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创新科技》2006,(1):54-54
一种被称为盗墓贼“克星”的地波探测盗掘古墓葬报警系统,日前在陕西咸阳的西汉平陵保护区开始使用。使用地波探测技术对古皇陵、王陵进行保护,改变了以往在对野外古墓保护中单靠“人防”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12,(2):12-12
中国盗墓贼的手法越来越娴熟,手段越来越放肆,他们已不单单依靠洛阳铲,而是靠夜视镜和氧气面罩发现墓穴中最隐蔽的墓室,然后使用炸药和推土机闯进去。 北京大学考古学家韦正教授说:“之前,虽然盗墓让我们很失望,但将来总还可能找到差不多的墓。如今,被盗古墓太多了,一旦被盗就很难再发现相似的了。”他遗憾地说:“我们很失望,考古学家总是比盗墓贼晚一步。”  相似文献   

3.
简论秦始皇的“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所建立的某些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有些制度一直延续至今。通过考察秦统一天下的历史背景、秦始皇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秦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以窥视秦始皇的“成功”,以及他所建立的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二千多年来.秦始皇被加上摧残古文化的罪名,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的暴君.历史事实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对待这样的人物,今天确实有重新探讨一下的必要.(一)秦始皇是摧残古文化的罪人吗?一提起秦始皇,在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形象:一个穷凶极恶的煞神,一手举起熊熊的火把,点燃孔圣之书;另一手拿着铁锹,掀起泥土在活埋人、据说这群被活埋者是传播文化的使者——儒生,于是,百家争鸣的古文化灿烂的局面,就这样轻轻地被他扼杀了.所以在其罪名曰:摧残古文化的罪人.  相似文献   

5.
冠雄 《青年科学》2009,(5):43-43
夜静更深,寒鸦冷寺。三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倏地闪进一座小山上的寺院。不到1个小时,古刹里便传出“嘭”的一声闷响。古寺内,佛龛下,刚刚炸开的地洞,里里外外还弥漫着清烟,一个头戴探灯的盗墓贼就急不可待地跳进了地洞中。“啊……”一声惨叫迅即淹没在“唰唰”的流水声中……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的焚书事件,常常被人们看作是秦始皇实行思想钳制、摧残文化的一个举措,并认为它毁掉了无数的古代文化典籍,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实际上,秦始皇的焚书所造成的历史消极影响与我们平时的想象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  相似文献   

7.
刘胤 《青年科学》2010,(1):22-22
谜案三:徐福的东渡之谜 秦始皇最盼望的就是长生长寿,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岛,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干工匠,东渡大海,获取仙草。后来,秦始皇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徐福到底去了哪里呢?有人说那时航海技术差,碰到大风浪,全部覆没。  相似文献   

8.
秦始皇长期以来被视为专制文化的代表,虽然,秦始皇的暴政、专制、残酷又加速了秦帝国的灭亡,但我们必须看到秦朝的成功在于秦帝国奉行得是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和招揽人才、重用人才的用人之道。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所建立的某些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有些制度一直延续至今。通过考察秦统一天下的历史背景、秦始皇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秦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以窥视秦始皇的“成功”,以及他所建立的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远涉 《科技潮》2007,(11):50-51
秦王朝以及秦始皇的历史,并没有全都记录在浩瀚的史书里,尤其是有关营造了近40年的秦始皇帝陵,由于记载语焉不详,更显扑朔迷离。有许许多多的事实深藏在神秘的秦陵地宫里,等待人们去探寻。  相似文献   

11.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8000件陶俑被称为大秦帝国“复活的军团”。2009年6,,EJl3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开始进行第三次发掘,颇为引人瞩目,历时近3年的新一轮发掘有何新发现?种种“谜团”,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相似文献   

12.
论秦代移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统治,曾多次移民。这些移民活动程度不同地打击了六国旧贵族势力,巩固了秦政权,同时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地区经济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秦皇”、“汉武”已经作为“原型”进入了炎黄子孙的“集体无意识”。《文心雕龙》通过对“焚书”导致“法家少文”的秦始皇进行了批评,同时又写了秦始皇和文学的互动。刘勰对汉武帝主要涉及对其文学实践的认识和评价;武帝“崇儒”、“爱文”对文学的影响;对文学知识的礼遇。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表达了其“风动于上,波震于下”的“帝王文学观”。  相似文献   

14.
混沌中医中医的历史,将在未来被作为化石来研究。因为,中医的根,早已经彻底动摇。动摇的,当然不仅是中医,还包括中国文化。中国喜欢用推翻这个词,或者是革命。所以,秦朝开始,无论是秦始皇还是项羽,都喜欢烧。项羽烧了阿房宫,秦始皇烧了书。汉代还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王朝,总喜欢烧毁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2008,(11):70-70
北美规模最大的秦始皇兵马俑展5月18日至10月12日在美国加州圣塔安娜市的宝尔博物馆举行。据介绍,本次展出的一百件(套)展品中,中国一级文物约占一半,包括十七尊秦始皇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或站、或坐、或跪,姿态各异;有的瘦小精干。有的大腹便便,既有威风凛凛的铠甲步兵俑,也有面带微笑的文官俑。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09,(5):24-25
从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出土的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均衡。历经2000年,从地下出土,却无蚀无锈,光洁如新。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竞涂有一层厚约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铬2%。  相似文献   

17.
《奇闻怪事》2013,(8):20-21
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史论著作《帝王略论》卷一记录了李世民与虞世南对先秦至秦朝夏禹、秦始皇等帝王得失荣辱的讨论,在后四卷中也多次论及这些帝王的功过是非。这些论断对于贞观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玄武门之变被比作周公诛管放蔡的义举,贞观盛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先秦治世的悠长回响。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公元前二五九——二一○年)姓赢名政。“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维护其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所采取的重大措施。 公元前二四七年赢政继秦国王位。公元前二三八年开始亲理国家大事,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于公元前二二一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秦王朝。赢政自称始皇帝,故称秦始皇。统一的秦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战国时代诸候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是我国古代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他崇尚法家,反对儒家,勇于革新,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人,在我国历史上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两千多年来,不少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不仅竭力抹煞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甚至疯狂咒骂秦始皇。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一伙,也歪曲历史,借攻击秦始皇来攻击无产阶级专政。今天,围绕着秦始皇问题的争论,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归根到底表现着两个阶级、两种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对秦始皇的历史作用作出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