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依据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3次体质与健康现场调研资料,选取身高、体重、50m跑、立定跳远、男引体向上、女1min仰卧起坐、男1 000m跑、女800m跑作为对照分析指标,对2000~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与汉族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变化趋势及民族差异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蒙、汉族大学生身高持续增长,体重呈快速增长趋势;大学生的各项运动能力指标呈下降趋势,其中蒙古族男女学生的耐力及力量优于汉族学生,而汉族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优于蒙古族女生;蒙古族与汉族男生运动能力指标的民族差异显著,蒙古族与汉族女生形态指标的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内蒙古自治区数据库的高校数据资料,选取握力、5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800m跑(1 000m跑)和坐位体前屈等指标,研究内蒙古蒙汉族大学生BMI指数与身体素质的相关性.将研究对象按照BMI指数分为肥胖、超重、正常、偏瘦4种类型,检验不同类型之间身体素质的差异性.结果显示,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BMI指数与身体素质项目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282~0.254);体重正常和偏瘦型学生的5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800m/1000m跑等项目的成绩明显高于肥胖和超重型;BMI指数越大握力成绩越好;坐位体前屈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体育系男生(普修)百米成绩与身体素质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系男生(普修)百米跑教学中,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学生百米跑成绩与身体素质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在体育系男生(普修)百米跑教学中,运用30m行进跑、30m起跑、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150m跑等练习是提高学生百米跑成绩行之有效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运用测试、统计、比较等方法,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98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状况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学生在校期间身高、体重、胸围变化均不显著;肺活量以及男生的立定跳远、1000m跑和女生的50m跑、800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均有显著变化,入学时较差,到2年级体育课结课时各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3年级尚能基本保持较高水平或略有下降,4年级毕业时身体素质明显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新疆四民族乡村青少年男生身体素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新疆维、汉、哈、柯四个主要民族青少年男生的50米跑、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800米跑),立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指标分别与全国同年龄男生的相应数据进行两两比较T检验,得出四民族乡村男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为运动选材和学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武夷学院本科学生2016—2018年3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作为样本,对男、女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身高和体重)、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测量速度的50 m跑,测量耐力的男生1 000 m跑和女生800 m跑,坐位体前屈,测量爆发力的立定跳远,男生1分钟引体向上和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这3个指标中所包含的7项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多项指标均有下降趋势:肥胖和超重比重上升;肺活量下降;速度、耐力下降;柔韧素质整体下降;立定跳远呈倒U型和肌力呈上升趋势,但测试成绩总体等级评价以及格为主。  相似文献   

7.
赵启全 《科技信息》2011,(33):304-304,32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2010年黄河科技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身高、体重,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肺活量、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的测试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黄河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为以后更好地进行测试工作和有效地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和北方民族大学回汉学生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回汉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基本达到了及格以上的水平,但是汉族男生与回族男生相比较除身高没有差异外,体重、肺活量、肺活量指数、台阶指数、握力体重指数、BMI体质指数、立定跳远均有显著性差异.汉族女生与回族女生相比较除身高、台阶指数、立定跳远、肺活量与回族女生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在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引起了各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为分析出现这种反常现状的原因和寻求改变这种现状的措施,本文借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检测的统计资料,对我校中文和化学系1984、1985、1986、1987级4个年级的383名男生的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4项身体素质的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我校在校学生身体素质也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趋势。对这种现状的成因、笔者认为,除去学生学习负担、饮食营养水平等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市2011年-2014年体育高考各素质考试项目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从测试成绩的基本情况来看,男子项目中5米3向折返跑的平均水平最高,但成绩分布的正态性较差;100米跑项目的平均水平最低,但成绩具有相对稳定的离散程度和良好的正态性分布;前抛实心球项目成绩离散程度较大且正态性较差;女子项目中立定跳远的平均水平最高且成绩分布较好,800米跑和5米3向折返跑项目成绩分布的正态性较差.2从各素质考试项目间相关性来看,立定跳远项目和100米项目具有较大的负相关性,速度和力量素质是其它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运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数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宁夏4所高校回、汉族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回、汉族男生之间、回、汉族女生之间的身高和标准体重、台阶试验、立定跳远测试无明显差异(p>0.05).回、汉族男生之间的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均无明显差异,但回、汉族女生之间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汉族女...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呼和浩特市720例回族学生的指纹类型、指纹指数、指纹脊线总数、atd角,t距比、a—b脊线、掌纹主线、掌部化纹类型、掌褶纹和皱纹掌等15项手皮纹基本参数,进行了不同性别,左右手和不同民族的比较,多数参数值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表明回族有自己的手纹特点,又显示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市2—18岁回族人营养与体质发育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调查了1198例呼和浩特市2—18岁回族人营养健康状况与部分体质发育指数(身高体重指数、Kaup 指数、Rohrer 指数、Broca 指数、Livi 指数)。研究结果显示:(1)回族男性身高突增期为11—15岁,体重突增期为12—16岁。回族女性身高突增期为9—13岁,体重突增期为10—14岁。(2)7—12岁回族女性营养状况不如同龄回族男性。13—18岁回族女性与男性营养状况无显著性差异。(3)2—18岁回族人身高体重指数、Kaup 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大,Rohrer 指数、Broca 指数、Livi 指数曲线低谷均处于青春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甘肃临夏八坊回族聚居区的第一手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结合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对回族婚姻冲突中的性别权力的互动关系展开讨论,认为婚姻冲突是由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以及男女社会角色的前置性特征而引起的。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婚姻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变革,重新建构了新的性别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回族女性社会地位,促进回族社会两性关系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市回族学生的发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呼和浩特市458名回族学生发族特征.结果显示,单族出现率为96.72%,双旋出现率为3.28%;发旋旋向69.00%为顺时针,27.73%为过时针;发旋主要分布在右后象限.发族方面男女之间无明显的差异.回族与其他民族比较,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对25例(♂9,♀16)成年太行山猕猴下颌骨的17项变量,24例(♂8,♀16)颅骨的20项变量和22例(♂11,♀11)髋骨的21项变量进行了测量,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的多变量差别分析方法对有关变量建立性别判别函数式。结果表明,采用逐步判别法,髋骨变量 性别判别分析时所用变量最少,髋骨,下颌骨和颅骨变量,差别率分别 为95.50%,88.00%和79.20%。  相似文献   

17.
利用身高标准体重法研究了内蒙古莫力达瓦旗 1738 例(男 854 例,女 884 例)达斡尔族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1)男女生均以 7~9 岁组营养状况较好. (2)随生长发育,男女生营养状况水平下降,男生 13~15 岁时降至谷底,女生 16~18 岁时降至最低水平.(3)男生平均营养水平优于女生. (4)与全国学生、蒙古族、回族学生相比,达斡尔族学生营养水平优于全国学生、回族学生,而与蒙古族学生营养状况相近  相似文献   

18.
应用人体测量法,对福州地区乡村的382例成年汉族人进行12项围度值(头围、颈围、平静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的测量,分析闽东语族群的乡村汉族围度值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并将其与我国部分省份族群的6项围度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闽东语族群乡村男性的12项围度值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男性除上肢的3项围度值以外,其余9项围度值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女性除头围、大腿围和小腿围以外,其余9项围度值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闽东语族群乡村男性的围度特征接近于我国北亚类型族群,女性接近于我国南亚类型族群.  相似文献   

19.
采用Heath-Carter法对内蒙古兴安盟20-79岁城市汉族共319人(男144人,女175人)进行体型分析.结果发现:(1)兴安盟城市汉族平均体型值为男4.4-5.6-1.7(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女6.1-5.4-1.3(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2)30岁后,男、女体型都呈现出内、中因子值上升而外因子值下降的明显变化,随后随年龄增长男性体型变化不大,女性内因子和中因子值仍保持小幅上升、外因子值仍保持小幅下降的趋势.(3)各年龄组的男女平均体型均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内蒙古兴安盟城市汉族男、女平均体型与北方族群更接近.  相似文献   

20.
采用Heath-Carter法对江西丰城市石江乡汉族成人398例(男203例,女195例)进行了体型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石江乡汉族男性平均体型值是3.67-5.37-1.86,属偏内胚层的中胚层型,女性平均体型值是5.16-5.20-1.19,属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男女体型的年龄变化,男性以30岁为分界点,30岁前后男性体型存在差异。女性以40岁为分界点,40岁前后体型发生变化。成人体型性别间差异,除30~岁组外,其他年龄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与我国其他乡村族群相比,石江乡汉族男、女平均体型与山东乡村汉族接近,与壮族体型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