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电解腐蚀工艺制得了形态良好的钽场发射阴极针尖,其高度小于0.1mm,曲率半径在0.1~0.5μm间.再利用在钽针尖上的固-气相反应法,制得钽芯氮化钽、炭化钽和炭化氮化钽三种场发射阴极,给出了它们的场发射图象和有关场发射特性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含钽化合物是一类性能良好的场发射阴极材料.  相似文献   

2.
非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阴极表面的处理方法往往对于钽电容器的电性能参数有着决定作用。非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采用银壳作为负极时,通过氯铂酸或者硫酸对阴极进行处理,阴极面的电容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使得非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的可靠性得到提升。本论文重点对钽电容器阴极表面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采自吉林省十个采集地共计82号标本的舟形藻科植物,共鉴定舟形藻科硅藻57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15个属,包括55个种,1变种和1变形.其中Haslea spicula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热障涂层材料作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温部件的热防护涂层,可改善高温部件的服役条件,延长服役寿命,节约燃料.目前使用最多的热障涂层材料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在高温下(>1 200 ℃)发生相变体积变化易导致涂层失效,同时热导率(2.5 W·m-1·K-1,900 ℃)仍然偏高,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稀土钽酸盐陶瓷材料(RETaO4,RE3TaO7,RE为稀土元素)因其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通过掺杂、置换、合金化效应等手段在晶体中引入缺陷可进一步降低稀土钽酸盐的热导率(1.04~1.30 W·m-1·K-1,900 ℃),其与YSZ系列相比热导率下降超过50%,而其热膨胀系数为10.2×10-6~11.8×10-6 K-1(1 200 ℃) 明显高于YSZ,与此同时稀土钽酸盐陶瓷的高温相稳定性及力学性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该文对过去稀土钽酸盐陶瓷材料的热物理性能优化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锐钛矿纳米晶粒TiO2薄膜的制备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属钛为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纳米晶粒TiO2薄膜.利用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制备的纳米晶粒TiO2薄膜的结构及表面形貌.实验结果显示,用射频磁控溅射得到的纳米晶粒TiO2薄膜与衬底结合紧密,薄膜表面致密、平整,经550℃晶化的纳米晶粒TiO2薄膜为均一的锐钛矿相,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率.  相似文献   

6.
氧化锌薄膜是一种宽禁带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在光电子器件、压电器件、太阳能电池、气敏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选取微正则系综,利用Buckingham势函数,模拟了纤锌矿型氧化锌薄膜在z方向的热导率.模拟结果表明:薄膜厚度在15.593~31.2096 nm的氧化锌薄膜在温度为300 K时,其薄膜热导率的范围为0.870575~1.52165 W/(m·K),明显小于对应的大体积氧化锌的实验值,并且氧化锌薄膜的热导率随着薄膜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7.
利用旋涂法制备了一种偶氮类化合物掺杂有机聚合物薄膜,并对其吸收谱、厚度、折射率、进行了测量,采用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的方法对全光极化后薄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和生色团含量的增加其二阶非线性增强.这与聚合物薄膜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分散红1有关.对极化饱和后的驰豫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厚度薄膜的驰豫速度不同.这是由于薄膜中偶氮分子含量越多,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导致驰豫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8.
金属薄膜在基底上的快速熔解成核,广泛应用于镀膜工艺、涂料、表面吸附以及自清洁材料方面.该文通过分子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模拟了不同形状的Pt金属薄膜在石墨烯基底上的分子动力学演化过程.探讨了形貌、厚度、温度等因素对金属Pt薄膜成核过程与液滴脱离基底时速度的影响.这对纳秒激光照射基底薄膜表面热解实验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La0 7Ca0 .3MnO3巨磁阻薄膜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磁学材料 ,薄膜样品在外磁场下观察到较大的负巨磁阻效应 .运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巨磁阻薄膜的生长机制 ,确定了薄膜良好的外延生长关系 ,并对薄膜界面的结构与缺陷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0.
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积铜氧化物薄膜,研究氧气流量对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薄膜的结构,分光光度计测量薄膜的透射和反射光谱,采用拟合正入射透射光谱数据的方法计算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及厚度.结果表明,薄膜沉积过程中,随着氧气流量的增加,铜氧化生成物从Cu2O逐步过渡到Cu4O3,最后为CuO;当氧氩流量比为6:25时,生成单相多晶结构的Cu2O薄膜,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随波长增加而减小,带隙为2.49 eV;不同氧气流量条件下制备的Cu2O,CuO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随氧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依据GB/T212-2001提出一种可以提高煤(焦)质检测速度的煤质分析仪加热炉设计,对该加热炉进行了温度场分析,并通过ANSYS软件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的结果认为这种加热炉的设计满足快速检测的要求,为煤(焦)质快速分析仪的研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直角平面反射-真空管集热系统光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利用太阳能为家庭提供开水的思路出发,研制出一种配有阳光环绕式直角平面反射器的玻璃真空管太阳热水/开水器.研究介绍了直角平面反射-玻璃真空管集热系统的光学设计,用于太阳热水/开水器产品样机中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直角平面反射,真空管的圆周表面上可均匀地受到阳光照射与反射,其采集太阳辐照能量相当于无反射板玻璃真空管系统的2~4倍.  相似文献   

13.
使用低温电热膜对平板型太阳热水器板芯加热,对其加热部位、加热面积、加热时间、加热功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低温电热膜,可以使平板型太阳热水器在冬季避免结冰膨胀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频率为2450MH_z的谐振腔型加热器。在尺寸与结构上实现了小型化,便于携带。腔内能量分布由于采用了平面螺旋天线及介质加载,使其均匀性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5.
氢氧化钠介质中三聚磷酸钠对铝的缓蚀作用及吸附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氢氧化钠溶液中三聚磷酸钠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对铝的缓蚀作用,发现三聚磷酸钠在铝表面上的吸附是产生缓蚀作用的重要原因,且吸附规律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用Sekine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获得了吸附过程相关的重要热力学参数.吸附过程是吸热过程,且熵值增大.随温度升高,吉布斯自由能减少,缓蚀率增大.  相似文献   

16.
根据传热与燃烧学的基本理论,对多孔陶瓷板无焰燃烧传热机理作了深入的分析。取单孔建立数学模型,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对进一步枚研究多孔陶瓷板远红外加热器的热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喷雾热分解技术制备中空球形CaTiO3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喷雾热分解法制备的CaTiO3粉末,产品纯度高,表面积大,呈中空球形,具有一定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用Galerkin方法研究了一类高阶半线性方程组的边界问题整体广义解和整体古典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89C51的智能型太阳热水器控制系统,该系统功能及实用性较强,自动化程度高,并具有初级智能化程度,在水位采集,ADC等设计上采取一些新颖方法,成本低廉,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与Lebesgue可测函数列收敛性有关的重要定理,都使用纯集合描述的统一方式重新进行了论证,此作法不仅在形式有某种新意,更重要的是此作法揭示了函数的各种收敛性的集合特征及各种收敛的本质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