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离散反演理论,综合测井和地震资料,充分考虑了地震子波的振幅特点和相位特点,给出了精确计算井旁地震子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测井与地震资料及地层的地质特点,提出了3种无井地震道处地震子波的外推方法,即反距离内插法、相位内插法和虚拟井法。其中反距离内插法是直接按照距离内插井旁子波;相位内插法则只内插井旁子波的相位,无井地震道处的振幅谱通过邻近的地震资料求出;虚拟井法是通过地震层序分析方法,由小波时频分析求出无井地震道处的虚拟反射系数后,进而得到无井地震道处的地震子波。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实现步骤,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尽管各种方法计算的子波不同,但子波的变化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离散反演理论,综合测井和地震资料,充分考虑了地震子波的振幅特点和相位特点,给出了精确计算井旁地震子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测井与地震资料及地层的地质特点,提出了3种无井地震道处地震子波的外推方法,即反距离内插法、相位内插法和虚拟井法.其中反距离内插法是直接按照距离内插井旁子波;相位内插法则只内插井旁子波的相位,无井地震道处的振幅谱通过邻近的地震资料求出;虚拟井法是通过地震层序分析方法,由小波时频分析求出无井地震道处的虚拟反射系数后,进而得到无井地震道处的地震子波.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实现步骤,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尽管各种方法计算的子波不同,但子波的变化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3.
用小波变换和多项式拟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小波变换研究了地震勘探信号小波变换的过零点特性。提出了用小波变换的过零点匹配提取地震勘探信号同相轴变化信息,并利用所提取信息和多项式拟合消除随机噪声,同时增强信号高频,使信号信噪比和分辨率都得到显著提高的新方法。该方法对地震道进行小波变换,对变换结果进行过零点匹配求出地震同相轴变化信息,沿同相轴对地震道的小波变换系数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去噪的小波变换系数,对去噪后小波变换系数进行高频增强并进行反变换便得到具有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的地震道。理论分析和实际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地震勘探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中存在的数据交换效率低的问题,在分析传统地震数据文件存取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内存映射的方法对地震数据处理.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基于内存映射的地震道集数据的存取效率高于传统方法近3倍,其中以全局方式映射地震道集数据耗时最短、效率最高.基于内存映射的地震道集数据存取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方法没有考虑多次波和转换波以及处理过程对层位标定的影响.为减小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在波场特征上的差异,提高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的精度,提出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方法:首先,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测井曲线编辑和地震子波提取;第二,利用反射率法模拟井旁共反射点道集;第三,对模拟的共反射点道集进行正常时差校正和叠加;最后,以叠加道作为合成地震记录对地震反射进行层位标定.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改善了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之间在地震反射上的一致性,提高了层位标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小波变换在地震道奇异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本文考虑到地震道信号的分形特征,选取了具有紧支集的样条小波对信号作小波变换,相应地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的极大模值来检测地震道奇异性的方法。并用了应用实例来说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李镜芬 《广东科技》2008,(12):54-56
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是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的核心。首先对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分类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确定性分析和概率多斯的角度出发,对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包括拟静力法、滑块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和试验法,并作了简要评述;最后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本探讨了描述地震剖面层状连续构造的一种特征抽取方法。其特点是利用横向构造连续性的限制条件同时对多道等价强反射系数进行估计。为了消除噪声的影响,在进行计算时,选择某些集团重心位置作为迭代过程中的等价强反射层位置。在人工合成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讨论了用多道等价强反射系数作为特征来描述地震剖面层状构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波变换地震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变换方法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进而更有效地进行波阻抗反演的新思路。根据小波变换的特点,对测井资料进行小波分解,对分解结果的各个频段进行组合,寻找与井旁道接近的组合方案,从而得到大地滤波因子,将此滤波因子作用于其他各道,得到对应于该道的反射系数,进而求得波阻抗的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具有相似震源位置及破裂机理的微地震事件通常在地震记录上表现出相似波形特征的原理, 提出一种基于波形互相关的微地震事件自动识别及初至拾取方法。首先, 通过计算道间互相关函数, 对微地震记录进行时差校正; 然后, 通过计算道间相似系数的方法识别连续地震记录中的微地震事件。在完成事件识别的同时, 对时差校正后的多道记录进行叠加, 并采用STA/LTA方法对叠加道进行初至拾取, 结合各道间的时差信息即可获得各道微地震事件的初至到时。为了检验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分别对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可以在有效地识别微地震事件的同时, 得到较为准确的初至拾取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形理论的地震数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地下结构的分形特征,采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的短时分维数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方法使用一短的时间窗沿地震道或其瞬时属性道滑动,计算每一窗的分维数,得到地震资料或其瞬时属性的维数道,并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计算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诊断地下结构的断层位置,是分析地下结构缺陷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滤波方法没有考虑背景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背景噪声统计规律的小波域随机噪声衰减方法.在假设背景噪声是统计平稳的前提下,首先估计背景噪声与直达波到达之后的实际地震记录的相关系数,在这个系数比较小的情况下,利用每一道直达波到达前的背景噪声估计该道噪声的统计参数,然后给出噪声阈值估计,进而在小波域衰减垂直地震剖面(VSP)资料的随机噪声,获得高保真的VSP资料.对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资料的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法比常规滤波方法的信噪比提高了约2dB,且更能体现地震信号的时变特点,处理后的剖面同相轴更清晰.  相似文献   

13.
依据现代信号分析理论,对叠前地震道集剩余动校正黾的消除技术进行研究,在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试验基础上,探讨基于时频分析技术的叠前道集校平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对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分解,并在信号重构时完成高精度的剩余动校正量的消除,处理前后信号振幅不变,道集同相性增强,叠加后信号有效频带变宽;利用近偏移距地震道的叠加道作为模型道,在有效消除剩余时差和校平同相轴的同时,避免了叠前道集动校拉伸畸变对模型道的影响,保证了技术实现的精度;该方法在消除叠前道集中剩余动校正量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项中  许婧 《科技资讯》2012,(8):99-99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地震道缺失和空间采样不足是常见的,其表现为死道或由于含有强烈的噪声而在预处理过程中被剔除的道记录。道内插是地震资料常规处理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其目的是在偏移之前加密空间方向(特别是三维横线方向)的采样,防止因采样过疏、在偏移过程中产生空间假频,从而提高小构造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地震道积分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的无约束反演技术,具体就是通过对地震道积分得到地层的相对速度剖面而进行地层分析的技术。通过地震道积分识别煤层缺失变薄带研究表明,小规模的煤层缺失变薄带在三维地震时间剖面上基本无显示,在地震道积分时间剖面上能够有效地识别出相对波阻抗的异常,进而解释煤层缺失变薄带,解释成果与巷道揭露一致,结果表明地震道积分是地震解释中一项的有效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井间地震资料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深度域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地质解释时,用于层位标定的合成记录必须是深度域的。对深度域的地震资料合成记录制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过程应包括:(1)利用声波、密度等测井曲线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多层介质反射系数的波动方程推导公式,求取频率域的反射系数;(2)对时间域的井旁道记录利用同态反褶积方法提取地震子波,得到频率域的子波谱;(3)利用频率域褶积模型计算合成记录,作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再根据时-深关系求出每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深度点,按照所要求的深度采样间隔进行重采样,得到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应用实例表明,利用该方法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于井间资料的层位标定。  相似文献   

17.
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自动追踪地震剖面同相轴.追踪过程用迭代法来实现,第一次迭代时追踪到强同相轴,在其后的迭代中追踪到弱同相轴.每次迭代中的追踪范围限制在前一次迭代已得到同相轴所勾划出的区域内,采用相关相邻地震道的方法追踪同相轴,一种称为双态相容性检测法BCC的算法可以同时相关三个道.追踪完同相轴后自动编辑同相轴,提供描述同相轴的有关参数.迭代法和BCC算法的结合在模拟人工解释以及将“地质趋势”加入最终结果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子波是混合相位,对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混合相位反褶积流程。在地震道中抽取一个标准道,利用谱模拟的方法求出地震子波的自相关;利用计算子波的自相关,设计了一个最小相位的滤波器,增加一个延迟量于自相关函数主对角线上,将最小相位滤波器分解为一个长度很短的滤波器和一个长度较长滤波器的褶积,得到一系列混和相位的子波和混和相位滤波器;将这些混和相位滤波器与原始地震道进行褶积,选出最佳的混和相位滤波器。通过理论模型与实际地震资料对比,证明混和相位反褶积优于最小相位反褶积。  相似文献   

19.
边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是当前工程地质和工程地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现有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分类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评价原理及手段的角度出发,将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归纳为统计分析、物理试验和计算分析三类,并做简要讨论;最后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综合利用测井和地震数据刻划储层参数横向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井与地震相结合进行地层横向参数分布刻划是测井解释由线向面过渡的趋势,亦是提高地震解释分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将地震和测井资料加以匹配,根据测井资料求出的地震子波与井旁地震道反褶积,得到时间域的声波时差,通过分形插值来提高地震道的纵向分辨率。子波的求取采用与传统方式不同的逐点相关法,即将测井得出的反射系数与井旁道上相应长的一段反褶积,当得到的波形与雷克子波相关性最佳时,可同时得到地震子波及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