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鸭跖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能力.通过四种单因素试验,优选设计鸭跖草总黄酮提取正交实验方案,以Vc为对照,测定鸭跖草总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用60%的乙醇在60℃下以料液比1:30提取3h的条件为最佳工艺组合,总黄酮得率为34.32mg/g;鸭跖草总黄酮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效率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 DPPH 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且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略低于 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 Vc相当,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低于Vc.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分光光度动力学法间接测定Fenton反应速率的新方法.采用传统Fenton试剂产生羟基自由基(?OH),以苯甲酸为自由基捕获剂,?OH可以将其氧化成羟基苯甲酸,从而在250~400 nm波长范围内产生吸收带,300 nm波长处吸光度的增大与时间在80 s之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与Fenton反应速率成正比.加入?OH抑制剂可以改变该直线的斜率,从而研究抗氧化剂对?OH的抑制作用.用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验证了该方法.结果表明,新方法能用于Fenon反应速率的间接测定以及抗氧化剂抑制?OH能力的评估,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若干氧化剂对水中嗅味物质2-MIB的氧化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常见氧化剂对饮用水中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的相对氧化去除效能.结果表明,KMnO4、NaClO、ClO2和H2O2投加量达到50mg·L-1时,氧化3h~24h,高浓度的2-MIB(25μg·L-1左右)的去除效率为10%~21%,对低浓度的2-MIB(10μg·L-1左右)的去除效率为45%~53%.这些氧化剂对2-MIB的去除效果均弱于臭氧.臭氧投量为3mg·L-1时,氧化时间为5min,在偏酸性条件下,2-MIB的去除率可达60%以上;而中性及偏碱性条件下对2-MIB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臭氧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由基对于2-MIB氧化效果显著,因此,自由基是分解水中2-MIB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以金属盐Zn(CH,CO2)2·2H2O与2,4-氨-6-(2-吡啶)-1,3,5-三嗪(daptz)配体通过混合溶剂挥发法合成了单核锌配位化合物[Zn(daptz)2(CH3COO)(CH3CH2O)]·2CH3OH,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水葫芦茎部提取了黄酮类物质,通过红外光谱和颜色反应对总黄酮进行了性质分析,并探讨了水葫芦茎部总黄酮的抗油脂过氧化作用以及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结果表明:水葫芦茎部总黄酮对猪油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性强于柠檬酸.总黄酮提取液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胰蛋白酶酶解黑藻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酶解物清除2,2'' 联氮 双 3 乙基苯并噻唑啉 6 磺酸 (ABTS) 自由基的百分率为响应值,考察酶底比(酶与底物的比例,以质量百分比表示)、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酶解物清除自由基的影响响应面法优化黑藻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底比86%、时间59 h、酶解pH值 73所得黑藻蛋白酶解物 (1 000 μg/mL) 对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79%、401%、501%、253%酶解物经截留分子量3 kDa和10 kDa的滤膜超滤和Sephadex G 2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所得黑藻抗氧化肽P 1和P 1 A (1 000 μg/mL) 对ABTS、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显著提升到806%、431%、521%、314%和882%、482%、544%、355%研究结果为黑藻抗氧化肽应用于功能性食品或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穿山龙中提取出水溶性的稀碱提取物,采用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实验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稀碱提取物有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且高于维生素C的清除能力:稀碱提取物在低浓度时与维生素C相比有更强的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对稀碱提取物的抑茵作用研究表明,稀碱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茵大肠杆菌和真菌假丝酵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是20 g/L与4 g/L.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锗配合物的合成及清除氧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及元素分析方法对合成的槲皮素-锗(Ⅳ)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试验了配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的能力.结果表明,槲皮素-锗(Ⅳ)配合物分子式为[(C15H9O7)Ge·2H2O]·2H2O,配合物比槲皮素本身具有更强的清除·OH,O·2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地形条件对赤霞珠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黄土高原地区(山西省乡宁县)不同地形条件下(平地和坡地)赤霞珠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法、铜离子还原能力和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海拔对赤霞珠果实的品质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在不同品质指标间存在差异;在黄土高原地区,低海拔平地赤霞珠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优于高海拔坡地赤霞珠葡萄酒.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水体中Cu(Ⅱ)对大型溞的急性毒理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指标影响,在三种条件下(自然光,强光照,振荡),将大型溞暴露于Cu(Ⅱ)的9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48h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到24h和48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再将成熟的大型溞暴露于4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进行48h的暴露试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将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后,结果显示: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Cu(Ⅱ)的毒性增强(24 h-LC50为248.9μg·L-1,48 h-LC50为134.6μg·L-1);强光照组和振荡组的48 h-LC50低于自然光组;SOD酶活性在Cu(Ⅱ)低浓度时高于对照组,高浓度时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除160μg·L-1外);POD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在Cu(Ⅱ)浓度为240μg·L-1时达到峰值,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各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呈递减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Cu(Ⅱ)浓度为80μg·L-1时,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高于对照组,其他处理组均低于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同SOD.实验结果表明振荡和强光照会影响Cu(Ⅱ)对大型溞的毒性,SOD、P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可溶性总糖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探索了一条合成抗癫痫药拉莫三嗪(Lamotrig-ine)的关键中间体2,3-二氯苯甲酸的新路线.以邻氯苯胺为原料,与水合三氯乙醛、盐酸羟胺反应先制得邻氯基(N-肟基乙酰)苯胺,用浓硫酸关环生成3-氯靛红.再用过氧化氢氧化,制得2-氨基-3-氯苯甲酸;然后再经过酯化、重氮化、Sandmeyer氯代和水解,得到了目标产物2,3-二氯苯甲酸,反应总收率为49%.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12.
用邻胺基酚或水扬酸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6-二氯苯并唑,用对苯二酚和2-氯丙酸经一步合成了另一中间体2-(4-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再使两个中间体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下缩合得到除草剂2-(4-(6-氯-2-苯并唑氧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全程收率为51%.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盐酸羟胺与紫杉宁侧链肉桂酰基上的双键能够发生的加成反应 ,进行 5 -位肉桂酰基选择性水解 ,研究了生成物的结构和得率 ,确定了该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为紫杉宁、盐酸羟胺以及醋酸钠的摩尔比为 1 5 1 0 .  相似文献   

14.
王仁章  李耀先 《松辽学刊》1995,(2):24-25,39
本文报道了在微波作用下2,2-二甲基噻唑烷-4-甲酸及其盐酸盐的快速合成。  相似文献   

15.
生物法提取魔芋中葡甘露聚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酶法和糖化菌处理法成功地从魔芋粉中提取了葡甘露聚糖。酶法中的斐林试剂沉淀法产品收率为52.3%,乙醇沉淀法为62.37%,糖化菌处理法为60.5%,乙醇沉淀法提取的葡甘露聚糖含量可达90%左右,且不含淀粉杂质。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类芬顿体系对苯甲酸的降解效果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由三价铁离子、过氧化氢和羟胺组成的新型均相类芬顿对苯甲酸的去除进行了研究。与芬顿体系、类芬顿体系相比,新型类芬顿体系由于加入了羟胺,而羟胺能够加速三价铁和二价铁的循环,同时不对自由基有明显的抑制。因此,苯甲酸的去除随着过氧化氢,三价铁离子以及羟胺投量的增加而增加,所有反应过程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拟一级速率常数超过传统芬顿体系的3~4倍。相比于传统体系,新型的类芬顿体系显示出了很高的过氧化氢利用效率以及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速度。羟胺的加入使得三价铁离子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浓度(5.3μmol.L-1),从而解释了新型类芬顿体系符合拟一级动力学的原因。这种新型的类芬顿体系可以增加苯甲酸的去除,增加过氧化氢的利用率并且节省三价铁以及过氧化氢的投加量,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PMoV2/PANI/TiO2为催化剂,在紫外灯辐射下,研究了模拟染料废水龙胆紫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讨论了催化剂投加量、龙胆紫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酸度等对催化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L的龙胆紫溶液在紫外灯辐射下最佳的质量浓度为5 mg/L,催化剂用量为0.005 0 g,溶液酸度为pH=4;降解率达93.0%.  相似文献   

18.
以多重乳状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分别探讨了第一相中复合乳化剂HLB值以及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对共轭亚油酸W/O/W多重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了共轭亚油酸在多重乳液中的稳定性.第一相中复合乳化剂含量为9%、HLB值为7.3,外水相中EL40占4%时,多重乳液相对体积达到91%;对比实验发现共轭亚油酸在多重乳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聚苯胺(PAn)修饰石墨电极,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尿酸、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区分效应,三组分的氧化峰电位分别为0.61,0.72,0.36 V,三组分的峰电流与其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20.
以假酸浆为原料,采用浸渍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假酸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并筛选了不同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最佳条件为:温度60℃,提取时间2.0 h,乙醇体积分数50%,固液比1∶15(g∶mL,下同);总黄酮得率3.585%.影响得率的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