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科学家正在绘制黄种人全基因组序列图。目前全世界共发现2000个与疾病有关的人类基因,其中有1500个已在美国用于临床诊断。我国被批准用于临床诊断的基因种类仅几十个。这是由于黄种人突变位点与自种人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诊断标准。因此,开展黄种人基因与疾病关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意义重大。前提是黄种人的基因要有一个标准序列图。  相似文献   

2.
生物芯片蕴藏无限商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作为高新尖端技术的生物芯片遭遇了一次颇不平凡的历史机遇。4月,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期间生物芯片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全人类奋起抗击SARS病毒的斗争中,生物芯片也大展神威:4月初,香港大学医学部率先与美国方面借助生物芯片技术准确检验SARS病毒;5月,中国科学家也研制出全面检测SARS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检测系统,在全球率先研制出第一张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在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和蛋白基因组成为研究热点时,作为其基本技术手段的生物芯片再次得到了人们的观注。  相似文献   

3.
人类基因组工程,这个试图确定我们完整基因的大型项目,所要付出的努力堪与挪亚在方舟上所做的努力相比。对一些经常用于实验研究的“简单”物种———酵母、细菌、蛔虫和果蝇等,科学家已能描述其所有基因的极细微的化学构成。现在,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是其他一些基因组,比如牛、鼠和狗等的基因组的属性。到目前为止,最有意外惊喜的收获来自对家猫基因组的研究。人类基因与猫的基因之间显示出某些出人意料的相似之处,这并非指我们人类也爱追打老鼠,在束手无策、抓耳挠腮之际喉间也咕噜咕噜作响。科学家们发现,在染色体中的基因排列上,…  相似文献   

4.
张田勘 《广东科技》2001,(12):51-52
不断有研究人员指出,已经公布的人和果蝇的基因数遗漏了大量的真正的基因。“人类基因组科学”生物技术公司称,人类基因遗漏了50000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塞莱拉公司的果蝇基因测序与公立人类基因组公布的果蝇基因有一半的差异。塞莱拉公司也透露,他们正在研究人类基因组变体,不久将公布变体图谱以完善人类基因组图谱。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们改变流感病毒使其能够感染果蝇细胞,得以能够利用强大的基因组范围的RNA干涉(RNAi)筛选方法来识别该病原体成功感染所需的大量宿主基因。他们发现了几个宿主蛋白,在人体细胞中,这些蛋白在H5N1和HIN1流感A病毒的复制中有关键作用,但是在其他病毒的复制中没有。同样的策略也应该适用于其他病毒,只要病毒的复制周期至少有一部分能在果蝇细胞中得到支持就行。这是人们在寻找新的抗流感病毒方面取得的一项新进展,为人类对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1 国际生物技术研究进展1.1 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1 1 1 国际社会通力合作 ,确认非典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中、德、加、法、美、日、荷、英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13个实验室经过通力合作 ,终于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SARS病毒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它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 ,以前从未在人体上发现过。1 1 2 六国科学家提前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美国联邦国家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于 2 0 0 3年4月 14日中午隆重宣布 ,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 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相似文献   

7.
正破译油菜多倍体基因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多个国内外相关机构通过合作首次完成了甘蓝型油菜的基因组测序工作。相关成果8月22日发表于Science上。研究发现,甘蓝型冬油菜基因组至少包含10多万个蛋白编码基因,为至今测序的植物种中基因数最多的物种。借助与亲本种甘蓝和白菜基因组的比较,科学家发现,该基因组进化的突出特点是2个亚基因组(A和C)存在广泛的、相互的基因或DNA序列置换。  相似文献   

8.
以大量最新资料全面地概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研究状况 ,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背景、任务、研究进展以及我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类基因组的 3× 10 9碱基对 (bp)进行测序 ,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工作图 ,进而破译人体遗传物质DNA上碱基对的生物学含义 ,弄清人类各种疾病与基因的关系。为从根本上预防人类疾病的发生、有效治疗疾病以及为人类历史的研究提供有力工具。至 2 0 0 0年 6月完成了覆盖人类基因组序列 97%的工作框架图 ,预计 2 0 0 3年完成基因的工作图。我国科学家完成了 3号染色体上 30 0 0万个bp的测序任务。我国基因资源丰富 ,应尽快加以保持和加快研究步伐。本文的目的就是使人们对HGP这一重大科技事件有全面的了解 ,深刻理解新成果的科技知识及意义。感受到“2 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一科学家的预言已临近现实。  相似文献   

9.
《广西科学》2008,15(2):197
当今生物学及医学实验使用小白鼠是司空见惯的事,主要的理由是它和人类具有85%相同的基因组。然而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相同的基因,在人类和小鼠之间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显型。美国科学家追踪120个通过影响生存或生育,从而对生物体达到性成熟和繁殖来说必需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在小鼠身上也存在,并已经被研究过。  相似文献   

10.
正从基因数量的角度说,我们99%是微生物,只有1%才是"人"。仅仅关注人体,关注人类基因组,并不能完全掌握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在人们体内和体表生存和繁衍的微生物,数量达1000亿个,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我们体内和体表的微生物以及含有的全部基因数量是人类基因组中基因数量的100倍。所以,从基因数量的角度说,我们99%是微生物,1%是"人"。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仅仅关注人体,关注人类基因组,并不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技》2002,(4):36-38
2001年的生物技术产业可以说是充满了“大事”和“争论”。先是年初的基因大论战,塞莱拉(Celera)公司的科学家发现,在30亿个碱基对中只有3万个基因,大大少于先前认为的10万个基因;而后不久,另外的一些科学家指出塞莱拉的计算有误,正确的数目应该在3~10万之间,更可能的数目是6万。除了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在2001年又有许多物种的基因组测序完成,如难治性伤寒杆菌,致死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日本河豚鱼等等。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许多科学家和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蛋白组学,正是在这一领域,IT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展开了前…  相似文献   

12.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真正进入了“基因组时代”。基因组学在面世以来的短短几年里,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改变了生命科学研究中的观念、策略、规模与方法,已成为生物科学源头创新的共同基础和生物技术自主创新的共享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组蛋白密码"假设,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研究对象,应用CoSBI(coherent and shifted bicluster identification)算法对黑腹果蝇Oregon-R细胞株培养14-16h的胚胎细胞,在全基因组范围、RNA聚合酶Ⅱ结合区域、绝缘子结合蛋白的结合区域的22种组蛋白修饰的分布情况进行CoSBI聚类分析,发现了果蝇基因组的功能区域所具有的一些"核心组蛋白修饰",说明果蝇基因组的组蛋白修饰具有成簇出现、相互协同的调控模式.另外,将黑腹果蝇处于14-16h胚胎细胞的基因分为表达与不表达两类,分析了两类基因所在区域组蛋白修饰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创新科技》2009,(10):56
2007年10月11日对外宣布,我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完成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该项目是我国科学家继承担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谱10%任务后,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100%中国人基因组图谱.专家表示,这项在基因组科学领域里程碑式的科学成果,对于中国乃至亚洲人的DNA、隐形疾病基因、流行病预测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任务是在2005年之前完成人类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全分析,弄清每个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各种突变与疾病的关系。与之有关的基因组图谱分为遗传学图谱、物理图谱和转录图谱。模式生物包括酵母、线虫、果蝇、家猪和小鼠。  相似文献   

16.
《少儿科技》2014,(6):17-17
<正>生病时,爸妈会让我们多休息、多睡觉,以便身体尽快恢复健康。最近,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种做法的科学性。研究人员用果蝇进行了两个实验,检测睡眠对感染后康复和生存的影响。研究人员先用剥夺睡眠的方法,发现感染后果蝇睡  相似文献   

17.
果蝇的全基因组的序列测定早已完成,但是,对于基因之间是如何相互调控以实现复杂的生物功能,还需要深入的研究.认识并解析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的构成和动力学机制,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中的前沿课题之一.在本文中,我们重点研究了果蝇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图式形成的体极性基因网络调控.这一调控是通过相邻细胞中的基因网络的相互影响而达成的.本文主要考察这种基因网络调控对于初始条件的稳定性,以此说明生物胚胎发育对于初始条件的相对稳定性.我们发现该调控系统对于特定位置的干扰有极好的稳定性,对于整个系统的小干扰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两位科学家完成了光的实验,结果与物理学理论相悖。在巴黎,似乎有无尽能量的矿物令科学家们困惑不已。与此同时,天文学家和地质学家因为太阳能不能永远发光而争论不休。这些正是100年前困扰科学家们的问题。也正是在100年前,这些问题的答案以一系列论文的形式出现在德国学术刊物《物理学年报》上。这些论文以不到70页的篇幅解答了这些谜题,也因此颠覆了人类几个世纪以来关于自然的公认理论。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12,21(18):11-11
据《科技日报》报道,“万种脊椎动物基因组计划”(G10K)联盟和华大基因近日联合宣布,勇地雀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这是双方合作完成的首个可在UCSC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取的脊椎动物基因组。专家表示,达尔文雀的表型多样性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典型例子。本研究将有助于对生活在同一岛屿上的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近缘物种基因组进行研究,了解这些物种的遗传学和性状进化机制。勇地雀是最早由达尔文记载的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达尔文雀之一,是研究进化的绝佳模型,可使科学家从基因组水平上实时研究这些奇异物种的进化性变化。在雀类中,正向选择突变的基因可能与发声学习性状相关,同时也是人类语言行为中所必需的。此前,科研人员已对斑马雀的发声学习进化机制进行过研究,它们仅有一种固定的发声学习模式;而勇地雀却存在几种不同的呜叫方式。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差异可能是由遗传调控机制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20.
争夺基因的实质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在基因组作图、信息库建立和有关测试技术均取得举世瞩目的进展,创造了人类现代科学的辉煌。1995年,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基因组遗传图,标志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期任务超前完成,研究重心将转向最终目标:对人的DNA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测序,以及对全部大约10万个基因进行定位、鉴定、分离并阐明其结构和功能’“’。人类的疾病无不与基因有关,而70%的疾病是多基因病,用现代生物技术克隆致病基因并揭示其功能,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效益。分子生物学发展到今天,不但研究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