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沥青路面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宗乾 《甘肃科技》2003,19(9):119-120
分析了裂缝的成因,提出了预防路面裂缝的三个环节,提出了裂缝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2.
牟云贞  王显加 《科技资讯》2009,(15):112-11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水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相关工作经验,混曩土结构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为研究对象,各从2个方面探讨了裂缝的成因和预防措施,论文首先分析了裂缝的危害性,而后详细产生了裂缝的类型,而后从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两个方面对成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从设计和施工方面给出了预防措施,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砖混结构多层房屋裂缝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砖混结构多层房屋出现裂缝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裂缝的形状和出现的位置,大致归纳为温度裂缝、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其它原因裂缝,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上述几种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如何避免裂缝的产生和裂缝出现以后如何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制止裂缝的发展,从而提高建筑物的安全度和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4.
水力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破坏了单个线性裂缝的流动特性,给油井的动态预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研究多翼裂缝垂直井的瞬态压力特征,基于源函数理论和叠加原理将地层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利用离散坐标法建立了瞬态压力分析的半解析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及Stehfest反演算法绘制了油藏中各流动阶段的识别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裂缝数量、裂缝长度、裂缝角度、裂缝分布形式和裂缝导流能力等参数对复杂裂缝网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翼裂缝垂直井的地层流动共经历了4个阶段,其中,裂缝数量及长度对地层内地层线性流影响较大;裂缝分布形式对地层内双线性流及地层线性流影响较大且复杂;裂缝导流能力对地层内的双线性流动影响较为明显;裂缝断裂角度对地层内各流动阶段的动态压力特性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5.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景民 《科技信息》2011,(5):333-333,383
目前,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且近年来情况有严重的趋势,一直以来它困扰着相关工作人员,是建筑施工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现就这问题主要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这两个方面探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具体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水工涵闸工程混凝土的墩墙、板裂缝作为典型裂缝,分析了裂缝的形成原因,并从材料选择、施工方法及结构布置三个层面提出了控制水工水工涵闸有害裂缝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层混凝土结构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建国 《甘肃科技》2009,25(5):122-123
高层建筑结构在混凝土施工时较易产生裂缝,就高层建筑结构的几个主要受力部位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设计与施工两方面控制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将复变函数理论与位错理论相结合,在考虑了裂缝表面有流体压力作用且裂缝间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建立了无限大介质中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水力压裂中多裂缝间的相互干扰进行力学分析。假设裂缝沿着垂直于局部最大周向拉应力方向扩展,应用数值方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求解,得到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及转角。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裂缝间存在相互干扰时所产生的剪切应力强度因子远远小于法向应力强度因子。当两个裂缝尖端垂向距离为零时,法向应力强度因子达到最大值。两个裂缝尖端没交叠之前裂缝基本沿着轴线扩展;当尖端交叠面积较小时,两裂尖偏离自己的轴线向避开对方的方向扩展;当尖端交叠面积较大时,两裂缝向靠拢对方的方向扩展,最终将贯通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郭洪涛  尉梅荣 《科技信息》2010,(11):330-330
专家认为控制裂缝是个系统工程。梁板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复杂,有材料、温度变化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问题,本文主要从施工角度谈分析一下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庆市某商住楼工程实例,分析了钢筋砼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提出了切割凹槽、灌注环氧树脂并加钢丝片等8个步骤的裂缝处理方案,重点探讨了避免钢筋砼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Itisveryimportanttoremovetheforeignmatterbeforeorevenduringthepreparationofthepulpinwetlaidnonwovenpro cessing .Therearemanymethodstoremovetrashinpulpprepara tionprocessesinwhichthebeatingcleaningisoftenused ,butitisverydifficulttoremovethet…  相似文献   

12.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该文结合工程实际论述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 ,即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 ,提出温度裂缝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运用弹性力学理论计算温度应力 ,通过与容许拉应力比较得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暴露一段时间后出现横向裂缝属正常现象”的结论。综合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细料含量和塑性指数、加强对底基层的处理、采用最小的水泥剂量、严格控制含水量、加强养生等措施 ,以期防治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裂缝。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苏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水泥搅拌桩下沉现象,通过现场测量桩周土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和剪切强度等,分析搅拌桩下沉机理,提出搅拌桩下沉的判别方法。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搅拌桩下沉处,桩周土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大于土压力,桩周土出现了类似于液化的现象,可以以此作为搅拌桩下沉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靠度理论,通过对基桩极限状态方程的分析,得到了基桩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大型锚碇沉井下沉施工的稳定性之中,得到了衡量沉井下沉稳定性的三个指标,抗滑动稳定系数,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和下沉稳定系数。以鹦鹉洲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施工为例,通过对鹦鹉洲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不同工况,不同接高阶段、不同下沉阶段中下沉稳定系数的分析可知:同一工况、同一下沉周期内,随着接高次数的增加,稳定系数逐渐增大;同一工况下,稳定系数随着下沉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减小;不同工况中,全截面稳定系数最低。在今后类似锚碇沉井的下沉施工中可采用下沉稳定系数对沉井下沉稳定性加以分析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的原则、方法及程序,提出了高层建筑防雷设计审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从而提高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的正确率,使建筑物防雷设计更加合理,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程序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6.
Conclusions We have for the first time studied the compositions of ketone, aldehyde and alcohol lipid compounds in sink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from Yongshu Reef lagoon and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llected by sediment trap sampling apparatu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nk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contain abundant isoprenoid ketone, aldehyde and alcohol lipid compounds which take part in marine chemical cycling. The compositional fea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show that sinking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mainly comes from autochthonous marine organisms and Yongshu Reef lagoon has more submerged macrophytes-derived component, while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ntains more dinoflagellate-derived constituent.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land plant to sinking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may be very small. In contrast, it is greater in Yongshu Reef lagoon than that i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Sinking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in the two regions undergoes strong biochemic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before reaching the depth of 5 m to the sea floor, and its intensity is greater in Yongshu Reef lagoon than i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These result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the researches of marine chemistry, marine biology and marine sedimentology in China, and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to the study of oceanology.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运营高速公路隧道边墙下沉开裂破坏病害,通过现场调研、专项检测和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基岩遇水软化导致的病害发生机理,提出综合处治措施并现场实施。研究表明:①衬砌边墙纵向裂缝和结构下沉主要由基岩软化、承载力降低引起的水平作用力增加以及不均匀沉降导致;②地下水敏感围岩的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应设置仰拱。本案例采用的综合处治措施有效控制并成功处治了隧道边墙下沉开裂病害,可为类似工程病害整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锚喷支护技术在煤矿井巷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箕斗立井井筒的施工所采用一次掘砌到底的施工方案,二次掘砌到底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在矿井建设施工中应当提倡采用二次到底方案,以缩短建井工期和节省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20.
光面爆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井巷施工中,由于其具有炮眼数目多、爆破参数和周边眼装药量及装药结构要求严格等特殊性,因此,必须通过采用科学的布孔定位和钻眼方法,优化爆破参数等措施来提高光面爆破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