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洋  付庄  赵言正  曹其新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0):2143-2145
分子运动仿真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了通过简化方法来模拟线形生物受体大分子低能构象时存在的形态(瞬时位置,速度,加速度),本文提出了“球-虚弹簧”结构模型来模拟分子的横向伸缩振动和轴向扭转振动,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线形分子柔性的力学问题。文中的推导对于线形分子的运动仿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陆地生态系统的模型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世上万物皆由百十种化学元素组成,追索元素的迁移转化可揭示自然界各客体的内在联系。近代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为实施这一朴素的哲学思想于科学研究实践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基于生物地球化学量、场、群、流的概念,一个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已建立起来。这一名为DNDC的模型,以追踪模拟碳、氮和水分在生态系统的运动为线索,将植物初始光合生产力,有机质在土壤的转化,及大气-生物界面气体交换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将农田、森林、草原等复杂系统转化为可操作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建立这一模型的目的是为预测在当代人类活动影响下陆地生态系统发展的趋势。中美两国科学家们最近使用此模型计算了中国水稻田甲烷气的排放总量,发现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稻田水管理措施的改变,减少了中国农业甲烷排放量的40%,即500万t。与此同时,全球温室气体观测系统发现大气甲烷浓度的增长速率在1980—2000年间不寻常地降低了。DNDC模拟的结果表明,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减少的时间与数量,与全球大气甲烷浓度增长速率降低的时间与幅度相一致。这一例证表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在预测生态系统变动方面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东北黑土区典型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及其危害,介绍了在黑土区的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化学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毒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中国黑土区土壤污染防治必须重视管理措施的发展和应用,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参22.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来微型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权威计算机专家预测说它们无疑会成为八十年代中占统治地位的计算机系列。我国台湾省的计算机工业跟上了这一潮流,做出了获得世界计算机工业界赞许的成就。台湾的计  相似文献   

5.
一个液态金属分子运动的计算机动画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志方  张茹  李玉忱  徐伟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9):1192-1196,1199
介绍了一个在急冷条件下液态金属的非晶态金属分子结构演化的三维计算机动画仿真系统。该系统主要完成液态金属分子结构演化的三维动态演示。系统的主要工作是把由实验并经计算得到的每一个位于中心单胞内的分子的运动状态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并以不同的视角来对它们进行观察,也可以对感光趣的某个或某些分子进行跟踪,以获得对这些分子特性的详细了解。文中详细讨论了如何用Visual V++和OpenGL开发该系统和实现上述功能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展望八十年代的小型计算机时,回顾一下七十年代小型计算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六十年代前期开始研制主要用于控制而价格较低的小型计算机,可以说直到七十年代,它的硬件、软件性能和应用领域才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被IBM和七家小公司所占领的主机市场中有几家小公司从中分了出来,而以DEC为首的小型计算机制造厂在这十年中发展得很快。 从技术上看,七十年代小型计算机的结构特点是,字长为16位。各个公司都以字长为16位的信息处理机为基础,对外部设备和  相似文献   

7.
自组装DNA计算在解决NP问题,尤其是破译密码系统方面,具有传统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采用DNA分子瓦编码信息,借助于分子瓦之间的粘性末端进行自组装,给出了乘法运算的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非确定性的指派分子瓦,提出了一种用自组装DNA计算破译RSA公钥密码系统的非确定性算法。通过创建数以亿计的参与计算的DNA分子瓦,在DNA计算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该算法可以并行地测试每个可能的因子,以高概率地分解整数。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DNA分子瓦具有的海量存储能力、生化反应的巨大并行性以及组装的自发有序性。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十年来,由于计算机硬件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计算机体积,计算速度、生产成本,信息存贮量和可靠性这五个方面的改进和提高,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在国外,计算机已应用在工业、农业、交通、军事、商业、科技,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这里仅对计算机在工厂生产、控制和管理中的作用作一综合的概括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数字计算机出现以前,空气动力学工作者受到当时计算工具的种种限制,这是推动计算空气动力学发展,并使它成为一门学科的因素。本文对基本方程的精确与近似形式,结合其数值解法进行了讨论。根据对计算机功能的要求以及方程的解对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的影响,给出了不同近似程度的基本方程所得到的典型结果;确定了影响计算空气动力学进展的因素,其中包括这门学科下一步重大发展对计算机功能的要求。最后,简要地讨论了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NAS)计划对计算空气动力学未来的影响。按照这个计划,在1987年计算机要达到的目标是:持续的每秒十亿次浮点运算速度和2.4亿字长的存储量。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几年里,一些富有卓见的研究人员已经衔接了生物计算和实际的DNA计算之间的间隙。他们使用机灵的编码技术和聪明的分子生物学操作,找到了计算复杂问题的简单方案,并且解决了许多组合优化中的NP-完全问题。然而,计算的执行期间(生物反应过程中),技术的问题已经揭示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来说,DNA计算机作为硅计算机的竞争对手目前仍将是不可能的。主要介绍了目前利用DNA计算已经解决的组合优化中的NP-完全问题,并简单地分析了它们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新方向 大多数设计过程的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表述;2.综合;3.分析;4.文件编制。 往常,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分析,一些成熟的基于计算机的分析方法已发展成为设计过程的辅助工具。在近十年中,重点转到了文件编制方面,主要是图形学和图形生成。目前,已经清楚,对要设计的对象生成一个基于计算机的模型需要把分析和文件编制这  相似文献   

12.
微处理机的计算速度已接近理论估计的极限水平,计算速度每五年增长一个数量级的发展势头已不能保持。目前的科技问题需要速度大大超过这一极限水平的超高速计算机。近几年并行计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实现超高速计算机的有效途径。本文重点介绍并行计算研究中出现的新的体系结构——超立体并行计算机结构。对硬件结构的特点、软件设计中的新问题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等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有关专家系统的一个讲座。在今后的十年内,本文所介绍的概念和技术将会对未来的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仿真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专家系统导论一文综述了迅速发展中的这门技术着重于从实践的观点介绍了专家系统的关键的概念。内容将包括:基本概念;语言、工具和系统;专家系统的开发;专家系统在仿真中的应用;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对越来越需要新一代计算机的问题谈论得很多。1982年,日本为了推动下一代计算机的研究与开发,开始了一项第五代计算机系统(FGCS)的研究规划。 作为这项规划的观察者,我们推测,今后十年将越来越多地用计算机进行符号处理和应用人工智能这一类非数值数据处理。并且,看来传统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如科学计算)将由不断发展的超级计算机来完成,现有的数据库和主机系统将加以改进以利于与全国和世界网络系统连网。本文讨论FGCS目前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这项研究的组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在商业部门出现,将近二十五年了。当时,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计算机的进步也比较显著。特别是在IBM公司的360系列问世之后,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商业方面的发展、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的普及更加迅猛异常。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在美国的普及情况如表1、表2所示。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每隔几年都会有巨大的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做为计算机基本组成单元的集成电路的发展情况。然后试图从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入手,着重阐述了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小巨型机和巨型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1985年底,美国IEEE“Spectrum”杂志编辑部邀请13位专家对电子技术基础领域的科学发展水平作出综述。所有这13位专家都至少论及一种与计算机有关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当代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各种电子技术之中。该杂志的编辑根据专家们所提出的发展趋势加上其它参考资料,写成了一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美国航空航天器一体化设计程序IPAD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概况。它是现代工业之魂,也是美国赖以保持高速发展以便对付日本和西欧挑战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我国计算机设备状况已接近或部分超过美国七十年代初期的水平,而且拥有一支象样的计算机专业队伍和工程设计队伍。开发类似的技术已具备一定条件。因此,作者呼吁领导机关和各工业部门认真研究美国的这一成功经验,迅速地组织起来共同开发适合我国特点的IPAD系统,并认为这是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航空航天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各国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十分迅速,研制工作成果累累,商品市场竞争激烈,应用系统日新月异。笔者对某些情报资料进行了粗略分析,又于1985年1月有机会到美、日两国进行了短期考察,现把有关这方面的发展动向整理如下,愿与读者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冯·诺伊曼计算机理论是生物目的性自动机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冯·诺伊曼计算机",一个为储存信息与控制系统特别设计的机器,是控制程序模拟人的目的性行为最有力的表现形式。冯.诺伊曼自繁殖自动机理论中构建的动力自动机系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程序目的论"思想,他的元胞自动机理论是现代目的论思想算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