鲁很清楚“资本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小雪 《华东科技》2005,(8):12-13
多元化作为企业扩张的一种方式,能让企业拥有在更多市场驰骋的机会。在部分企业面前,多元化就像一块吃不完的馅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怎么咬就怎么咬”。做IT的高科企业大炼钢铁、手机业的国际巨头叫卖电视、PC领  相似文献   

7.
《当代地方科技》2004,(5):52-52
中国有不少事情做起来都有“形而上”的习惯,做企业也是如此。于是,我们在不少行业都能看到“形而上”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催生了不少“形而上”的争论。学什么,做什么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怎样学、怎样做;比优秀更重要的还有创新、变革、成长这样一些关键词;比国外那些成功企业更亲切的有我们本土的,行业内的“标杆”.它们向世人充分展示了其“形而上”的成长冲动,以及更为具体和实际的方法论的东西。我们,就是负责寻找和记录这样一些“标杆企业”的一群人。做的事情也就简称为——中国10大行业“标杆知识型成长企业”调查。其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重要角度。在后期的行业专题(涉及烟草、医药、服装……)中,我们将适当补充相关的调查内容.包括行业信息化市场评价、选型参考等报告,希望藉此打通行业信息化市场几方信息障碍.为各行业能涌出更多“标杆企业”作一定努力。最后,真诚欢迎业界各方人士与我们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过于依赖引进,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就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因为真正的核心技术、尖端技术是买不到的。一起走进本期的两家企业看看他们是怎样走出怪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  相似文献   

9.
企业要发展,资金少不了。中小企业不能做大做强的问题,究其实质,主要症结一个是“贫血”,一个是“弱智”。贫血是企业缺少资金,弱智是企业的文化品位和科技含量低,使企业的发展缺乏内在的动力和后劲。那么,对于那些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能否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第二桶金”,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差距与梦想     
《科技智囊》2003,(11):25-40
做大、做强一直是每个中国企业的梦想,现实与差距也一直是每个中国企业不能回避的事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梦想的起航线。本文,以中外企业500强之间的差距分析为切入点,通过与国外企业500强标杆的对比,我们重在探讨中国企业深层次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出路。现实与差距:用数据说话冷静地看待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之间的差距,我们只需把各自排在前500名的企业进行综合的比较与分析就可以有一个总体的判断。数字是最冷静的评判官,数据的背后则是各自的优劣与长短。我们首先要客观、公允地认识到这一“差距”…  相似文献   

11.
赵轶娜 《科技智囊》2004,(6):104-105
她,从经营中关村的门市,做攒机业务起步,现在已将沐泽电脑这个品牌带入到“十大知名电脑品牌”之列。在“创业易,守业难”的中关村,有人说:IT企业一年的生命就等于传统企业三年。她是如何走过十年创业路的?  相似文献   

12.
做你做得最好的,其余的让别人去做。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企业和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外包(O utsourcing)一词直译为“外部寻源”,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同环节交给不同厂商协作完成,从而节省大量的成本和时间。其核心理念就是,“做你做得最好的,其余的让别人去做”。这种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接受,并且已被…  相似文献   

13.
“做大”,“做强”,“跨越式发展”等二号很长一段时间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的共同奋斗目标,科技企业也不例外。“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同志的这句至理名言用在企业上同样是真理,企业只有发展才能求得生存,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企业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是有阶段性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三年前我在华为调研时,一个技术工程师说,高科技就像一层窗户纸,只要捅破了,就跟种萝卜白菜一个样儿。”对我国企业自主开发做过深入研究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路风教授不无感慨地说,“为什么很多企业没有做到自主创新?就是因为不敢做。勇气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严酷的国际化竞争形势下,如何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久,是每一位国企领导者需要研究回答的问题。文章论述了企业管理中“人”和“制”这两个要素及其内涵的辨证关系,进而将其概括为“人制管理”的理念。文章指出,把国企做强,就要依靠人才,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把国企做久,成为长寿企业,就要依靠制度创新。“用能人”是把国企做强、做久的关键;“建新制” 则是把国企做强、做久的保证。文章阐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贯彻“人制管理”理念的实践情况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与“做”的用法问题早在50年代就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论。有人主张区别使用这两个字。可是又有人主张遇到没有把握从用法上区别的时候,宁可写“作”,不写“做”。理由是,把该写“做”的写成“作”只不过人家说这样写法有点“古气”。因为:“作”与“做”本来是一个字,最初只有“作”字,是个人声字。后来在说话中变成去声字,可是读书音还是人声,就有人造出个“做”字来代替说话的去声字音。这是当时“文白异读”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富余人员安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在2005年“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个限时改制”的明确要求,大大推动了高校科技企业改制的进程,加快高校科技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步伐,有力促进了高校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校企改制过程中如何妥善安置高校科技企业改制产生的富余人员的安置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瑞敏 《科技智囊》2011,(11):32-35
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 差不多九年前,我偶然从《财富》杂志看到一个忠告,“成功是失败之母”。封面上面有一句话,“企业为什么失败”。下边也有句话,“首席执行官总是为企业失败寻找借口,但是根源就在他们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这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这篇文章又做了详细的分析,犯的是什么错误呢?就是因为你曾经或许是成功的,但是成功的思维定势迷住了你的双眼,对外界的变化不再当一回事,对内部出现的问题,可能就不太注意,而且正如这篇文章所说,企业垮台的时候不会是一点点垮掉,一定是突然的。  相似文献   

19.
慧眼识商机     
在今天,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企业家和做各种生意的商家说:“买卖难做”和“想不出什么畅销货”的呼声。对此,日本著名的华裔企业家、经济评论家邱永汉的经验之谈是:“哪里有人们为难的地方,哪里就有生产新商品的机会。”一些企业成功的事业确实就是这样开创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陈鹏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21(2):53-53,82
从“跳点子”到“款不到不发货”的转变是正确的,是适应企业发展的。在这转变中无缝的领导做了什么,一个公式很能说明问题“勇气十正确的决策≈成功”我不敢说有了这两点就一定会发生奇迹,所以我用了“≈”,因为决定企业改革成功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只是片面的追求这两点,也是不行的。但可以肯定的说有了这两点,企业至少也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