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吉林省中晚熟期的4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 从玉米胚中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10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经质量分数为8%的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 获得了清晰稳定的图谱, 初步建立了吉林省中晚熟期玉米43个品种的DNA指纹库.  相似文献   

2.
洋桔梗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正交等实验,对洋桔梗叶片再生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洋桔梗叶片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最佳激素配比为MS+ZT0.5mg/L+NAA0.01mg/L,pH值为6.3,光照强度60μmol·m-2·s-1.不定芽诱导生根最佳培养基及激素配比为1/2MS+IBA1mg/L.该实验结果为通过叶盘法开展农杆菌介导的洋桔梗遗传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浓度的氯化钙(CaCl2)溶液作为保鲜液,对洋桔梗切花进行瓶插试验,研究其对切花形态变化和体内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aCl2溶液能明显延长洋桔梗切花保鲜时间,增加花枝鲜质量,保持切花的水分平衡,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呼吸速率,延缓蛋白质降解与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增大.其中,以400 mg/L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可使切花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3.5 d.  相似文献   

4.
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4个百合(Lilium spp.)品种初花期和盛花期的花朵进行花香成分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中性红染色试验,分别对不同品种百合初花期和盛花期花朵进行6个花香合成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和花香释放部位的测定.结果表明,4个百合品种初花期和盛花期共测定出61种挥发性化合物,盛花期花朵挥发物总含量均高于初花期,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芳樟醇、(Z)-β-罗勒烯、桉树脑、(+)-柠檬烯、月桂烯、苯甲酸甲酯等.差异挥发物的筛选结果显示,4个品种共筛选出差异挥发物44种.将61种挥发性化合物分为9大类,4个品种初花期与盛花期花香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酯类化合物. qRT-PCR结果表明,PAL、PAL3、DXS、TPS这4个基因在4个品种盛花期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初花期,而BSMT在‘西伯利亚’盛花期,DXR基因在‘竞争’和‘木门’盛花期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初花期.中性红染色试验结果显示,盛花期花朵染色程度高于初花期,且均在花瓣的上半部反卷处染色最深,说明该部位为主要的花香物质释放区域.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细胞分裂素ZT,生长素NAA,培养基pH值和光照强度对洋桔梗叶盘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的4个因子对洋桔梗叶盘不定芽都具有极显著的诱导作用,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MS ZT0.5mg/L NAA0.01 mg/L,培养基pH值为6.3,光照强度为3000lx。该处理中每叶盘再生不定芽数平均达9.41个。  相似文献   

6.
以自然日照为对照,在塑料大棚内对比观察了4个不同光反应型水稻品种在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对短日照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早粳晚熟品种、中粳中熟品种在3~4叶龄短日照处理20~30d开始对短日照有反应,主茎叶龄6~7叶时植株对日照长度最敏感,抽穗时间(由播种期到抽穗期的时间)较对照减少约26天;晚熟品种对日照长度反应的时期晚。不同品种的主茎叶片数、株高与抽穗时间成正相关,且达极显著水平,但籼稻品种的相关系数最小。短日照对早粳晚熟品种辽5和中粳中熟品种冀粳8号的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很大:在7叶龄5~10d的短日照处理条件下,辽5的穗粒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差最小;冀粳8号最适宜的短日处理分别为7叶龄10h短日照处理5~10d,中粳晚熟品种冀糯1号在7叶龄15d的短日照处理条件下,短日照对其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小;6叶龄20d短日照处理对籼稻品种南农大的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保鲜剂对洋桔梗切花的保鲜效果以及生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保鲜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洋桔梗切花花枝鲜重,改善花枝的水分状况,提高切花的观赏品质,增大花径,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体内的SOD活性,并可明显延缓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其中,以保鲜液2% 蔗糖+100 mg/L 山梨酸+250 mg/L Al2(SO4)3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1)“九二○”的保铃和增产效果。根据试验,用20PPM“九二○”在盛花期涂红花,七天以后调查,处理比对照结铃率增加17.5—19.4%,看来摘花冠后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洋桔梗叶片体外再生系统的激素调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洋桔梗 (Eustoma grandif lorum)又名草原龙胆 (prairie Gentian) ,原产于北美洲 ,是一种普通的野花 .它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 ,现已成为一种妩媚多姿、用途广泛的花卉 .已经跻身于荷兰花卉拍卖市场十大切花之列 .我国近年有少量栽培 ,但其种源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的 F1代杂种 ,价格十分昂贵 ,而且洋桔梗的种子十分细小 (1 90 0 0粒 /g) .种子的萌发缓慢且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且幼苗有又 4~ 6个月的停滞期 .这些都给洋桔梗在我国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 ,而且可以使洋桔梗的生长、发育避免受…  相似文献   

10.
对湘西北地区扁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5个品种,其中早熟品种1个,中熟品种13个,晚熟品种1个,并筛选出适宜常德地区栽培的3个优良品种:即中熟品种白肉大扁豆、红肉扁豆;晚熟品种深绿色肉扁豆.  相似文献   

11.
以半冬性强筋品种济麦20和弱筋品种郑麦004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积累变化及播期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播期对两品种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积累的影响存在差异,济麦20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受播期影响大于郑麦004;两品种均以晚播有利于淀粉的积累,适当晚播有利于济麦20支链淀粉的积累,适时播种有利于郑麦004直链淀粉的积累;千粒质量济麦20以适播最大,郑麦004以晚播最大,千粒质量变化与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积累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因此,在生产中应针对不同筋型小麦品种籽粒糖和淀粉积累特点确定适宜的播期,以达到提高产量和优化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烟台地区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实况,运用FAO等提供的生产潜力估算方法,认真分析了当地小麦、玉米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生产潜力,进而对两个作物合理组配的4种一年二作技术体系作出评价:(1)晚播“独秆”小麦—套种晚熟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最大,气候生产潜力也较高,目前宜作为高产攻关的二作技术体系;(2)中茬“中播”小麦—晚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高,稳产性好,宜作为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二作技术体系;(3)晚播“独秆”小麦—平播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较高,水热综合满足状况良好,适合在产量水平较低、而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推广应用;(4)早茬“精播”小麦—早套中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最低,稳产性差,应尽快用其它二作技术体系予以更替。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2日从山东菏泽市弓1种36个牡丹(Paeonias suffruticosa Andr.)栽培品种到广西柳州市进行春节催花试验。试验以大胡红、乌龙捧盛、肉芙蓉、银红巧对和朱砂垒作为主要催花品种,以赵粉、菱花湛露和藏枝红等31个品种作为观察品种,采用大棚进行栽培。试验结果是,牡丹引种成活率99.1%,开花率99.1%,平均每株开花8.2朵,同一品种开花时间基本一致,株开花数均比较均匀;所有催花品种都能在春节期间准时开花。说明在柳州市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准确控制牡丹花在春节期间开放,在北方或广东春节催花的牡丹品种也适宜在柳州市春节催花,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14.
福州陶江中国淡水蛏Novaculina chinensis生殖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体性腺观察和组织切片法对福建闵候尚干陶江中国淡水蛏的生殖腺进行了初步研究,淡水蛏的性腺发育分为5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一年只有一个繁殖周期,繁殖期为3月下旬至4月,雌雄异体,有雄性早熟现象,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有双质核仁现象。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的产量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递减,适期晚播减产幅度不大,播种过晚产量明显下降。早、中播小麦冬前分蘖比例大,单株成穗多;晚播麦春季分蘖为主,分蘖成穗少。适期晚播主要使幼穗伸长、单棱和二棱三个分化期落后于早播。播期(除土里捂)对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似乎不大。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桔梗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药用植物(桔梗)种发无菌苗幼嫩茎尖、茎段为外植体,附加不同种类、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快速繁殖体系.得出如下最佳培养基组合:诱导分化培养基MS 6-BA1.0mg/L NAA0.05 mg/L;增殖培养基MS 6-BA0.4 mg/L 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1/2 MS NAA0.5 mg/L和1/2MS IBA0.5 mg/L.为桔梗优良株系的繁育和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花为红色,花期较早,是樱属植物中开发利用前景较大的种系之一。优良品种选育对国产樱花品种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以实生苗为选育材料,对其花器官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惜春’为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花期晚、花径大、花红色鲜艳的特点。通过连续7年的品种比较试验,显示其性状稳定一致。【结论】‘惜春’是优秀的红色系樱花品种之一,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以吉甜6号、粤甜3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超甜玉米的植株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品种间性状变化规律差异不明显。变异系数分析表明,超甜玉米的株高和叶片数变化比较稳定 而穗位高变异程度最大,最易受环境影响 其次是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9.
播种时期对春小麦籽粒增重过程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阿勃等四个春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分析了播种时期对西宁地区春小麦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期对春小麦籽粒增重过程和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没有显著影响。晚播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西宁地区播期晚至4月15日粒重也有增加趋势,但随着播期推迟,春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明显减少,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