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王粉梅 《科技信息》2011,(16):I0243-I0243
体育中蕴含着较多的思想道德内容,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本文从体育欣赏、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和体育消费三个方面,探讨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功能,以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为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纯  李化俗 《长春大学学报》2012,(12):1537-1539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充分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必须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仅要给与高度重视,还要准确把握实现功能的各种要求、多方位立体结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建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面临严峻挑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新途径,是亟待解决的任务。本文从社区志愿服务出发,分析社区志愿服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作用,并给出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梅 《科技资讯》2014,12(24):194-194
本文基于笔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面向竞技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研究对象,论文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竞技体育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详细论述了努力挖掘并积极利用好竞技体育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方法,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4,(1):108-110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理论的深化发展。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意识,提高教育者的捕捉挖掘、选择利用、整合反思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能力。积极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校园文化资源、网络资源、校园传媒资源、管理资源、社会资源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故此,将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于大学生心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组织志愿服务社团,打造志愿精品项目,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引领志愿服务风向,探索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方法和措施,来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步伐,以此助力社会工作队伍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隐性教育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潜移默化”,具有渗透性、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等特点.隐性教育是应对教育环境变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唤醒大学生主体意识的需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隐性教育方法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要挖掘专业课教学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师的个体修养、加强学校校园网络建设、通过社会实践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社区志愿服务是以志愿服务社区为宗旨的公益性活动。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大学生以其高素质和专业技能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也推动了高校与社区的多方面合作。在双方合作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借鉴国外"服务学习"理念和志愿服务的思想教育意义,结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需求,通过SWOT方法分析构建思政课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外因素及利弊条件,明确构建基于社区志愿服务基础上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从教学基地建设、教师创新意识提升、志愿服务氛围营造和志愿服务保障机制方面探讨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校友资源是高校潜在的、可持续的人力、财力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本文从校友资源的内涵着手,深入分析了校友资源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在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特殊功效,有利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有利于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基本契合。从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入手,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分析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找出短板,从深度融入理念、增强融入氛围与扩展融入渠道三个角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最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挖掘这个学科的人文精神内涵,就是要使这个学科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人文精神能够有机的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与个性自由的有机融合,对人“终极关怀”的哲学思考是其内在逻辑主线,因此,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地位,贯彻“文化自觉”理念,推动新型意识形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运动是良医"视域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对改善整个校园人群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价值.明确运动是良医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新时期对接国家健康战略的客观需要,改善体质状况及生活方式的内在诉求,传承主动健康理念、提升健康素养是高校体育文化培育价值的集中体现.最后,提出拓展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满足校园人群运动健身服务需求;营造校园体育锻炼环境,增强运动健身支持性氛围;体育志愿服务进社区,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延展健身指导形式;探索校园运动健身促进计划是高校体育文化培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基于网络信息化为主导的社会发展已渗透入各个领域当中。通过网络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的重要途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研究当中的两个维度,研究在其价值导向中深度挖掘了其机制内涵与特征,并剖析了其相关的优势和不足,并整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资源,认为要构建融合式、开放式和互动式3种教育模式,以此促进网络思政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14.
体育志愿服务是满足体育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的一种重要途径,而汲取、借鉴发达国家体育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应是我国体育志愿服务建设的根本路径之一。研究发现,美国体育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依托网络平台,提高志愿服务效能;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保障;通过多种形式表彰肯定志愿服务的价值;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志愿服务;重视第三部门在志愿服务中的作用等。研究认为,美国体育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对我国体育志愿服务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加强法律法规对体育志愿服务的保障;充分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在体育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完善体育志愿服务奖励表彰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体育志愿服务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邱芬  袁秀芬 《科技信息》2008,(30):201-20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鲜花与荆棘共存,挑战与机遇同在。本文通过论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分析南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思想教育工作在教育观念,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师资队伍方面等方面应采取的策略,旨在使信息网络在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中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6.
网络教育功能强大,大学生受其影响日广日重,其双刃工具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挑战。虽“两课”上网等教育资源网站不断开通,但由于“漠视性失责”和“无能性失责”仍不同程度存在.网络教育效能拓展问题仍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为此校园网的思想“防火墙”建设、教育资源的“校本化”建设、教育方式“互动化”建设、教育队伍“网络化”建设必须携手共进,争夺大学生这一社会精英集团的思想设计权。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加强以文化、活动、传媒、管理和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及扎根理论的思维和方法,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若干理论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于抢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打开大学校园的“壁垒”,拓展高校体育教育功能,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抵制伪科学的渗透,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预备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党建工作的重点,但现阶段高校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和完善相关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汪麟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4):143-145
高校必须并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认真分析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因素,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