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视觉盲区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了汽车视觉盲区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安全驾驶汽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半挂汽车列车(简称半挂汽车,下同)右转弯后视镜的失效机制,基于实车试验,探究其右转过程中轨迹盲区与右后视镜视野盲区的形成过程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引入虚拟轴建立半挂汽车右转内轮差模型,并计算模型的修正参数,确定右转轨迹盲区与转弯角度的关系、右转轨迹盲区最大宽度值,以此作为半挂汽车右转时的最小安全距离;采用车辆右转实车试验验证内轮差形成过程,并构建其右转弯过程中右侧后视镜可视车长与转弯角度的关系模型,进而得到轨迹盲区与右后视镜视野盲区随转弯角度变化的关系;基于右转弯盲区事故中半挂汽车不同部位碰撞伤亡情况的统计,建立右后视镜可视车长与事故危险程度的评价指标,结合右转弯盲区范围与右后视镜可视车长关系提出有效的右后视镜补盲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虚拟轴优化了半挂汽车右转内轮差计算模型,得到其修正参数为0.8;半挂汽车在路口右转过程中,内轮差盲区随牵引车与挂车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当牵引车与挂车夹角大于28.8°时,右后视镜可视车长恰好达到挂车车尾端边缘,此后右侧后视镜视野逐渐进入内轮差盲区而失效;当牵引车与挂车夹角达到63.44°时,内轮差盲区径向宽度达到最大值,约为4.4 m,可视车长仅为3.22 m,右后视镜视野失效严重;在车辆右转过程中,可视车长小于2L/5时(L为实际车长),最大危险系数为0.7,此时,若维持正常驾驶,右侧后视镜视野需补盲的角度为41°。将后视镜与摄像装置有机结合能有效地减少后视镜视野盲区,降低交通事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现有自动驾驶汽车专用道设计模型不能保证设立的专用道彼此相互连通,将导致自动驾驶汽车频繁驶入驶出专用道。这不仅增加自动驾驶汽车的走行时间,也会增加与有人驾驶车辆的相互干扰,降低整个交通系统的性能。基于此建立了一个自动驾驶汽车连通专用道网络设计模型,用于设计连通的自动驾驶汽车专用道网络,保证无人驾驶汽车只使用专用道即可完成出行。【方法】提出的自动驾驶汽车连通专用道网络设计模型是一个离散双层规划模型,上层问题以系统总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决策在哪些路径上设置自动驾驶汽车专用道;下层问题描述自动驾驶汽车连通专用道条件下有人驾驶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的均衡配流问题。由于所提模型的特点,基于模拟退火算法设计了求解算法,并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通过数值分析发现即使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时,所提连通专用道方案仍然可以有效减少系统总出行时间。【结论】当自动驾驶汽车在市场占有绝对份额后,应设立有人驾驶汽车的连通专用道,允许自动驾驶汽车自由使用剩余车道。这样既能保证有人驾驶汽车的路权,也能充分发挥自动驾驶汽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及减少系统总出行时间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对汽车驾驶过程中影响节油的因素进行研究,包括4个方面,分别是汽车驾驶者的自身素质、驾驶汽车的发动机研制水平、驾驶汽车的车身和重量和汽车外形对空气的阻尼系数,为了从驾驶技术上做到节省油耗,文章从5个方面做了阐述,分别为汽车驾驶时的快速启动和缓慢加速、注意在汽车启动前的预热、注意汽车的负重和起步、注意行驶的车速和适当的滑行和日常驾驶的注意情况,给出了一般的驾驶技术节油手段。  相似文献   

5.
当汽车行驶于复杂路况时,驾驶员由于视野盲区的存在不能同时顾及车身周围信息,由此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为应对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切换辅助驾驶视角的多模式车载全景显示模型.首先,在车身四周安置4路鱼眼摄像头获取车身周围图像;其次,对摄像头进行标定获取摄像头内外参数,再利用Carroll算法和获得的内外参数对畸变图像进行矫正,矫正后的图像根据驾驶模式的不同选择利用双线性插值法进行柱面投影和透视变换;最后,利用加权平均算法进行图像的无缝融合,并通过显示器输出融合后的图像.我们还将该算法移植到自行开发的车载测试平台上,测试结果表明:多模式辅助驾驶模型根据行车时车轮转速及车轮转向角度的变化自动切换辅助驾驶视角,并输出对应视角的全景图像,能有效消除视野死角.  相似文献   

6.
指出矿用自卸汽车周围存在的巨大盲区及驾驶员操作不当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并针对矿用汽车的结构特点和盲区实时监控问题,采用CAN总线技术、雷达监测技术、视频监测技术和PLC技术,设计了矿用自卸汽车安全监控自动报警系统。该系统可利用LED报警闪光灯、语音报警器、蜂鸣器及视频监测等功能模块实现三级预警提示和视频判断,能够有效解决矿用汽车周围盲区实时监控与规避危险等问题,为后续无人驾驶矿用自卸汽车实时监控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技术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规划、环境感知等测试需求,从测试方法、测试工具以及测试加速三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技术与应用现状,深入地分析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最后,指出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功能局限,探讨了对于测试汽车人机界面(HMI),如何搭建一个可用性测试实验环境,探究出汽车HMI在驾驶模拟器上的可用性测试方法.针对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设计并搭建出基于智能驾驶座舱的台架,实现了通用智能汽车驾驶仿真,使汽车HMI设计测试过程明细化,继而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中的LDW(车道偏离预警)功能为例,分析了LDW的应用场景,最后将HMI设计应用到驾驶模拟器上进行可用性测试,以期对未来HMI测试方法产生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李志鹏 《科技信息》2012,(26):64-64
汽车驾驶技能和汽车知识的传授要靠汽车驾驶教员,教练员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练员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将决定汽车驾驶员成才的速度和质量,本文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着重就汽车驾驶教练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汽车知识和汽车驾驶技能的传授要靠汽车驾驶教员,教员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员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将决定汽车驾驶员成才的速度和质量,本文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着重就汽车驾驶教练所具有的专业素质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严谨的汽车驾驶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员汽车安全驾驶的意识,从而使其能够在驾驶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与他人的行车安全。因此,切实增强汽车驾驶教学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系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学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该文在分析汽车驾驶教学管理意义的基础上,探析影响汽车驾驶有效管理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措施来强化汽车驾驶教学的有效管理,以培养学员安全、文明驾驶的能力,保证道路交通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研究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归纳自动驾驶无法避免碰撞的原因以及分析错综复杂的车内外环境,对自动驾驶汽车碰撞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进行讨论;最后,就自动驾驶汽车碰撞安全技术的提升做出展望。【结果】就目前而言,智能化技术仍然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尤其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方面依旧有许多领域需要更多的研究与试验,比如自动驾驶的障碍物识别、路径规划、控制策略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的内部空间布局等。【结论】自动驾驶技术在汽车上的使用让人们拥有了更安全、更舒适的乘坐体验,研究人员应当牢牢围绕“以人为本”这个理念,关注人的需求,保护人的安全,并围绕该理念设计与发展智能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中国智能驾驶汽车的落地时机,文中以广州为例,采用实地发放问卷方式对消费者进行智能驾驶汽车接受度调查。文中首先对2010份有效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其次,统计分析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认知度、期待程度等9方面的数据;最后,对智能驾驶的期待程度等性能参数和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多重响应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持乐观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技术安全的顾虑和担忧;期待程度与性别(1男2女)等呈显著负相关; 90%的受访者愿意购买智能驾驶汽车,并愿意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这表明未来智能驾驶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研究结果将为政府出台智能驾驶汽车扶持政策及法律法规、企业调整智能驾驶技术研发方向及汽车定价等提供客观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汽车驾驶新手一般只认识汽车的外形,对于汽车内部都是没什么了解的。学习汽车驾驶的人只想学会开车,其他的一般都很少考虑了。但是在真正的驾驶过程中,汽车仪表的认知、汽车灯系的使用、雨刮器的使用等许多辅助设施的应用就会变成应知应会问题。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汽车仪表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智 《科技咨询导报》2010,(28):152-152
在汽车驾驶教练过程中,学员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特征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行车安全。本文主要通过一些汽车驾驶教练中的经验和体会以及相关教学要点,阐述了汽车驾驶教练中学员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和心理现象规律的一些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吉锦明 《科技信息》2011,(16):207-207
汽车驾驶基础训练是整个驾驶训练的基础,加强驾驶学员驾驶动作的训练,重视驾驶基本动作的练习,深入研究与探讨汽车驾驶训练的科学方法与手段对保证驾驶训练更好的完成,培养更多合格的驾驶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正在试验一种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一辆装有这一系统的“维塔”牌汽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自动行驶了一万多公里。这预示着汽车自动驾驶,已为期不远了。 正在试验的这种汽车自动驾驶系统,装有18台袖珍电子摄像机、高效图像实时处理器、可能危险预  相似文献   

18.
秦华  张然  王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5):6487-6493
当前处于半自动驾驶向全自动驾驶过渡的关键时期,为探究中美自动驾驶汽车终端用户的接受度差异,分别针对北京和旧金山湾区各20名特斯拉车主,采用结构式访谈法对车主半自动驾驶汽车的用车情况、对全自动驾驶汽车的认知态度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两地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地特斯拉用户背景、购买动机无明显差异;而购买顾虑、半自动驾驶系统使用频率、全自动驾驶汽车保留手动控制意愿、接受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共享自动驾驶的态度、愿意共享的原因差异明显.中美两地的显著差异说明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而拓宽研究对象范围、重视终端用户的反馈将为全自动驾驶乃至共享自动驾驶汽车融入城市道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与汽车技术的日益结合,各种换能器已用于汽车系统,例如超声换能器在汽车安全系统中的使用。 汽车倒车行驶时,司机身后存在一盲区,将超声换能器装于汽车尾部便能检测到盲区内的障碍物;汽车在小巷道内转弯或行进停车场或车库时,装于汽车前部左右角处的超声换能器能检测出障碍物与汽  相似文献   

20.
在汽车成为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后,驾驶技能也正在成为人们的必备技能。汽车驾驶培训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而汽车驾驶培训中首考即是文科知识。本文介绍了文科培训考试的现状及其重要性,并正对文科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