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制造特性的微小型构件表面形貌数值模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依据微小型构件的结构特点,提取了反映制造特性的表面形貌特征,基于Patir模型,建立了含有波纹度和粗糙度特征参数的表面形貌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验证表明:利用该数值模型生成的模拟表面与期望表面在统计特性上(粗糙度、自相关函数等)吻合较好,波纹度参数的补充使模拟表面更接近实际表面,为进一步研究制造特性参数与接触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了数值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洪水随机模拟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俄罗斯水文学者Khristoforov等建立的一种能反映洪水涨快落慢特性的随机模拟模型应用于钱塘江流域衢江衢县站汛期洪水流量过程模拟,并提出了模型参数的提取方法,同时对参数的分布线型进行了统计检验,对模拟结果分别进行了长、短序列不同时段洪峰洪量统计特性的实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通过实用性检验;模拟出的汛期洪水流量过程线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洪水变化特性;与传统且常用的相关解集模型及季节性AR(1)模型相比,该模型所用参数大为减少,而且模拟效果也优于以上2种模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Simi-Motion软件提取高速公路出口路段无人机航拍视频的左换道(LLC)和右换道(RLC)车辆轨迹数据,基于双曲正切函数建立了新的车辆换道轨迹模型,将新模型与传统的样条曲线函数、五次多项式、正弦函数轨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拟合优度检验、CarSim仿真分析证明了新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换道轨迹模型,新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且模型中各参数均具有实际物理意义,模型中参数τ值表征驾驶员出口路段换道行为的紧急程度,该参数的存在使得新模型具有普适性和应用价值.利用这一特性,该模型可以生成特定驾驶环境的车辆换道轨迹,有助于与换道有关的道路几何指标研究和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PFC~(2D)数值计算模型微观参数确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应用"试错法"来确定PFC2D数值计算模型微观参数所存在的盲目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理试验响应的参数确定方法.通过模拟具体对象的基本特性计算模型物理几何参数,借助物理试验响应反演计算颗粒间的接触本构参数.以焦家金矿-450中段下盘糜棱岩为例,在单轴抗压物理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微观参数并进行单轴、双轴模拟试验,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微观参数确定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PFC2D微观参数确定方法能够在保证精确模拟的基础上,大大降低前期建模工作量,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研究R~ML~N模型的统计特性,该模型可同时描述信道衰落中的散射程度和阴影程度.通过改变不同的模型参数,模型可描述不同环境下的信道特性.首先,给出了该模型的适用场景、构成框图和理论推导;然后,研究了不同参数下的模型特性,包括理论结果和仿真结果的统计特性——概率密度函数和累计概率密度函数;最后,在特定传播环境下进行模型仿真,通过与测试数据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文献[1]曾对Hubbard模型中的塞曼效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了Hubbard模型中存在变磁性的特性.然而该研究存在如下一些不足之处:(1)在磁场为零的极限情形所给出的结果与已有的结果[2]不符.(2)统计误差过大,从而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着交错磁化和均匀磁化都不为零的混合相.(3)在计算方法上,该研究采用了投影Monte Carlo方法,然而其初始试探基态波函数有多达几十个变分参数而没有说明如何减少这些太多参数的方式.显然太多的变分参数对于投影Monte Carlo方法是不现实的.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从新对二维Hubbard模型中的塞曼效应进行了研究.我们仍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DAHC(漏雪崩热载流子)应力下MOSFEF的1/f噪声特性.从各种热载流子与缺陷相互作用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DAHC应力MOSFEF的1/f噪声产生机理,合理解释其作为器件最大损伤应力.基于噪声机理明确了DAHC应力下MOSFEF的1/f噪声模型中各系数的物理意义,给出一个较明晰的各种热载流子与缺陷相互作用产生噪声的物理图像.进行了MOSFEF的DAHC应力实验,得到了其电参数和噪声参数.实验结果和本文模型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超宽带信号在林地中的传播特性,依据信道频域测量数据,提出了符合中国超宽带(UWB)技术频率使用规定的林地场景信道模型.信道总体模型采用修正S-V模型.在信道测量信号的后处理中,使用过渡带为高斯滚降特性的类高斯窗来提取符合中国超宽带频谱规范的测量信号,利用CLEAN算法得到高分辨率的离散信道响应,并为信道时域测量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分簇算法,最后统计提取出了信道模型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林地超宽带信道模型和实测数据有着相近的时延扩展特性和主要多径个数.  相似文献   

9.
“Which Way”实验,波粒二象性的可能破缺和新的二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的某些实验显示出量子物理的许多新特性.WhichWay(WW)实验暗示波粒二象性可能破缺.由此应该继续检验量子波动性对单个粒子、极小的时空范围、短程强弱相互作用及高能过程等方面的有效性.这些实验为粒子物理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多种可能性.基于对量子力学的统计基础和粒子物理的总体特征进行的讨论,可以得到理论的一种发展方向:对称性-统计性的新的二象性.由于统计性和量子场论一一对应,它又联系于一般的泛量子理论.    相似文献   

10.
运用各部件特性进行涡扇发动机小偏差模型研究时,需用到风扇和压气机的通用特性图.为了解决部件通用特性图上数据不连续、不易准确获取,且不能提供物理参数相关微分信息等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改进的数学插值算法,该算法能保证特性数据插值结果及其一阶导数的连续性.然后推导给出了从换算参数微分变换到物理参数微分的计算式.实例表明,所给出的插值算法及推导的转换公式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移动通信环境中,非视距传播与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附加时廷是影响TDOA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信号到达时间差误差的统计特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TDOA定位的精度.基于移动通信环境中非视距传播信号附加时廷服从指数分布的特性,综合考虑信号检测过程中引入的系统误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信号到达时间的统计模型和到达时问差的误差分布模型,模型反映了蜂窝网络中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误差的统计规律,模拟实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省厦门市某高校8栋公寓楼的房间日平均用电量的分析,提出一种建筑能耗的平衡点温度-多元线性回归(BPT-MLR)模型.使用统计方法识别平衡点温度,并根据该平衡点温度分段对房间日平均用电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分析;对8个参数进行筛选,最终选4个参数作为模型变量,包括1个数值型变量(室外空气平均温度)和3个定类型变量(性别、节假日指数和晴雨天指数).结果表明:对比3种数据驱动模型,BPT-MLR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优,其R2值达到了95.29%,比BP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R2值分别高出0.04%和24.64%.  相似文献   

13.
在薛郁等改进的Nagel Schrekenberg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行车状态变量和反馈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单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利用改进后的新模型,分析了元胞自动机模型中常采用的线统计法,并尝试将交通中的点统计法用于元胞自动机模型中的单个车辆的微观运动的统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点统计法的车流量明显小于线统计法,且离散性较大,但两种方法所反映的车流总体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用于图像分割的局部区域能量最小化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点对马尔可夫随机场(Pairwise MRF)模型中像素成对交互的结构不能充分描述图像丰富的局部统计特征问题,在研究Pairwise MRF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区域能量最小化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先利用图像局部区域信息构造局部区域能量模型,建立了一种局部交互的区域马尔可夫随机场分割模型,然后采用无环置信传播(LBP)算法对MRF全局能量进行优化.优化过程中,对局部区域能量进行收敛并按照MAP准则估计局部区域标号,通过LBP算法把局部区域信息传递到邻域区域中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算法较标准LBP算法具有更好的分割结果,并有效地抑制了图像噪声信号和纹理信号对分割结果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5G车对车(vehicle to vehicle, V2V)无线通信系统,基于几何随机建模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三维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it, MIMO)信道模型。引入多共焦半椭球体模型用于研究不同传播延迟下的V2V信道统计特性,结合时变的路径长度、信号角度和莱斯因子表征V2V信道的非平稳特性。推导了空-时相关函数、多普勒功率谱密度等关键信道统计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城市和高速场景下信道相关特性的差别,并研究了车流密度、运动方向、天线角度、传播延迟等因素对信道统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场景下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明显低于高速场景;不同传播延迟下的V2V信道统计特性有明显差异;信道相关性同天线阵列角度、收发车运动方向和时间变化密切相关。模型仿真结果为车载通信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可以作为未来V2V通信系统设计、优化和评估的有效指导。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较好地吻合,证明模型能正确表征V2V无线信道的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室外视距(line of sight,LoS)和非视距(non-LoS,NLoS)传输场景中车辆与车辆(Vehicle-to-Vehicle,V2V)之间的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几何街道散射场景的统计信道模型,其发射端和接收端都处于移动状态。先假设有无穷多的散射体随机分布在街道两侧,并且在发射端和接收端都采用多天线技术,然后模型定量给出了几何街道散射场景下到发射角(angle of arrival,AOD)和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之间的几何关系。同时研究了信号在几何散射信道模型中的空间互相关函数、时间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频率互相关函数以及多普勒PSD(powe spectral density,PSD)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V2V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的统计特性符合理论和经验,拓展了多输入多输出宽带V2V通信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全球通信业务量大且分布不均衡的客观因素,使得卫星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星座网络的关键链路路由算法。该算法在业务统计模型下,以传播时延和当前链路负载状态为链路代价选出候选路径。在此基础上引入关键链路的概念并建立关键链路代价增量预测模型,最终从候选路径中选择代价增量最小的为最优路由。算法还采用拥塞控制策略发现拥塞,减轻拥塞链路的负载,选择重新设计部分业务的路由。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平均路径阻塞概率、吞吐率、路径时延以及负载均衡方面均有较好的提升;在满足时延要求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分配网络资源,提高网络利用率,是一种较好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土性指标的回归模型通常没有考虑土性指标的非线性趋势分量以及土层其他因素引起的土性指标突变,建立了一个非线性回归模型,并考虑土性随机分量之间的自相关性的问题,使土性指标的统计模型具有普遍性.同时,为了在回归模型中体现土层其他因素对土性指标的影响,构造了一个虚拟变量并将之应用于土性指标的统计模型中,从而建立了第二个非线性回归模型.最后以两组不排水抗剪强度实测数据为例对两类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所能见到的文献中,提出的第二个模型的回归方差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19.
低仰角动态环境下高空平台站通信信道的衰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高空平台站通信系统的覆盖特性、链路损耗特性与降雨衰减特性的基础上,针对低仰角动态环境下的信道特性,根据传播散射理论,通过引入阴影系数A,建立了一个包含“好状态”和“坏状态”的混合状态衰落统计模型,而且在“坏状态”下根据阴影遮蔽的程度又分为两种情形。针对不同状态得到了模型的一阶和高阶统计特性,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发现两者吻合良好。证明该模型可用于高空平台站通信电波传播特性的分析、调制及编码方案的优化和通信系统性能仿真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浅水非线性不规则波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洪广文等提出的缓变水深、水位与流场水域中完全频散性的非线性传播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线性不规则波的计算模型。计算不规则波的主要谱参数,分析比较不同模式下不规则波传播变形的规律和差异等,得出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非线性不规则波的传播,适用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