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加热设备对流室内炉管积灰导致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在炉管上实现行走、导向与越障功能的清洗机.该清洗机携带有喷杆,可喷射高压水射流对炉管外壁进行清洗.喷杆可自由调整摆角以实现不同层多根炉管外壁的全面清洗.根据清洗机的结构以及工作流程,设计了清洗机的控制系统.对清洗机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对清洗机设计参数进行了优选.搭建了试验平台与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清洗机运行平稳,搭载高压水射流后可实现炉管清洗作业.   相似文献   

2.
采用KBQX-30DG单管干冰清洗机进行混凝土干冰清洗试验,结果表明清洗效果好,但试块表面会产生孔隙。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清洗过程中的4个因素(干冰流量、清洗距离、清洗时间及喷射角度)对混凝土表面孔隙的影响。运用极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干冰流量对表面孔隙率增长量影响明显,随着干冰流量的增加,表面孔隙率增长量增加,当干冰流量大于1.54 kg/min时,表面孔隙率增长量剧增;喷射角度对表面孔隙率增长量的影响较明显,喷射角度在55°~60°及85°~90°范围内,对表面孔隙率增长量多于喷射角度在65°~70°及75°~80°范围内;清洗距离与清洗时间对表面孔隙率增长量影响不明显。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的权值,通过权值计算得到的各因素对表面孔隙率增长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与极差分析相一致。各因素对表面孔隙率增长量的影响为隧道干冰清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后混合式磨料射流清洗油管涂料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后混合式磨料射流清洗油管涂料的清洗效率与喷嘴直径、喷距、喷射角以及颗粒直径的关系。后混式磨料射流清洗油管涂料的清洗效率随喷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喷距、喷射角和磨料颗粒直径最佳参数值分别为250 mm、90°和0.8 mm。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传统燃油喷射系统的局限性和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在船用低速柴油机上的应用状况,对其在排放方面的优越性进行了评析.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具有高度的控制灵活性,是未来船用低速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车用发动机实现稀薄燃烧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实现车用发动机稀薄燃烧的缸外喷射稀燃系统、直接喷射稀燃系统和均质混合气压燃系统,分析了各稀燃系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车用发动机实现稀薄燃烧是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和改善排放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喷射成形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喷射成形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沉积效率高、制造系统灵活柔性,是一种极富有发展前景的近终形成形快速凝固技术.介绍了喷射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叙述了喷射成形在铝合金、钢铁材料、镁合金、铜合金、高温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情况;阐述了多层喷射成形技术和原位反应雾化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对喷射成形技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微滴喷射技术可用于芯片制造、医学、生物工程等对微滴质量要求准确、稳定的领域,采用传统人工介入方式实现微滴的质量调节,生产效率低.设计了一种微滴喷射控制及质量校验设备,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实现微滴质量的匹配与控制,并与电子秤、气动膜片式喷嘴组成微滴喷射控制及质量校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及其组成的系统能够通过多点喷射方法达到单滴微滴质量0.01mg及以上的要求,且误差在3%以内,可以满足微滴喷射自动化工业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重点关注多次喷射过程中,水击现象造成的随间歇时间变化的喷射油量波动现象.利用AMES im软件建立的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多次喷射过程中,水击压力波动影响下的喷油器控制腔、蓄压腔液力过程和控制球阀、针阀运动规律.结果表明,高压共轨多次喷射油量波动是由于水击压力波动对针阀运动特性和喷射压力产生的周期性综合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JS125-12A摩托车二次空气喷射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二次空气喷射系统的补气效果,建立了摩托车发动机模型,应用内燃机性能分析软件AVL BOOST,对JS125-12A型摩托车发动机进行性能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二次空气喷射系统模型,并对包括补气孔位置、补气管直径、补气角度以及补气阀簧片刚度等二次空气喷射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性能预测和优化.结果显示,二次空气喷射点与排气口的距离为30 mm,补气管直径为8 mm,补气角度选择30°~60°,簧片刚度在100~500 N/m之间取值时,二次空气喷射系统与发动机有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10.
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燃油喷射系统的柔性控制是现代柴油机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控制的燃油喷射系统是实现燃油喷射过程柔性控制的有效手段。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是在综合各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机械式泵-管-嘴系统实现电子控制的新型系统。该文分析了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和开发了满足该系统工作要求的控制装置,通过试验验证了电控喷射系统工作的可行性,还研究了一些结构和调整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电控喷射系统具有较好的综合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高压陶瓷过滤器反向脉冲清洗的数学模型,得到了反向脉冲清洗的一维非稳态的压力分布解析解,进而得到了反向脉冲过程中的管内动态压力分布曲线,证实了负压区的存在.分析了反吹过程的正压峰值和负压峰值与渗透率、脉冲宽度和喷吹压力之间的关系.分析指出,负压区的存在不仅与反向脉冲系统的结构有关,而且和多孔介质本身的性质有关,这对于优化脉冲清洗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结果表明,在保证脉冲反吹效果的前提下,应该选择较小的喷吹压力和脉冲宽度.  相似文献   

12.
将陶瓷过滤器滤管内流场简化为二维轴对称、可压缩、非稳态湍流流场 ,采用贴体网格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脉冲反吹系统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在脉冲反吹过程中 ,引射空间和滤管内、外流场均为非稳态流场。在气体引射过程中 ,喷吹气流与被引射气流的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在初始阶段 ,由于喷吹气体速度较小 ,引射器入口区域存在二次引射现象。随着喷吹气体速度的增大 ,引射气量也逐渐增加 ;当脉冲反吹过程临近结束时 ,管内气体首先在引射器入口外侧的集气室内流动 ,随后逐渐扩展到引射器内部区域。  相似文献   

13.
低温冷风射流对断屑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机械切削中采用低温冷风射流代替传统切削液不仅能起到有效的冷却和润滑作用,而且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弄清冷风射流下切屑的出流方式及特征,通过对45钢的干式切削和低温冷风切削对比实验,探讨了低温冷风射流对切屑折断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有效冷风压力和温度范围内,冷风射流能有效地扩大断屑区域,而冷风的吹入角度对断屑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通过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射流吹入角度、冷风温度影响范围和冷风工作压力范围,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前混合磨料射流钢管表面预处理系统,用该系统对钢管进行了清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不同直径的管件进行预处理,其效率可达10m2/h。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在直管、渐缩和缩放三种结构型式的脉冲反吹喷嘴作用下滤管内的压力波形 ,分析了喷吹压力、脉冲宽度等因素对滤管内瞬态压力的影响规律。对缩放式喷嘴的不同进出口位置的动态压力进行了测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喷嘴的结构型式对脉冲反吹有重要影响 ,并为分析缩放式喷嘴内的流动状态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工程装备高压水射流清洗效能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压水射流清洗设备的“清洗效能”水平受到诸多模糊因素的影响,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建立了“清洗效能”水平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将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予以量化,从而实现其综合性能科学,公正的评判,为设备选购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系统分析了以Ar+O2 (2%)为气源, 以直流辉光放电方式激发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氧(ROS)成分及其杀菌的生物学效应。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等技术方法, 对等离子体的ROS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 同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在水下作用的方式探究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作用。通过电子自旋共振分析, 直接检测出两种活性氧自由基, 分别是羟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 间接证明了超氧阴离子(O2-?)的存在。同时用臭氧检测仪等对O3和H2O2等进行了定量分析。等离子体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10分钟杀菌率能达到99.9%。 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的ROS成分, 并能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 可能的杀菌机制是ROS成分诱导细菌细胞内脂质、蛋白质、DNA等过氧化。研究结果提示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空化水射流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压水射流技术发展及应用过程,认为空化水射流是一种富有发展前途的高效新型射流.通过对空化水射流机理、空化数和冲击压力两个重要空化参数的分析,显示了空化射流的潜在优势.实验表明人工淹没空化射流具有较强的冲蚀效果,并克服了靶距范围的不足.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内脏固体推进剂清洗工程的射流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燃气轮机进气防冰系统的性能,降低过滤器烧伤的风险,针对某燃气轮机防冰系统,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不同的射流孔孔径、孔数以及不同引气流量条件下防冰热气与主流冷空气的掺混效果。计算结果展示了射流孔喷出的热气与主流冷空气的掺混现象及其向下游输运的整个过程,表明吹风比(Br)是影响热气与主流掺混的关键参数,减小射流孔孔径、增大引气流量都会提高射流孔Br,使热空气与主流冷空气掺混的更加均匀,而在射流孔孔径和引气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射流孔数目不会对掺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