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榆林市小杂粮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8.3%,对榆林农业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以科技为依托,推动榆林小杂粮产业的大发展是榆林农业经济腾飞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理状况、气候条件、作物布局、农业昆虫种类与分布为害特点等因素,将陕西农业昆虫地理区划为2界6区.两界以秦岭为分界线,其中古北界包括陕北风沙滩地农牧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农林牧区,渭北旱原粮油烟果区及关中平原粮棉油菜区4区;东洋界包括秦巴山区农林果区和汉江盆地稻油果区2区.  相似文献   

3.
利用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数据,通过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 TVDI),详细分析了滇中高原2001—2020年农业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研究区TVDI年均值呈上升趋势,农业旱情整体呈显著增强趋势;每年4月份的农业旱情最为严重,10月份旱情最轻;TVDI年均值在0.46~0.56之间,中旱和重旱覆盖面积呈扩大趋势;昆明和曲靖主要以轻旱为主,玉溪以中旱为主,楚雄轻旱和中旱相间分布;西部地区旱情整体上有增强趋势;昆明北部及玉溪西部部分高海拔地区、元江河谷及金沙江河谷部分地区,农业干旱变化不稳定,其他地区农业旱情变化逐渐趋于稳定;研究区农业干旱重心先向南移动后再向西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4.
榆林小杂粮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部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种类多,面积大,分布区域较广,是我国小杂粮生产的适宜区之一。全市小杂粮种植面积324.4万亩,总产22万吨,分别占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总产的37.2%和20%,而全国小杂粮生产占粮食生产的比重不足10%,足见小杂粮在榆林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赵有彪 《甘肃科技》2007,23(1):12-13,84
小杂粮是甘肃地区的一项资源优势,产业化开发是将这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唯一途径。为此,一方面要依托农业科技,推进规模种植,确保小杂粮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种植效益;另一方面要发展龙头企业,创名优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小杂粮产业化开发需要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计算了黄土高原区两个高寒阴湿县草地农业系统组分间的灰色关联度,确定了其间的主导因子,为实施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有忠 《甘肃科技》2012,(22):161-162,116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东端,是黄河和石羊河的源头地区,地理位置特殊,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恶劣,森林资源破坏容易,建设难,造林成本高、管护难、投资大是制约高寒山区造林绿化工作的瓶颈。保湿增养覆膜造林技术是在总结传统造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天祝县高寒干旱、生长期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方法灵活的理想造林技术,在高原寒旱退沙化区植被利用保湿增养覆膜造林模式造林对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苗木生根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方旭 《安徽科技》2008,(1):51-52
霍邱县地处淮河中游右岸,大部分为丘陵与湖洼地区,易涝易旱。为了抵御自然灾害,保护农业生产,排灌泵站在抗旱排涝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结合潜水电泵在该县的成功应用,从投资、安装、运行等多方面分析了潜水泵站取代传统泵站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磷矿开采废弃地旱冬瓜群落特征及对植被恢复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抚仙湖流域磷矿废弃地剥离表土堆积区自然恢复形成的旱冬瓜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相关性问题,探讨了该地植被恢复中旱冬瓜群落的形成特点.结果表明,剥离表土堆积区由于周围旱冬瓜母树种子的传播,在2~3年内即可在废弃地形成2~4m高的旱冬瓜幼林.群落的盏度和物种组成较稳定。在矿山废弃地自然植被恢复中具重要意义,可作为同类地区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在契列克其铁矿区找矿中的成功应用 ,证明了在弱磁性异常区 ,特别在西部高寒恶劣气候环境下 ,运用该方法找矿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找矿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小杂粮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开发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杂粮产业化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浅析山西小杂粮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杂粮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是一种潜力极大的产业。作为生产小杂粮主要地区之一的山西省应当积极发展这一产业,开拓国际市场,使这一特殊农产品走向世界,提升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山西小杂粮竞争力分析及财政支持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果袅 《山西科技》2004,(3):6-7,10
文章通过对我国和山西小杂粮生产的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山西小杂粮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虎 《山西科技》2007,(1):74-75
小杂粮在人民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做好小杂粮产业开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摄入一定量杂粮可降低一些慢性代谢疾病的发病率,但目前杂粮摄入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尚不清楚杂粮摄入过多是否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以小米添加量为20%、40%、60%、80%的饲料喂养3周龄C57BL/6J小鼠,持续12周,采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不同摄入量小米对小鼠血脂水平、肠道菌群和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影响。结果发现,80%摄入量的小米显著增加了小鼠血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增加了肠道丙酸、丁酸、异丁酸和戊酸的含量。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小米干预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ota)、Muribaculaceae的丰度上升,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的丰度下降。摄入不同添加量小米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具有较大差异,其中20%小米摄入量组的小鼠菌群中显著富集了另枝菌属(Alistipes)、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肠杆菌属(Enterorhabdus),而80%摄入量小米显著降低了小鼠菌群中的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罗氏菌属(Roseburia)的丰度。研究结果表明,20%摄入量的小米就能有效调节小鼠肠道菌群,而过高摄入量(80%)的小米使小鼠血脂水平升高,降低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以及有益菌的丰度,所以要理性看待杂粮的营养价值,避免过量摄入。  相似文献   

16.
基于3S技术的玛曲县草地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空间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改进的遥感二分像元估算模型估算了玛曲县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结果显示:玛曲县2000,2002,2004,2006,2008年的平均植被覆盖度依次为66.17%,56.41%,57.34%,77.38%,58.93%。玛曲县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优等植被的退化比较严重。草地植被的演变情况主要由优等植被覆盖向劣等植被覆盖演变,进一步证实了玛曲县草地呈退化趋势。并对导致玛曲县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因素进行PCA分析,结果显示人为因素是导致玛曲县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进一步说明人类活动对玛曲高寒草地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7.
在自行改造、加工的高应力单剪仪试验系统上,对饱和粗砂、干粗砂、饱和细砂、干细砂与钢材、混凝土界面的剪切特性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高应力单剪条件下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段与双曲线模型较一致.干砂界面的初始剪切刚度和界面抗剪强度均大于同基底下饱和砂界面的值.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知,相对于土性和基底材料两影响因素,砂的干湿状态对剪切特性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用偏磷酸溶液抽提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方法,测定了小麦、大麦、玉米、小米和高粱等谷物中各种维生素B_6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谷物中所含维生素B_6的主要形式是游离吡哆醇和吡哆醇葡萄糖甙,各种谷物的维生素B_6含量与其品种和产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干捣实法测定粗集料矿料间隙率的种种不足,提出了粗集料矿料间隙率最小值的概念与测定方法;据此定义了沥青混合料级配干涉系数;并提出了新的粗集料骨架嵌挤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沥青混合料的主骨架空隙填充法进行了改进;还分析了级配干涉系数与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疲劳性能的关系。研究认为依据粗集料矿料间隙率最小值而提出的粗集料骨架嵌挤的新标准能够更加准确地判定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骨架嵌挤程度;改进的主骨架空隙填充法设计出的密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级配干涉系数与混合料的高温和疲劳性能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土石混合料压实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从现行压实质量控制指标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土石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状态极不均匀的特点,为便于实际应用,引入密度干涉系数和最佳含水量系数对最大干容重的理论计算法进行了改进,探讨了用空隙率控制法和不同粗集料含量下改进的工地压实度控制方法,作为土石混合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的可行性。工程实例表明,两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空隙率控制法不必进行室内大型击实试验,但仍需求出现场干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