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高温蘑菇——新登96号 在自然环境中蘑菇子实体的生长适宜温度是14℃~16℃,19℃时就要开伞破裂,22℃时则会死亡,故历来蘑菇栽培只能在春、秋两季。为破此局限,丰富夏季副食供应,浙江省富阳市“唐人园”食用菌菌种场从去年4月开始,将野生能耐高温的蘑菇孢子进行了组织分离、原种培育、栽培种复壮和栽培试验,掌握了它的温度、湿度等环节综合控制的诀窍,创造了一套可在室外条件下调节昼夜温差、适时加水等管理措施与操作方法,于今年7月25日长出了头潮高温蘑菇。一周后,二潮蘑菇又破土显蕾。两潮蘑菇累计产量超过了10kg/m~2。  相似文献   

2.
在本省首次引进"新登96"高温蘑菇菌株,并在推广到8000平方尺的情况下达到平均每平方尺0.795kg的好成绩,栽培高温蘑菇投资少,经济效益高.该研究在保证试管不结菇、菌丝不老化及分次复土、重水管理等方面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国内至今未见报导,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3.
<正>近些年来,害螨已是国内外食用菌种植者以及菌种生产者的大敌,人工种植的各种食用菌上都有害螨发生,且为害严重,稍不注意,就可成灾,不仅影响了菇农的种植积极性,同时还影响到人体健康。为了使菇农能正确识别害螨种类和被害状,作到安全、及时和有效的防治,作者于1992~1993年对石河子、乌鲁木齐等部分地区的蘑菇种植单位,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研究,具体总结如下: 一、蘑菇害螨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于1993年培育出的能适应夏季栽培的高温型四孢蘑菇“夏菇93”(原名“浙AgH-1”),去年在深圳进行引种生产性栽培试验成功,并通过了由深圳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此规模示范所作的现场验收鉴定,单产达8.2kg/m~2。至此,该品种已在浙江、四  相似文献   

5.
实现生态、安全、高产是食用菌生产者一直以来的追求。食用菌挂袋栽培技术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可能。食用菌挂袋栽培技术将长满菌丝的培养料袋挂在空中,360°接触空气,即使菌袋周身有微孔,也是微孔越多透气性就越好,贴料越紧,其蘑菇产量就越高。只要有阳光,有湿度,它就出蘑菇。体现了蘑菇菌光合作用的本能。只要保持培养基的新鲜度,就可以无限提高产量,直到把培养基料出完出尽,物尽其用,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是建立在蘑菇菌遗传与进化基础之上的。霉菌无生存空间。这样消毒从此消失,实现了蘑菇的生态化、安全化、高产化。  相似文献   

6.
巴西蘑菇又名姬松茸,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原产巴西、秘鲁、美国等地,它所含的甘霹聚糖对肿瘤、癌症具有显著的疗效,是一种兼美食、保健、医学于一身的珍稀食用菌,在日本和欧美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食用菌(Edible fungi), 广义地说,泛指所有可食用的真菌,包括各种小型的真菌如酵母菌、毛霉、根霉、脉孢霉和各种大型的真菌如蘑菇、牛肝菌、羊肚菌、木耳.狭义地专指各种大型的真菌.本文所叙述的将限于狭义的大型真菌.据统计,我国现有食用菌720种,几乎包括目前世界上所报道的主要种类.文献记载我国早在公元二○○年就已开始种菇.西方种菇起于十七世纪法国开始的蘑菇种植.从古至今,这些种菇的方法均是以固形培养料培育食用菌子实体,培养料亦常取自于各食用菌的野生生长基料,依靠这种方法,食用菌生产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随着人民生活及科技水平的提高,仅依靠菇农种植子实体已渐满足不了需要,食用菌的生产趋于工业化和规模化,而食用菌的深层培养技术便成为其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耐温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蛋白质组学和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 (Imbach))02菌株在常温与高温胁迫下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发现了6个差异蛋白质点,经NCBI数据库比对分析,表明6个差异蛋白质分别为HSP70家族的HSS1热激蛋白、异柠檬酸裂解酶、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及3个未知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双孢蘑菇受热胁迫下具有保护自身稳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生物吸附法是目前处理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蘑菇生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认为食用菌生物吸附重金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将四孢蘑菇(Agairicus campestris)用食用菌生物激活处理器制得的“双磁水”浇、喷后产量增加了40%以上,菇体硬实、菌盖厚、菌柄短粗且椎迟开伞时间,鲜菇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1.
凤尾菇是平菇的一个近缘种,归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属。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中的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 蘑菇、草菇、本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经济效益高。在野外林阴下,可利用自然温度,于每年3~6月、8~11月份进行栽培。一般每1kg干料可产鲜菇1kg左右,每平方米可得纯收入10~13元,利用林阴下栽培凤尾菇,是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香山疆教授,于8月6日—14日访问了我院。在微生物所做了了日本蘑菇栽培和原生质体融合的报告。并和微生物所交换了食用菌菌种,双方都感到通通过交流有很大收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已知的蘑菇有1700多种,可以食用的就有900多种。蘑菇不但可食用药用,而且还对生态平衡起着非常好的作用,蘑菇的生长情况能很好地展示生态情况,就是有毒的蘑菇也是有利用价值的。蘑菇是杭州隐藏的财富……”采访韩省华是从听他讲蘑菇经开始的。一说起蘑菇,韩省华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和他淳朴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韩省华50年的人生里,他几乎都在和蘑菇打交道。我们可以说韩省华是得到命运女神的眷顾的,他对蘑菇的兴趣让他成为了“蘑菇王”,而这,在今天又成为商人韩省华的第一生产力。韩省华的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一年仅鲜蘑菇…  相似文献   

14.
实用技术     
《石河子科技》2011,(6):62-63
<正>蘑菇接种室该咋消毒在蘑菇的制种和栽培中,应保证菌种优良纯正无杂,并且掌握和运用消毒、灭菌技术,严防杂菌污染,以此降低微生物对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无菌操作环节1.接种室应保持清洁,用煤粉酚皂  相似文献   

15.
《汉中科技》2008,(5):F0004-F0004
汉中植物研究所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寻求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合作,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该所食药用菌研究中心现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人,技术先进,设备齐全,是全市唯一专业从事食药用菌品种选育、保藏、推广、技术培训和服务的科研机构。中心成立20多年来,先后选育和推广了一批黑木耳、香菇优良高产菌种,引进法国双孢蘑菇新品种,在食用菌生产上发挥了增产作用。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汉中科技》2008,(6):F0004-F0004
汉中植物研究所食药用菌研究中心是全市唯一专业从事食药用菌品种选育、保藏、推广、技术培训和服务的科研机构。中心现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人,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手段先进,设备齐全,20多年来,先后选育和推广了一批黑木耳、香菇优良高产菌种,引进法国双孢蘑菇新品种,在食用菌生产上发挥了重要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菌丝体的缓冲包装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不可降解的废弃塑料类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棉籽壳、稻壳、麸皮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基于菌丝体的新型缓冲包装材料——"蘑菇包装"。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将棉籽壳、稻壳、麸皮和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制作培养基,然后接种不同的菌种,使之生长出不同性能的缓冲包装材料。结果表明:金针菇、鸡腿菇、平菇2005生长速度快于其他菌种,棉籽壳含量越高的培养基中菌丝体的生长情况越好。通过静态压缩试验发现,平菇2005相比较其他菌种,应力变化较小,而且有不错的回弹性能。综合来看,平菇2005与以纯棉籽作为材料制作的缓冲包装材料性能最好。对比平菇2005-A与EPS材料的缓冲性能表明,平菇2005缓冲包装材料完全可以替代发泡聚苯乙烯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如蘑菇、草菇、香菇、平菇以及黑木耳等.它们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群,属真核生物,营寄生、腐生及共生生活.地球上此类大型真菌种类繁多,它们滋生在森林中,草原上,温暖湿润的山地草丛中及田园边,并且其中很多种类可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9.
检测了采自于四川省凉山州16种野生蘑菇的汞和砷含量.所有样品中,大白菇(Russula delica)具有最高的汞含量,为0.8607mg/kg干物质,其次为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汞含量0.7625mg/kg干物质.在采集地土壤中4个样点未检出汞的情况下,有3个样点采集的蘑菇中均有汞的检出,说明野生蘑菇对汞元素强烈的积累能力.采于四川会理锌矿区林家山的喇叭陀螺菌(Gomphusfloccosus)具有最强的积累砷的能力,子实体中的砷含量为1.9581—4.0035mg/kg干物质,其次为白杯伞(C litocybe phyllophila)子实体,砷的含量3.6418mg/kg干物质.采于会理县锌矿区的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strobilaceus)和采于西昌市大箐山林场的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中未检出砷含量.表明不同种类蘑菇积累汞和砷的能力不同;不同采集地同种蘑菇对砷和汞的积累能力也不同;蘑菇对汞和砷的积累与土壤中汞和砷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一批野生蘑菇进行分子鉴别,从选用的60 个ISSR 引物中,筛选出11 个引物,对供试的14个菌株基因组DNA 进行扩增,获得的指纹图谱清晰稳定、多态性强.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16个条带中,74.1%是多态性条带,相似系数从0.32到0.72.用NTSYS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野生蘑菇与双孢蘑菇的相似系数较低,最高的仅在0.7的水平上.研究结果表明,该批野生蘑菇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作为蘑菇杂交育种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