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科普工作在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提升防御突发气象灾害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河南省气象局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文从优化气象科普发展环境、促进气象科普融合发展、激发气象科普创新活力和彰显河南气象科普特色4个方面概述了河南省气象局在科普社会化方面所探索的途径,总结了河南气象科普社会化成效,提出了加强气象科普社会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普内容建设是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亟须完善与充实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规范气象科普内容,将气象科普分为气象科学知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利用、气象与生活、气象文化、气象法律法规、气象科技发展、气象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等8个方面内容。同时,针对气象科普内容的传播载体和效果反馈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科普基地平台建设的气象科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科普工作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气象局对气象科普工作高度重视。本文以郑州市气象局及所属县局为例,总结了新时期气象科普模式,对推进气象科普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贾英杰 《海峡科学》2012,(3):116-118
周孟璞先生是我国建国以来长期坚持科普实践工作和科普理论研究的著名科普专家,积累了大量科普理论研究成果,如科普的原始形态、科普的波动发展规律、中国近代科普史、耗散结构的科普系统、科普学三大定律和科普学的内容框架等,本文对此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气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社会气象意识、气象观念提升,对气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气象科普工作中引入"互联网+"气象宣传,有助于气象科普工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依托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科普基地设施,利用虚拟全景技术,结合多种格式的音频、图形文件嵌入方法,建成具有互动功能的虚拟现实气象观测站特色展区,在滨海新区气象科普基地布设终端显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完成气象站内百叶箱、闪电定位、能见度、地温表等测量仪器的原理图例动画,实时显示站点获得的气象资料数据,绘制不同曲线,旨在提升科普基地体验、互动、宣传、教育等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科技普及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社会化和社会科技化进程的加速 ,社会整体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提高大众科学文化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快捷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主旨的科技普及 ,其重要性日益加强。本文以系统思维方式对科普的内涵进行了详尽诠释与说明 ,力图为人们形成科学的科普观念参与实践 ,提高科普质量 ,提供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极端天气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安全和福址,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为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和防御气象灾害知识搭建一个平台,既是对外传播气象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阵地。如何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发气象科普产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已成为各级气象部门和气象学会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  相似文献   

8.
科普工作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必须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科普工作的实践指向性更好地贴近民生、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这决定了科普的中心工作必须围绕现实问题展开.近年来,我国的地方科普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正是贯彻科普为现实服务这一宗旨的必然结果.但是,在重视和落实科普实践指示的同时,对科普实践做适当的理论思考,对于促进科普事业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12,(8)
日前,第十四届北京科普之夏活动在朝阳区太阳宫公园启动。与往届相比,本届科普之夏活动呈现出科普工作社会化、科普宣传形式不断创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传播生态已逐步建成,公众对科普传播方式也提出了便利化、体验化的新需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自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人机互动方式为公众喜闻乐见。以暴雨、泥石流气象灾害为例,介绍了VR虚拟现实技术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总结出虚拟现实技术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推广价值,为今后开发更多感知类、体验类、互动性强的气象科普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该文系统总结了福建省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和进展,分析了科普创作理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福建省科普创作理论的传统和优势,并提出科普创作理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气象部门在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气象科学知识得到很好的普及,公共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很大的提升.该文就个人多年来从事的电视气象科普片制作经验和技巧,粗浅地谈论一些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要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在全社会推动建立跨部门、社会化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该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福建省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共建共享渠道单一、共建共享效果不理想,以及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构建不同类型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从而提高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是依据长期以来的研究实践与大量相关数据资料的参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了气象防雷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其气象防雷技术优势的掌握与自身特点,对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前景的研究进行了十分科学的预测工作.现如今的气象防雷技术已经不单纯的只存在在气象业中,走入建筑物的设计之中且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中,笔者就研究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普的意义深远,但气象知识往往却又抽象、难懂,如何让气象知识传播更具有效性,该文论述了动画片是气象科普的良好载体,并从创作角度阐述了气象科普动画影视制作传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形势下北京市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在分析北京科普事业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北京科普工作应贯彻"五化"同步推进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并从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社会化科普工作机制、创新科普传播形式、拓展科普传播内容等方面提出加强科普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防灾减灾意识的不断增强,气象科普知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当前气象科技在不断发展,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步伐也要随之加大,对气象科普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公众对于突发性气象灾害的认识以及应对能力,有效地减少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和破坏程度。本文通过对气象科普资源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气象科普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气象科普资源开发和建设的方法与途经。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性或地方性科普工作中,各科普主体应在大科普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工作对象特点和实际工作需求,总结概括中观层面的科普策略(文中称"小科普"策略)。该文分析了"小科普"策略的理论内涵、实践意义以及此策略下的工作绩效,并期望据此激发各科普要素的互动反馈,整体促进区域科普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普内容体系是气象科普体系的重要部分,科普方式种类众多,不同的灾害需要不同的科普信息,气象部门和相关网站在网上进行气象科普是一种便捷快速地传播科普内容的途径。本文主要研究网上直播平台气象科普内容体系的构建,本文首先将网上直播平台体系分为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网上直播平台针对应急信息的科普内容。本文提出了基于灾害应急阶段划分的科普内容,并根据每一个阶段提出具体措施,最后根据中国天气网等直播平台,以"莫兰蒂"台风为例,研究我国气象科普内容体系,列举出此次灾害中国天气网的科普内容及表达形式,并提出做好气象科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科普工作近年来飞速发展,科普事业政策环境逐渐完善,科普工作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各类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科普事业中来,各级科普基地不断增加,全省科普活动进一步走向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