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00年前,浏阳人李畋发明了花炮。今天,浏阳花炮产值逾百亿,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全球总量的50%,已经成为了世界花炮之都。浏阳花炮产业由小变大、从弱到强,跻身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50大产业集群。一路烟花灿烂,见证了浏阳市积极探索高危行业安全监管模式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2.
浏阳花炮实现安全生产的历程,正是其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过程。安全生产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与其他工作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浏阳花炮的实践证明:安全,促进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也反过来为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璀灿美丽而又无比神奇的浏阳花炮可谓是艳惊世界,给世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然而,又有谁知道,30年前的浏阳花炮,却有一段充满着血和泪的历史,可以说是用生命和鲜血染成的绚丽……  相似文献   

4.
<正>枨冲镇是世界闻名的“红炮之乡”,是鞭炮发祥地之一,属浏阳花炮主产区,是浏阳市工业经济重镇之一。现有烟花爆竹厂94家,涉爆企业门类齐全,数量居全市之首,涵盖所有行业危险生产经营单位。2014年以来,该镇紧紧围绕“安全发展、和谐枨冲”目标开展工作,着力打造“安全生产平安屋场”,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2016年成功创建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安全重担人人挑2016年,枨冲镇明确提出了“创  相似文献   

5.
湖南浏阳是中国花炮之乡,经过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集生产、经营、研发、物流于一体的烟花爆竹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贸易基地。人们往往惊叹于烟花绽放时的美轮美奂,却未曾注意到绚烂背后烟花制造的危险和繁琐。浏阳有几十万名产业工人,从事着跟烟花生产相关的工作。他们长年累月在灰暗的环境中劳作,单调、危险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29日下午,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新近落成的大会议室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该院与湖南浏阳花炮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熊猫烟花班在这里举行开班仪式。  相似文献   

7.
陈春林 《江西科学》2022,40(1):186-195
旨在探索“十四五”期间江西省11个地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向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调整。在综合多位专家意见基础上,从集群支撑、企业支撑、技术支撑3个微观维度,构建了一套基于产业现有发展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方法。通过对11个地市的九大产业排名打分、九大产业的11个地市排名打分,得到高、中、低集群发展方案下各地市的产业发展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切忌“贪大求全、遍地开花”。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点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产业转移、产业聚拢和产业培育,实现产业失衡后的自我调整,构建良好的集群生态。最后提出了抓省内产业转移,构建更大集群支撑;抓集群企业培育,打造更优企业支撑;抓集群创新能力,锻铸更广技术支撑;抓集群监测预警,打牢更强避险能力四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浏阳花炮响天下,天下花炮数浏阳"。花炮这一火药与智慧联姻的杰作,使得居于群山环抱之中的浏阳蜚声海内外。浏阳花炮历史悠久。传说中,1400多年前,生长于浏阳的"花炮始祖"李畋,偶然从竹子燃烧时所爆发出的噼啪声中产生灵感,而不断试验造出爆竹。随后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了美丽的烟花。一代代能工巧匠,兢兢业业地浇灌着这朵民族奇葩。花炮逐渐成为时令节日、重大喜庆、祭祀的必需品和带有浓厚娱乐性质的艺术品。悠悠千载,沧海桑田,始祖早已化作花炮之魂,默默守护着这方土地,守护着这里对花炮仍然情有独钟的人们。而李畋的名字在浏阳东、南、西、北四乡,也被所有的花炮从业商家铭记。  相似文献   

9.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发展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使之与产业集群的发展相协调,是必须要深思的问题。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目前还存在地理布局与产业集群不协调、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互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江苏省应通过科学规划高等职业教育布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等方式,以“校政企行”四方联动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以产业集群引导人才集聚,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发展,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张珍 《科技信息》2009,(4):302-30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产业集群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战略方式。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瑞士巴塞尔市的三大药厂、英国伦敦的拍卖街、北京IT企业集聚地“中关村”、浙江诸暨市的袜都、浙江温州的鞋都生产基地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响彻于中国乃至全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产业集群的成功。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度越高,产业集群优势越强,经济发展就越快。因此,以产业集群促进甘肃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发展甘肃经济、振兴甘肃经济的一项非常有效的发展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代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大多研究了产业集群的正面效应,本文认为东部产业集群所产生的极化效应进一步增强了东部地区的竞争优势,但不利于东部产业的“西进”,并从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的角度探讨了东部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最后对中西部地区如何吸引东部企业“西进”以及发展地方产业集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增强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湘鄂渝黔边区作为全国典型的老少边穷民族地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已经形成了“张家界-凤凰-梵净山”黄金旅游线路。通过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指出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意义.提出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对策,旨在提升该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产业竞争的核心,产业集群品牌能给产业带来巨大的集群品牌资产利益。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以戴维逊的“冰山理论”为基础,可以探析集群品牌建设影响因素并构建产业集群品牌的机理模型,得到产业集群品牌构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广东科技》2008,(9):34-34
“十一五”期间,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科技厅指导协调制定高新区的规划并积极纳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新区给予重点支持。通过把高新区产业集聚作为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加快产业向优势区域和主要城市的集聚,积极建设特色高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的交易论强调,企业空间行为是由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交易特质决定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16.
荀守奎 《安徽科技》2008,(12):25-26
一、安徽沿淮城市群发展产业协同集聚的缘由 1.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产业协同集聚的由来 产业集群是指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相互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近年,区域经济一体化使产业集群的优势成了理论热点。但是,当“福建晋江鞋业集群竞争无序”、“温州灯具几近消亡”、“长三角许多专业化产业集群进入低谷”等现实摆在面前时,很多人发现产业集群也会带来产业结构趋同、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具有空间集聚、合作共生及地方根植等特性。认为大连金州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企业间缺乏关联、协同效应和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金州新区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应当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兴产业,延伸完善产业链,努力构建“生态型”产业集群,以及构建集群创新和生态发展的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12,(4):46-47,50
2011年4月7日,“广东省专业镇转型升级专题培训暨高层创新论坛”在著名的家电专业镇北沼镇举行。来自意大利、美国、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围绕“专业镇转型升级”从“本土政策与全球战略的建立”、“意大利集群发展经验介绍”、“美国创新经验”等专题对产业集群与专业镇创新展开研讨。其中的几位意大利学者,从自身研究领域及本国经验出发对中国的产业集群作出了精辟的分析与评述,对广东发展专业镇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助推器,可借助产业集群建立富有竞争力的、合理的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和谐稳定地发展.高校是产业集群很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产业集群可推动发挥张家口高校资源优势,有利于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省内资讯     
《今日科技》2013,(11):38-39
“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列为国家级产业集群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13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本次全国共有29家单位的产业集群列入国家培育计划,杭州高新区“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榜上有名,这是继上半年“温州激光与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之后浙江省第二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