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预留孔道质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时(或声速)、波幅和频率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来分析判断缺陷情况的。针对在某实际工程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留孔道灌浆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采用超声波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现场施工中预留孔道压浆控制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维新 《科技信息》2011,(25):I0290-I0290,I0256
超声波法是根据超声脉冲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规律与混凝土的强度间存在一定关系的原理,通过测定超声脉冲的有关参数,然后依据测定的参数推断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检测方法。其检测原理是:超声仪产生高压电脉冲,激励发射换能器内的压电晶体获得高频声脉冲;声脉冲传入混凝土介质中,由接受换能器接收通过混凝土传来的声信号,测出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算出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混凝土的密实度有关,而混凝土的密实性又与其强度有一定关系:对于一定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愈高波速越大,反之愈小。影响超声测强的因素较多,有水泥品种及用量、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的含水率和混凝土的龄期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脉冲试验方法测试混凝土制品或结构物混凝土的强度、缺陷及其它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是当前国内外一项新的测试技术。本文着重论述利用超声脉冲(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V与混凝土抗压强度R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建立“R—V”关系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本地区典型混凝土原材料制作6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标准试件,并按照现行相关技术规程要求分别进行了回弹法和超声波法混凝土抗压强度非破损检测试验。应用大型通用数学软件Matlab7.0多种不同类型函数的回归优化分析,建立了反映回弹值、声速值及回弹-声速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相关关系的测强曲线。结果表明,与现有回弹法或超声波法等单一检测法相比,所建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非破损二元对数型测强曲线精度较高,宜在本地区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5.
李霞 《工程与建设》2010,24(2):228-229,232
针对实际工程中有时无法采用超声波对测法测量混凝土声速,而直接采用平测法所得声速计算混凝土强度时误差偏大的缺点,基于试验数据,该文确定了平测法声速与对测法声速的比值,将修正后的平测法声速代入常规公式中即町准确得出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解决了工程应用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醋酸中超声波声速及其温度系数王寅观,邵良华应用脉冲回波重合法,在30~70℃温度范围内,精确地测量了醋酸溶液中超声传播时间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由此计算了醋酸的超声波声速和一级、二级温度系数.醋酸中超声波声速及其温度系数@王寅观,邵良华...  相似文献   

7.
钢纤维混凝土的超声测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40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超声波检测,研究其抗压强度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钢纤维混凝土检测的超声波波速与抗压强度之间的超声波测强曲线.结果表明,利用该曲线测定超声声速可推定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超声波检测方法用于钢纤维混凝土无损检测是可行和适用的.  相似文献   

8.
三向等压荷载历史后混凝土超声波探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对其施加三向等压荷载历史作用,分别测量载前和载后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超声波速.首先研究了经历过三向等压荷载历史后超声波速的劣化以及混凝土强度与声速的关系.然后,用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劣化来定义混凝土的损伤,研究了损伤与超声波速降低的关系.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损伤的演化方程,从中可以看出损伤与超声波速的降低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且有明显的超声波速降低临界值.研究表明,根据超声探伤方法测得的声速,结合混凝土经历的荷载历史和配比等因素,可以为工程提供较为可靠的损伤估计值,对实际工程的指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抗压强度超声波法无损检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本地区常见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制作六种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标准试件,按照现行技术规程进行了超声波法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试验。由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通过三种不同类型函数的回归分析,建立了声速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误差分析表明,所得超声波法混凝土测强曲线,精度相对较高,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超声脉冲波在钢、铁等金属材料中的传播规律,我们采用和金属材料声速比较接近的k9玻璃作样品,利用研制的动态光弹系统,来观察超声脉冲纵波在玻璃中的传播,由此来模拟超声波在金属中的反射、散射等传播行为.对于利用超声脉冲波检测金属材料缺陷的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精准的海水声速测量具有重要意义,高精度的时差估计是使用时差法进行声速测量的关键.针对时差测量精度不高而导致海水声速测量准确性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互相关函数法进行时差估计,并利用插值技术提高时差估计精度.该方法利用发射超声波信号与接收超声波信号之间相关性强,超声信号与随机噪声相关性弱的特点,将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滤波、去噪后,作互相关处理,计算延时.通过实验可以证明,此方法可提高时差估计精度,进一步可提高时差法测量海水声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钢纤维混凝土超声-回弹测强曲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厦门至昆明国家重点公路干线的施工情况,配制一批不同龄期的掺入粉煤灰、矿渣的C40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超声波检测、回弹检测及抗压强度实验,分析钢纤维掺量对钢纤维混凝土超声波声速、回弹值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建立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超声波声速、回弹值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三种钢纤维混凝土的超声波声速、回弹值、抗压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掺入粉煤灰和矿渣的混凝土密实度提高;铜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声速、回弹值三者之间相关性较好,超声-回弹综合法用于钢纤维混凝土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对经过高温热处理的SUS306不锈钢模拟试样进行接触型脉冲反射法高频超声检测实验,对获得的回波信号进行分析,研究衰减系数、速度、底面反射波峰值频率、背散射波强度等超声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建立这些参数与被测材料平均晶粒尺寸的关系,对利用超声脉冲反射技术进行材料热疲劳损伤进展的无损检测与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用脉冲回波重合法,在30-70℃温度范围内,精确地测量了醋酸溶液中超声传播时间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由此计算了醋酸的超声波声速和一级、二级温度数。  相似文献   

15.
水泥浆凝结硬化时内部结构与超声频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超声脉冲穿过硬化过程中的水泥浆时超声频谱的变化,并分析了声速,频率幅值与水泥浆期龄之间的关系。实验证明超声频率是观察硬化水泥浆早期结构的变化及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涂层性能超声无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建立热喷涂涂层超声无损评价的方法.热喷涂涂层中的超声声速根据超声脉冲在被测介质中的传播时间来计算,用TT-260型磁性测厚仪测得涂层厚度,用试纸法测得涂层孔隙率,用显微硬度计测得涂层的显微硬度,并对超声声速与热喷涂涂层特性(孔隙率、显微硬度)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涂层中的超声声速与孔隙率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超声声速减小.涂层中的超声声速与显微硬度的关系是,随着显微硬度的增大,超声声速也增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用超声波脉冲透射技术测柔薄试件声速的框架缠绕耦合技术。借此技术能实现平板状压电晶体换能器与柔薄试件间的良好接触,不需要象反射法通常所要求的那样,将试件逐个粘结或焊接到换能器上去,将同一种材料多层并列或重叠绕在同一框架上还可以提高透射信号的强度与检测灵敏度,以致用普通精度的超声波脉冲仪也能测柔薄试件的声速。这就为金属玻璃薄带等的杨氏模量测定提供了一个迅速而又简便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法是混凝土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过测量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首波幅度和接收信号主频率等声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及其相对变化,判定混凝土中的缺陷情况(如混凝土内部空洞和不密实区的位置和范围、裂缝深度、表面损伤层厚度、不同时间浇筑的混凝土结合面质量、灌注桩和钢管混凝土等缺陷)。本文应用超声波对测法对北京某立交桥墩缺陷状况进行检测,准确得到异常点分布区域并确定混凝土不密实区域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时频分析的反射超声无损测温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适应超声加热治癌中控温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无损测温法.基于维格纳分布函数(WDF)的时频图分析,导出分层介质目标中相邻层上回波脉冲频谱幅度之比与相邻层声速差之间的关系.设以正态函数描述肿瘤升温后的声速分布,解得声聚焦点邻区内沿层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分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超声声速与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超声无损检测法的基础上,对四种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龄期标准混凝土试块进行超声波测试,同时作了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通过试验得出了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超声声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