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首次提出了采用辐射目标喇叭天线的等效相位中心坐标代替其机械位置坐标进行合成目标解算的系统精度修正方法.首先简述了射频仿真系统模拟目标的原理,分析了由球面天线阵所构成的射频仿真系统的误差源,然后从系统各方面综合作用下所呈现的总误差出发,结合实际使用和测试的经验,提出一种基于误差补偿的系统精度修正方法,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用天线的电位置进行目标合成,可以抵消掉大部分的系统误差,使得仿真精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的外辐射源雷达是当前雷达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建立了以GNSS为辐射源的前向散射雷达(forward scatter radar, FSR)网模型,实现了仅利用目标穿越多个基线时刻来估计目标运动参数,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最小组网构型;然后推导了参数估计的精度,并通过仿真分析了穿越时刻误差、站址误差、发射/接收站布局、目标高度等对目标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系统实际参数测量误差和站址误差条件下,目标位置估计误差可达百米量级,可以满足预警要求,所得结论对天发地收模式下FSR网系统构建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轮廓误差附加补偿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系统轮廓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轮廓误差补偿方法,并说明其补偿器的原理、算法及实现。该法在不改变系统各单轴位置环的前提下,根据系统的轮廓误差,通过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动态向各轴提供误差补偿信息,进而提高系统的轮廓精度,同时也解决了各轴之间增益不匹配、动态不匹配和各轴不可预见性问题。最后,在MATLAB6.1环境下对该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目标定位误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使用矢量分析方法,给出了目标位置误差概率分布密度的显式表达。通过对该概率分布密度表达式的分析,获得了一些简洁明了的结果,这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设计有意义。这些结果与有关的文献报道相容。最后,通过仿真数据验证了目标位置误差概率分布表达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详尽地描述仿真误差, 对基于三元组的半实物射频仿真的仿真角度误差二维联合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进行了详细研究, 给出了仿真误差的方向性分布。基于重心公式, 在设定馈电幅度相对误差满足高斯分布的基础上, 给出了两个角度方向上的仿真角度误差的联合PDF。结果表明, 三元组对不同方向处的点目标的仿真误差二维联合PDF存在差异; 两个角度方向上的仿真角度误差会存在相关性, 且该相关性会随点目标位置的不同而不同。由于平行于航迹方向与垂直于航迹方向的角度误差对系统的影响不同, 该工作有利于对于半实物射频仿真的等效性进行更精细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星载SAR卫星平台和地面目标的空间几何关系为基础,给出了星载SAR多普勒参数数学模型,分析了卫星运动、平台姿态、地球旋转、目标高度等几何参数误差对测绘带上的多普勒参数、零多普勒偏移、目标位置等星载SAR处理参数的影响,说明了采用“偏航调整”方法(yawsteering),可以使天线波束中心位置指向零多普勒方向而降低多普勒中心频率。最后以航天工业总公司论证的C-SAR系统参数进行了仿真实验,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无源雷达中发射站和接收站位置误差的存在将显著降低目标定位精度。针对这一问题,将发射站和接收站位置误差考虑到基于波达方向和到达时差的无源雷达目标定位模型中,提出了一种目标位置代数解算法。首先,将波达方向和到达时差的测量方程线性化,考虑方程中的各项误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求解,并通过对加权矩阵的迭代更新,得到目标位置最优估计。推导了存在发射站和接收站位置误差条件下目标定位的克拉美罗下界,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克拉美罗下界。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定位精度优于现有算法,在发射站和接收站位置误差条件下定位精度仍能达到克拉美罗下界。  相似文献   

8.
无源雷达中发射站和接收站位置误差的存在将显著降低目标定位精度。针对这一问题,将发射站和接收站位置误差考虑到基于波达方向和到达时差的无源雷达目标定位模型中,提出了一种目标位置代数解算法。首先,将波达方向和到达时差的测量方程线性化,考虑方程中的各项误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求解,并通过对加权矩阵的迭代更新,得到目标位置最优估计。推导了存在发射站和接收站位置误差条件下目标定位的克拉美罗下界,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克拉美罗下界。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定位精度优于现有算法,在发射站和接收站位置误差条件下定位精度仍能达到克拉美罗下界。  相似文献   

9.
针对由四个三轴加速度计构成的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加速度计的安装误差,根据空间矢量与坐标系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矢量模值不变性的位置误差标定方法和一种坐标系旋转变换矩阵的敏感方位误差标定方法,采用同一组转台试验数据先标定出位置误差再在位置误差标定基础上标定方位误差。同时,提出在误差补偿过程中,先补偿敏感方位误差再补偿位置误差的补偿方法,且给出了具体补偿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标定和补偿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相遇误差的飞机导引方法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雷  李言俊  周焘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3):478-481,485
为提高飞机导引精度,使飞机在进入空战区域时占据有利条件,推导了一种基于制导武器与目标的相遇误差的飞机导引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首先,给出相遇误差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在具有发射和相遇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该导引方法的原理及数学模型,根据时间最优准则确定飞机飞行的最优基准轨迹。然后,对导引第一阶段导引方程组解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应用MATLAB对该导引方法的基准轨迹的建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方法在保证所导引飞机处于有利的攻击位置的条件下能够很好地完成飞机的导引。  相似文献   

11.
对耦合效应及重力负载影响目标模拟器控制误差的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利用多体理论及有关电机理论建立了目标模拟器的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计算力矩解耦控制方法,然后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对两种控制方法进行了数字仿真,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比较得出了耦合效应及重力负载对目标模拟器控制误差影响规律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GPS接收机跟踪环的多径误差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典型的GPS接收机跟踪环 ,研究了多径效应导致的码相跟踪误差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 ,得出了码相跟踪误差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与多径参数的解析表达式。计算机仿真表明 ,码相跟踪误差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随多径信号的幅度的增大而增加 ;码相跟踪误差和载波相位跟踪误差与多径信号的相位呈周期性变化 ;载波相位跟踪误差随多径延迟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复杂误差的仿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采用最优节点的样条函数模型对复杂误差建立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最优节点个数和节点距的自适应调整,精确分离复杂误差数据中的次低频误差和随机误差,对次低频误差通过样条参数的统计模型实现,对随机误差采用自回归模型实现,并综合得到复杂误差数据的仿真。最后,利用该仿真模型讨论了复杂误差对数据融合系统输出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肖卫国  尔联洁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1):2461-2463
在介绍雷达寻的制导控制基本原理、半实物基本方法及仿真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雷达寻的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组成、各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主要误差因素分析,同时对关键仿真设备的误差进行研究,并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推导出此类雷达仿真系统具有一般意义的仿真误差模型。最后通过半实物仿真试验对仿真系统的仿真精度进行验证。仿真试验表明,该半实物仿真系统的仿真精度满足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多层神经网络、反向误差传播学习过程收敛缓慢的原因,提出了修改后的激励函数(x),变步长策略,输出反馈抑制策略及模式矢量预处理,从而大大加速了学习收敛过程。还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数控滚齿运动误差补偿的建模、仿真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建铭  吴序堂  吴宏  毛世民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2):1680-1682,1686
讨论了滚齿运动误差的来源,建立起描述该误差变化规律的数字模型, 采用了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算法,并有效地解决了数学模型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在数控滚齿加工中进行误差采样和实时补偿的方法。仿真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该补偿方法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17.
舰船GPS导航系统定位误差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组成舰船GPS导航系统定位误差的估计和船舶准确位置的计算,建立了舰船GPS导航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定位信号仿真模型。特别是针对船舶航行时的不同海况和天气条件,给GPS定位误差估计引入了影响因子后,使舰船GPS导航系统定位误差信号仿真更加精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基于高速信号处理器TMS320C31的战术导弹天线罩瞄准线误差补偿系统.它采集导引头俯仰和偏航两伺服通道的角反馈电位计和多普勒频率信号及输出俯仰和偏航两指令通道的补偿信号.系统输入数据经A/D定时采集进入数据缓存器,CPU采用读存储器的方式读进数据,经过运算后D/A输出并与导引头指令相加送给自动驾驶仪.利用射频仿真系统对该补偿系统进行动态实物联试,试验表明该补偿系统达到了很高的补偿精度.  相似文献   

19.
电波折射误差修正的精确模型与在线算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电波折射误差是影响靶场测量数据质量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受计算机计算速度的制约以及修正的实时性。在目前实际工程中,电波折射误差修正大部分用的是简化模型,严重影响了数据处理的精度。从大气模型入手,建立了精确的折射误差修正模型,并给出了在线算法。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在保证计算速度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