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基于DWT-CWT的CPFSK信号盲符号速率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综合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来估计CPFSK信号符号速率的新算法.对离散小波变换后的细节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地减小噪声的影响,从而实现低信噪比下的符号速率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相比,新算法在低信噪比时具有较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星座相位特征(CPS)相位误差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对高阶QAM信号,利用循环相关函数的局部对称性,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对称性检测的相位误差估计算法。此外,利用平稳信号相关函数小波变换后的性质,提出了两种基于循环相关函数小波变换的相位误差估计算法。最后详细分析了小波变换对高斯白噪声的影响。与CPS算法相比,基于对称性检测的算法在低信噪比下有一定的优势。基于Morlet小波变换的相位误差估计算法在低信噪比下性能最好,而基于Harr小波变换的相位误差估计算法在高信噪比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引入标准正交尺度函数及它们的Laplace变换,证明了变换后的尺度函数在Hardy空间H2中仍是标准正交的。此外,刻划了Sobolev空间W2,s(R)中函数的小波级数逼近误差的渐近衰减率,提出了无穷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及β-输入-输出稳定性。最后利用变换后的标准正交小波级数逼近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4.
在索赔密度函数污染分布的假定下采用非参数的近邻密度估计方法,给出密度函数f(x)、f1(x)及污染系数α的估计,分析了估计的一致弱相合性与一定条件下的逐点误差分布精度,并对污染系数α和f1(x)进行随机模拟,结果显示拟合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5.
引入动量项的正交小波变换盲均衡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常数模算法(CMA)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推导了均衡器的正交小波表示式及正交变换矩阵的表示式,在分析正交小波变换常数模盲均衡算法(WTCMA)的基础上,将动量算法引入WTCMA中,得到了一种引入动量项的正交小波变换常数模盲均衡新算法(MWTCMA).该算法将基于小波变换的常数模盲均衡算法和动量项相结合,通过归一化的正交小波变换和引入动量项来提高收敛速度.同时给出了算法的收敛条件,并对算法计算量进行了分析.水声信道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常数模盲均衡算法(WTCMA)及常规常数模算法(CMA)相比,新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从而能更有效地实现信号与噪声的分离以及信号的实时恢复.  相似文献   

6.
将小波变换、自适应算法和新拟牛顿算法相结合,得出一种区间离散正交小波变换域新拟牛顿LMS消噪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有效克服了传统步长因子选取和输入信号自相关函数估计误差对算法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影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新拟牛顿条件下,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强的消噪能力,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自适应消噪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噪声调频干扰下的一种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Morlet小波变换的性质,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在时间、频率局部化信号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噪声调频干扰下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运用该方法对雷达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和相关处理,可极大限度地抑制噪声调频干扰和白噪声,由相关函数的峰值对雷达目标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噪声调频干扰下,有效地进行雷达目标检测.  相似文献   

8.
小波变换在激光陀螺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建锋  江涌  丁传红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3):716-719,750
针对动态条件下激光陀螺(RLG)随机噪声其非平稳和非正态分布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RLG降噪方法,研究了小波去噪和Lipschitza指数奇异值检测的原理,给出了离散Db4小波滤波器的硬件实现方法,采用双正交静态小波基对RLG信号进行不同尺度的分解,通过不同小波基及低通滤波效果的比较,发现Db4小波具有较好的去噪性,其分解和重建滤波器系数也十分简单,验证了小波变换在陀螺仪信号去噪中的可行性,在用Db4滤波后的数据进行导航解算时,发现导航误差有很大的减小,研究成果对导航系统精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信号到达时间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信号频率、初相、幅度未知条件下,矩形包络复正弦信号的到达时间估计算法。先利用相关检测算法,对信号的起止时间进行粗估计。在检测到信号的条件下,估计出信号频率并将其变换至基带,在一定尺度下对基带信号作Haar小波变换,检测出小波变换模值的峰点位置作为到达时间精估计。给出了小波尺度选取的原则,并推导了到达时间估计的克拉美罗限(CRLB)。计算机仿真表明,信噪比达6 dB时,到达时间估计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8倍的采样间隔,实现了对信号到达时间的精估计。  相似文献   

10.
运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预测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普通核函数难以准确捕捉股指波动率的聚集特征.然而小波函数却具备以任意时间粒度在任意位置刻画任一时间序列的能力.因此,本文基于小波分析与核函数理论,构造了一个满足mercer条件的多尺度小波核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真实股指数据分析,小波支持向量机在波动率预测中的有效性获得了证实.  相似文献   

11.
用于神经网络直接逆控制的连续空间遗传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神经网络直接逆控制中训练样本的获取问题 ,提出了一种神经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连续空间遗传算法的编码和遗传算子进行适当改进 ,采用保留精英的线性排序选择 ,避免成熟前收敛 ,并给出算术交叉算子和乘法变异算子 ,使算法同时具有好的搜索精度和搜索效率 ;然后采用这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控制进行优化 ,获得了基于一定性能指标的期望的状态轨迹及相应的最优控制序列 ,并以此训练神经网络控制器。最后给出了以同步机为控制对象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种并行设计过程中耦合活动识别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组成并行设计过程的活动之间的关系 ,将活动间的结构特征转化为代数矩阵的形式加以表示 ,提出用图论的方法来解决耦合活动识别的问题 ,即通过求图的强连通分支的方法来识别耦合活动 ,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及实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误码率的基本概念 ,并着重论述了有码间串扰误码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在多路复用光纤传输系统中 ,利用低速的图形发生器和误码测试仪测试高速串行有码间串扰误码率的方案 ,给出实测结果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移动机器人在线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主要讨论了不确定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运动路径的在线规划算法。在此方法中 ,预定目标被定为吸引子 ,而障碍物被定为排斥子。这样 ,路径规划就转换为应用牛顿定理进行迭代计算。该算法简便 ,实时性强 ,能自动地适应工作环境中障碍物的位置变化和随机出现 ,使机器人准确避开障碍 ,安全到达目的地。实验结果表明 ,此算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分布交互仿真的时空一致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时空一致性是分布交互仿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严重的时空不一致会对仿真的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仿真失败。作者建立了时空一致性的基本概念框架,提出了其度量指标,然后提出了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一个设计准则,利用分布交互仿真的时空一致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神经元的集聚原理与智能子波神经网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神经元机能空间分布结构和状态转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神经元的集聚原理,并通过构造一种基于广义子波基函数的神经元积聚模型,讨论了由此实现的智能子波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广义结构可调和广义信息记忆等智能化特性。最后,通过两个仿真实验验证了新网络模型在有关实际问题解决上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HLA对象模型与面向对象模型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象模型是实现HLA邦联成员间互操作性的基本方法和手段。HLA对象模型支持邦联的规划,邦联执行过程中数据交换需求的定义,以及完成RTI的初始化。HLA对象模型模板为描述HLA对象模型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在HLA中许多对象建模的基本概念与传统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有相同之处,但相同的术语在意义上却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篇文章的目标是强调和明确二者在语义和概念上的不同之处,便于更好地理解HLA对象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重建二维轴对称电导率剖面分布的快速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变形玻昂迭代法 ( DBIM)来重建二维轴对称电导率剖面分布 ,着重讨论了提高反演计算效率的方法。首先是利用数值模式匹配 ( NMM)解的 z向解析性 ,导出了 z向积分的解析结果 ,而径向数值本征模用线性插值 ,从而避免了二重数值积分 ;其次用双共轭梯度法 ( BCG)求解矩阵方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采用上述方法后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和改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超宽带雷达频带分割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超宽带雷达频带分割滤波器对于系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频域方差准则的数字滤波器设计新方法,与经典的Daubechies滤波器相比,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滤波器具有较小的频域方差和过渡带,更适合于频带分割滤波器的设计,设计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目前前馈神经网络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给出了前馈神经网络的一种数学框架。在这种框架下 ,提出了网络神经元激活函数的选取原则 ,给出了前馈神经网络认知能力的概念 ,证明了静态前馈神经网络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指出了网络的认知能力与激活函数、隐层神经元个数的选取都有关 ,并提出了隐层神经元个数的选取原则。最后 ,给出了前馈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概念 ,指出前馈网络的泛化能力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