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城市的神奇之处往往不是那些旅游观光客聚集的地方,因为城市早已学会把自己最美妙的部分私藏起来,只供本地人独享,正如维也纳的“赫瑞艮”。  相似文献   

2.
如果想要体验中国式生活,要学会两个词"轧马路"和"大排档"。大学的最后一年我申请到了德国在华企业的实习机会,被派往中国南方城市珠海工作一年。这样的心态与观光客有很大不同,当他们急匆匆在景点之间奔波时,我有大把时间在城市的大街小  相似文献   

3.
天南地北     
富士山外一“绝景”最近,日本国铁由岐阜至富士间的高山线为改变不景气的状况,招徕生意,专门在线路旁修建了两个特大号的露天女用浴池,并聘用许多专职“洗澡”雇员,以保证浴池不至冷场。此招果然见效,冷清多年的高山线的客流量立时激增,一时间竟有些难以招架,客人们为了一饱眼福,有时不得不提前几天预定车票。不仅如此,它也给其他铁路线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为了送观光客人前去乘坐高山线,名古屋站已拨出一列专车,每天负责运送游客。此事后来被《名古屋时报》登出,并被戏称为富士山外一“绝景”。  相似文献   

4.
刘妮丽 《世界博览》2014,(16):44-47
近几年,“世界小姐”“环球小姐”“中华小姐”“中国小姐”等大赛此起彼伏,在中国内地兴起了一股“选美”热潮,而热潮背后更是众商家的巨大利益,人们称之为“选美经济”。在南美小国委内瑞拉,选美已成为其头号“工业”。在中国,“选美经济”也成为内地的朝阳产业,但在相关专家看来,国内选美尚未形成“中国个性”。  相似文献   

5.
日本深陷在“事变”的泥淖中两年多了,有些饱受了日方招待的外国观光客在回来时却欣然对人说:“奇怪得很,东京没有战时色。”也许他们在银座或新宿的西洋料理店里还有香肠、炸猪排可供饱啖,是他们所举的许多例证中之一吧?如果有人告诉他们知道,他们所吃的香喷喷的香肠、黄澄澄的猪排,说不定是死狗肉做的,他们定不相信。不幸的,这倒是很可能的事,因为八月四日的读卖新闻、同月十三日的路透电,明明白白的有这样的报道,以老实著称的路透社这回也破例地夹杂一些俏皮话写道:“日本警察侦查的结果,在过去十二个月内,售卖去五万多磅的狗肉、死猪肉…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工网”、“中国化纤信息网”、“中国纺织网”、“中国包装网”,这些专业网站在各自的行业圈内可谓大名鼎鼎。但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这些网站都是在浙江“长大”的。在前一阶段兴起的网络经济热潮中,浙江省一批专门从事“企业对企业”商务的行业网站趁势而起,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在国内同行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其中“中国化工网”、“中国化纤信息网”不但吸引了国内化工、化纤企业中多达70%的用户加盟,并且已发展成为在亚洲乃至全球都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网站。“中国衬衫网”、“中国医药网”“中国丝绸纺织网”、“中国水泥…  相似文献   

7.
意外的见面礼我们的车子在好莱坞影城所在的圣费南多峡谷中盘旋行进。快要进入环球影片公司制片场时,忽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白色浓烟蔓延西半,车子被迫停下。导游看到大家有点惊疑,忙解释道:“这是好莱坞太空人对观光客人的欢迎礼。”话音刚落,烟雾消散。我们从车窗外望,才发现炮声和浓烟是从路旁的一辆白色炮车上发出的。这辆炮车形状奇特,前后坐着两个身穿银灰色太空盔甲的机器人。炮筒正好对着路口驶来的车辆。这个意外的见面礼,使我们又惊又喜,忍俊不禁。环球影片公司是好莱坞目前最  相似文献   

8.
勉为其难:日本人如何研究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中国问题研究者出于“西方一贯”和“亚洲一员”的双重立场,既不满于美欧学者以“东方主义”观察和研究日本(比如鼓吹“日本异质论”),又在观察、研究中国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西方中心主义。往往带着一种优越感,热衷于抓住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表达中国“全体像”。  相似文献   

9.
世界工厂六大疑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中国是不是“世界工厂”或是否可能成为“世界工厂”等问题在经济界引起了最多的争执,几乎每日都在上演傲慢与偏见的剧目。在国际上,一方面,加入WTO后跨国公司普遍视中国为财富重镇,鱼贯而入者如过江之鲫,勾画出一幅中国将加速成为“世界工厂”的红红火火画面;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的经济版--“中国制造业威胁论”新鲜出炉且被西方媒体爆炒,与“中国崩溃论”一起顽强地用口水阻碍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亚细亚”式的历史道路决定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礼制模式、礼仪文化的形成。在殷周宗法制的背景下,礼制的完善直接促成了中国古代冠服制度的确立。基于《周礼》的早期冠服礼制体现了效法“天地之德”的伦理精神。“礼”文化在春秋后期的内在转向(从“礼仪”到“礼政”)进一步对古代服饰提出了“人伦之德”的德行要求。从而影响了古代服饰成为一种政治统治的工具,一种思想道德的附庸,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有哲学“言意之辨”、文学“言意之辨”、艺术“言意之辨”和佛学“言意之辨” ,它们本属不同领域的研究 ,却在“言意之辨”这一命题下取得了一种同构关系。研究这种同构关系 ,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哲学。  相似文献   

12.
30多年前,勤劳智慧、敢为人先的中山大涌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一针一线、一斧一木书写了享誉全国的“红木家具”和“牛仔服装”两大产业传奇,并先后开创出“中国红木产业之都”、“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中国红木产业集群名镇”、“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等熠熠辉的国家级金字招牌。而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和环境的风云变幻,上述两大产业却在背负沉重的包袱下缓慢爬行。  相似文献   

13.
春意洋洋的5月盛事不断。先是《财富》论坛年会在香港召开,紧接着,北京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在北京拉开帷幕。5月17日,由“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中国服务质量大写真”、“中国社会效益工程”三大活动组委会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科技智囊》杂志社承办的首届“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论坛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掀起了另一场“头脑风暴”在短短一天  相似文献   

14.
佛教经历了中国佛化和佛教中国化的演变过程 ,加入到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而成为内区文化。尤其是“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的佛法教义与中国传统的惩恶心理相结合 ,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因果报应”观念。在明代人情小说中体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用“因果报应”说构架整个小说 ;二是借“因果报应”说惩恶扬善 ,劝诫世人 ;三是图解“因果报应”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成果已经构成了一个具有独立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但标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而且标示着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时代化”,还标明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本质属性,因而是一个恰当的、具有开放性的、并且能够经受住时代主题变换之考验而不失生命力的学科名称。  相似文献   

16.
彩色电视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寻常百姓之家.其购买力持续上升,到88年达到顶峰。以“北京”、“牡丹”、“金星”、“熊猫”等为代表的国营彩色电视生产厂家与“松下”“日立”、“菲利浦”等进口彩电共同占领中国市场。1992年有关中国将要加入世贸促会的消息在民众中广为流传,众多的消费者在等待观望中使彩电市场出现了消费低谷。峰回路转,到1993年,加入世贸组织的信息没有得到实质性落实,消费者积压了一年的彩电购买欲一下子释放出来,这一年在中国的彩电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回潮期。此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股份制企业渐显出旺盛的生命力、93年的消费回潮培养了“创维”与“TCL”,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博览》2009,(8):12-12
一本目前正在畅销的,批判中国现实、阐述中西方关系症结的新书,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广泛共鸣或争议,这本书叫《中国不高兴》。西方友邦的名嘴或报刊杂志都对这一普通文化事件发表了“高论”。美国《时代》周刊认为,《中国不高兴》一书是在中国影响广泛的又一部民族主义畅销作品,并对中国急剧“膨胀”的民族主义力量感到担忧。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如同众多“忧虑过度”的西方媒体一样,更加“真切”地描述了西方世界的普遍忧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游庆学先生在《中国古代度的文化》一文中做了概括,部分地揭示了中国古代的“度”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特质。但游先生的考释还不够完备,在对中国古代的度制重新梳理后可以看出:“度”的行为除统称为“度”外,就其方式来看可细分为:“度”、“絮”、“揣”和“仞”;而作为中国古代尺度单位的还有“肘、弓、围、幅”等等。  相似文献   

19.
量子力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考察“Quantum”一词在日本、中国的翻译传播是理解现代科学思想“东渐”的重要一环。本文以“Quantum”的中文翻译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语词来源、翻译传播方式、跨学科间的流变以及在中文中的接受理解,以此来刻画量子力学东传历程,丰富现代物理学东传的整体图景。首先,基于文献和概念分析法,理清了“Quantum”一词的产生与流变。其次,考察了中国科学家群体对“量子”概念的中译实践,梳理了“量子”概念传入路径和统一过程。最后,从翻译视角呈现了量子理论传入初期中国学者对“量子”概念的接受、演变过程,阐明了中国早期的量子力学学者对量子力学的传播实践。整体上,以期通过对“量子”在西方、日本和中国传播实践的考察,为理解量子力学在东方的传播实践提供一个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20.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日本“对中国崛起”不只是一味关注政治和经济领域,也包括了中国“的科技抬头”,并对中国在科技上后来居上有了更大的戒心。日本科技振兴机构发布一“项向中看”政策,决定开“设中国情报中心”,专门搜集中国的科技资讯,并将资料数码化,以提供给日本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