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由于检测校准市场的激烈竞争,计量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控制检测/校准结果的质量,提高计量机构的市场竞争力。管理评审是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工作。该文分析了PDCA循环法,阐述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该实验室的管理评审,按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有序的进行评审计划、评审输入准备、评审实施、评审输出报告和纠正措施和后续改进环节,实现提高管理评审的有效性,完善该实验室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起草并发布的专门针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国际化标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检测和校准活动的依据。测量溯源性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要求。ISO/IEC17025规定,对于用于检测的所有设备,包括对检测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测量设备,实验室都应通过制定设备校准计划和程序确保其进行的检测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  相似文献   

3.
袁秀婷 《科技资讯》2009,(23):104-104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站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将质量管理放在首位,即建立以质量为棱心的管理体系,同时要形成新的质量观念,对检测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实施质量改进的环境监测站自我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4.
于2001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以下简称新评审准则)等同采用ISO/IEC导则25,新评审准则以目前国际通行做法为基础,同时保留了法律法规对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两项评审的特殊要求,对检测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与旧的准则相比有较大差异。本文介绍本站在计量认证转版过程中的工作实践及心得。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环境监测实验室的重要工作,实施新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和实验室认可准则是将质量管理放在首位。这就要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同时要形成新的质量观念,对检测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预防为主,对检测报告质量有影响的多种因素都要形成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进行控制。通过内部审核,发现质量体系实施中的问题;通过管理评审,由站长确认问题,做出决策;再通过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实施质量改进的环境监测站自我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6.
AQ8006-2010是修改采用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而GB-T27025-2008是等同采用ISO/IEC17025:2005,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要求程度也不同,应区别使用。  相似文献   

7.
雷斌 《科技资讯》2009,(16):220-220
本文从实验室认可的角度,来谈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全过程管理,探讨了如何按照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有关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要求,分析讨论了如何实施质量监督。正确认识质量监督的工作职责,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切实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落实,才能解决好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君 《科技资讯》2013,(33):238-238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不断提高实验室监测数据的科学准确性也成为实验室的核心工作。依据国际公认的ISO/IEC17025:2005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建立完善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便成为题中之义。本文通过对ISO/IEC17025:2005准则的内涵探讨,并从加强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工作、完善内部审核等方面阐述了ISO/IEC17025:2005准则在完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为基础,进行认真的探讨,针对《评审准则》内容要求,建立实验室质量体系,按质量体系进行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并具有广泛普及意义的“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基金项目)“公开、公平、公正”(以下简称“三公”)评审原则反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文化的精髓。“三公”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规定的基金项目资助工作的根本原则,伴随着从组织规划、申请评审、资助实施的整个项目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2.
摘要: 实验动物检测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 对实验室的认可领域之一。在该领域,实验动物作为检测对象和实验对象,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防疫、生物安全、动物检疫、农业、化工、环境保护等学科。为了进一步规范该领域实验室认可活动的一致性、有效性,CNAS 特制定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实验动物检测领域应用说明( CNAS-CL58) 。本文对该应用说明的相关要求进行了重点解读,包括组织、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记录的控制、管理评审的管理要素和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方法、检测和校准物品( 样品) 的处置、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保证的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3.
CNAS-01提出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准则,从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两大方面分别对测评管理和测评过程的要素提出规范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实验室的测评能力,根据CNAS-CL01的准则,结合实验室测评业务的实际,提出了以测评项目为主导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P-LIMS"。  相似文献   

14.
以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为基础,对实验室计量认证(复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确定建立符合计量认证(复审)验收评审准则的质量体系,按程序文件进行环境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以期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并具有广泛普及意义的“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郭志隆 《广东科技》2009,(16):80-82
本文分析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对镱建议.从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实际出发,进一步理解<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雌则>)的管理要求和作用,以<准则>规范实验室行为,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促进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6.
样品管理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技术要求中的重要内容,检验检测机构样品管理的规范化是保证检测样品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条件。将样品管理纳入质量控制文件中,对样品管理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进而有效保护检测结果的公平与公正,确保提供科学有效的实验数据。结合样品管理实践,对样品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与探讨,对样品管理的发展模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王丹 《科技资讯》2012,(17):197-197
保证检测/校准结果的准确可靠是进行检测/校准工作所必须注意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CNAS认可准则出发,就如何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入手提高检测与校准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为科学有效的提高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在《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指导下,运行管理体系,科学规范地开展检测记录与原始记录工作的具体要求与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汕头科技》2009,(4):13-15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的要求,校准结果应包含测量不确定度。本文尝试采用弦高法对半径样板半径值较准,并对校准结果做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