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基于 TCP/IP 协议栈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做了概要的介绍.设计中以32位 RISC 处理器为核心的 ARM 嵌入式开发板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的控制管理,开发板中嵌有嵌入式 Web 服务器,通过 RJ 接口接入以太网.由于嵌入式设备资源有限,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和普通 PC 机的不同,故设计中针对于 ARM嵌入式设备上网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栈进行编写,最后对该监控系统的不足做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嵌入式系统的以太网通信接口驱动程序,就S3C44B0开发板的以太网接口芯片RTL8019AS的驱动程序设计,来系统地分析以太网控制器和物理层芯片的驱动程序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完成了芯片的初始化,以及实现数据的收发功能,并在开发板上进行了功能测试.从而增强了网络的智能化与灵活性,提高了其安全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嵌入式系统的以太网通信接口驱动程序,就S3C44B0开发板的以太网接口芯片RTL8019AS的驱动程序设计,来系统地分析以太网控制器和物理层芯片的驱动程序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完成了芯片的初始化,以及实现数据的收发功能,并在开发板上进行了功能测试。从而增强了网络的智能化与灵活性,提高了其安全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嵌入式微处理器和液晶显示屏在仪器设备控制过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基于Linux的IntelPXA255嵌入式系统开发板,通过帧缓冲设备驱动方式,实现了液晶显示屏的驱动,实验证明驱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AT91RM9200处理器的嵌入式开发板的设计调试过程。阐述了外围接口和存储模块的设计,以及各模块底层测试程序的编写要点,详细介绍了利用DBUG串口进行基于AT91RM9200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的硬件调试。此系统经测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基于ARM的嵌入式Bootloader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实现了基于Lumit4510开发板的Bootloader,包括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初始化、串口驱动、FLASH驱动、Linux内核的加载与启动。  相似文献   

7.
基于嵌入式Linux的QT键盘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smdk2410开发板为硬件平台,嵌入式Linux为软件平台,阐述了如何通过修改QT库源代码和添加键盘驱动模块,将QT图形界面系统移植到嵌入式Linux平台上,并使该QT图形界面可以响应键盘输入.  相似文献   

8.
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过程,包括建立交叉开发环境,交叉编译和连接,重定位和下载以及联机调试等过程,并介绍了典型的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平台.最后,以目标硬件平台——华恒HHDREZ328-R2开发板为例论述了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9.
RTL8305SB在嵌入式智能网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新型以太网交换控制芯片RTL8305SB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将其用于嵌入式智能网桥—CAN-ETHERNE的互连方案,详细阐述了MII总线的配置方法以及RTL8305SB与光纤收发器的连接方案;提出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RTL8305SB 2.5V电源生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大大提高了RTL8305SB的稳定性。通过自制PCB版图,在开发板上自编程序,实现了多路CAN总线与以太网信息的转发,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MiniGUI在资源紧缺的嵌入式图形界面支持系统中所占的优势,并且对它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MiniGUI移植到ARM开发板的可行性。MiniGUI在开发板上的移植缩短了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1.
操作系统的移植是嵌入式开发的基础。介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的BSP概念,分析了VxWorks的启动顺序和系统存储布局,然后简述了英贝德EBD9200开发板的组成和硬件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EBD9200开发板的BSP设计和实现步骤,包括软硬件初始化和驱动程序设计以及引导模块和工程映象的下载。最后阐述了在调试BootROM时采用的小技巧,为方便操作系统的移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带嵌入式终端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构建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实验室管理低效率、高消耗的现状,利用ASP.NET良好的程序构架开发了网络管理系统,并利用LPC2210处理器和RTL8019AS以太网控制芯片设计了基于Internet的嵌入式终端,构建了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通过综合调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SD存储卡的特点,对PXA270的SD存储卡控制器进行了分析,对基于Intel PXA270嵌入式微处理器的Liod开发板的SD硬件接口电路进行了剖析,并以SD卡通信协议为基础,Liod开发板的SD存储卡接口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驱动程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中给出了基于单片机嵌入式TCP/IP上网的解决方案。包括对以太网接口硬件设计,以及基于单片机实现的网卡控制器的驱动和TCP/IP协议软件设计,实现了基于单片机嵌入式TCP/IP上网。  相似文献   

15.
在嵌入式系统中,对内核或文件系统进行升级,一般是将目标板连接到主机,通过JTAG口、串口或网口,用控制命令行的手动操作来完成升级过程。讨论了一种比较方便的升级方法,即在RedBoot中通过主机连接升级,嵌入式系统中的Red-Boot通常用于引导操作系统,描述了如何增强RedBoot的功能,实现对嵌入式系统的自动升级。  相似文献   

16.
门百永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1):2450-2454
介绍了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调试台架的设计。根据阵列感应测井仪的结构特点,将仪器调试分为线圈、线圈系和整机三个层级,并从元件级设计了各调试子系统。该调试系统采用主从式结构,主机和前端机通过以太网互联。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前端机通过扩展总线控制线圈、线圈系和整机调试子系统。扩展总线在硬件实现上借鉴了PC104的自堆叠结构,使前端机和各调试功能板形成积木式组合,也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的产业化过程,并为新型线圈及线圈系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17.
全秀祥  田谦益 《科技信息》2010,(10):35-35,38
本文主要介绍了u-boot1.1.6在新的开发板fs2410上的移植。首先分析移植环境;u-boot的启动原理和启动流程,并剖析u-boot启动阶段1和阶段2的运行过程;然后根据本开发板fs2410的硬件配置对u-boot进行硬件配置和源代码修改,最后通过编译,用JTAG将u-boot.bin烧写到板子;复位重启后启动,正确地实现了u-boot的移植,为嵌入式系统的后继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S3C44B0X的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能质量分析仪的前期开发板的硬件设计为目标,根据嵌入式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原理及相关芯片手册,构建了基于Samsung公司S3C44B0X ARM7 TDMI处理器的硬件开发平台.详细阐述了构建核心系统的过程并根据需要扩展了丰富的接口,包括存储模块、电源、时钟、Reset电路、JTAG接口、以太网接口以及扩展功能设计方面的LCD接口、触摸屏接口、USB接口、串行接口,为后续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该文主要介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利用HHCF5272-R1开发板开发网络通信模块,并实际应用于网络摄像机.先介绍了嵌入式Linux的优势和HHCF5272-R1开发板,接着描述了在该平台上进行通信模块开发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MPC860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以太网接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研制的需要,提出了基于Motorola MPC860的AP设计方案,研究实现了AP以太网收发器的Linux驱动,并按照AP以太网访问的方式设计了以太网数据的过滤列表和方法;同时应用及优化了Linux提供的链路层访问技术,实现了与AP的MAC层应用程序的接口,并应用在MPC860的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上,完成了对以太网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