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电子象原子一样是不可穷尽的;自然界是无限的,而且它无限地存在着。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 原子的可破坏性、原子的不可穷尽性,物质及其一切运动形态的可变性,一向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支撑点。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  相似文献   

2.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但在前些年,《唯批》却受到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人的责难。责难之一是,说列宁的物质定义太空洞,太抽象,没有实际内容,其信息量接近于零;责难之二是,纵观《唯批》全书,具有机械唯物论倾向;责难之三是,认为《唯批》中的“绝对真理”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而且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列宁的哲学专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发表80周年。这本专著全面地、尖锐地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马赫主义,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本书阐述的有些原理,我国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理解和争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大都以列宁的《唯批》为依据,算是对这部专著问世80周年的纪念吧!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性的光辉著作。列宁在序言中说:“我在本书中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探索那些在马克思主义的幌子下发表一种非常混乱、含糊而又反动的言论的人们是在什么地方失足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部著作的内容当然远远超出了列宁谦逊地提出的这个任务,读这本书也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这个问题上。但是,弄清这个问题,却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物质的定义问题》是黄楠森同志发表于《江淮论坛》(1984第五期)的系列论文《关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几个问题》之一,提出了对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几个质疑。本文谨就《关于物质的定义问题》述及的对列宁物质定义的几点质疑谈些自己的看法,愿同黄楠森同志商榷并就教于黄楠森同志。 <一> 黄楠森  相似文献   

6.
列宁所制定的科学的反映论原理,是列宁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他的哲学著作如《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问题》、《哲学笔记》等,以及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赫尔岑、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的分析,从科学的反映论哲学的高度,非常精辟地阐明了文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文艺究竟应该反映什么?这实际上就是如何理解文艺的本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列宁没有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是结合现实斗争和具体作家的创作,在阐明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的基础上,把文学艺术看作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哲学著述和教科书里,凡在论及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时,几乎都会引述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第二章第四节中给物质下的定义,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即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我们称此为列宁的第一个物质定义。列宁在同一本书的第五章第二节还给物质概念下过一个定义,即“物质这个概念在认识论上,正如我们已经讲过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是模写,是客观实在的近似的复写”。(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265页)物理时空理论是关于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而任何具体的物理时空理论,就其正确反映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来说,又不可避免地有它的近似性,人类对于客观真理的认识只能在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中实现。其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而自然界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运动与变化。但是,在  相似文献   

9.
唯物论的反映论原则在文艺领域的运用,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巨大贡献。 列宁曾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时代,由于斗争任务的需要,“他们所特别注意的是使唯物主义哲学向上发展,也就是说,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的时代,资产阶级哲学家专门从事认识论的研究,他们集中于保护、恢复下半截的唯心主义,以对认识论的巧妙的伪造来冒充唯物主义。因此,列宁所特别注意的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同各种唯心主义,特别是同马赫主义的斗争中,列宁系统地阐述和进一步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帮助我校师生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中国科学院高能所何祚庥同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柳树滋同志于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应邀来我校讲学,分别向理论物理进修班和广大教师作了若干专题报告。柳树滋同志设了两个专题:《现代物理学的革命和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关于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五章的学习辅导);《大庆以“两论”为指导进行科学研究的情况》。何祚庥同志作了三次专题报告:《批判“四人帮”的“科学技  相似文献   

11.
物质存在方式的理论,是哲学物质观的重要内容,是对哲学物质概念的展开和丰富。本文就在时空中水恒运动着的物质,是以怎样一些方式客观地存在于现实世界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探讨物质存在方式,必须立足于科学的物质定义。何谓物质?列宁在1908年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哲学巨著中,下了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情况列宁的伟大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写于1908年2月至10月间,于1909年第一次出版。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物理学的发展正处于一个转折点。特别是1896年柏克勒尔放射性物质的发现,及1897年密尔根的油珠实验和 J.J.汤姆生对电子电荷与质量的测定,更有突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然辩证法学习小组是在批林批孔运动高潮中成立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学习了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伟大著作,并结合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进行了专题的研究和讨论,批判了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唯心史观。对于参加批林批孔运动,促进我们本身世界观的改造和专业的学习,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斗争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在时间和空间问题上,历来存在着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尖锐斗争。列宁在揭露康德主义者和马赫主义者的唯心主义时空观的反动性时说:“恩格斯曾经向杜林指出,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在理论上就是糊涂的哲学思想,在实践上就是向信仰主义投降或对它束手无策。”(《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171页)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理论等的新发展曾被唯心主义者歪曲地利用。随着资本主义在苏联的全面复辟,一些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占领数学领域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随着教育革命深入发展,微积分的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微积分教材也在不断地得到改革。马克思的《数学手搞》是用唯物辩证法剖析数学概念的光辉范例,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微积分学指明了方向。在学习微积分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开门办学的实践,努力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伟大导师列宁曾指出:“我们必须懂得,任何自然科学,任何唯物主义,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哲学论据,是无法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代中期发现了星际和星系际空间中的3°K微波辐射。这是天文学中一个重大的发现。原来,星系际并不象过去所想象的那样漆黑一团,空无一物,而是有“光”和“热”。“光”是不可见光,即波长属于微波波段的电磁波。“热”是绝对温度三度,相当于摄氏表零下270度。这个事实说明,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不但有主要表现为间断形式的天体,也有主要表现为连成一片的连续形式的辐射。这个发现,对于进一步探索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对于论证辩证唯物论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关于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无限性,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说:“反动的意向是科学的进步本身所产生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科学  相似文献   

17.
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认识论为指导,特别是要以列宁同志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学说和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为指导.只有按照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所坚持的宇宙观、世界观和认识论,来从事研究,我们才能获得正确的坚实的和科学的理论依据,才能有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拓宽我们的思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宇宙观、世界观和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社  相似文献   

18.
学习马克思《数学手稿》的革命批判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数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文献,是用马克思主义统帅自然科学的光辉样板。目前,正当我们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的时候,马克思《数学手稿》中译本发表了,这是一件可喜的大事。认真学习马克思《数学手稿》,掌握《数学手稿》的基本精神,对于我们开展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9.
恩格思所著的《反杜林论》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百科全书。它第一次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列宁所说,《反杜林论》“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大的问题”,“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有益的书”,它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工人必读的书籍”。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编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部分基本原理,描绘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体图画:辩证唯物自然观、辩证唯物历史观和辩证唯物认识论。这既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和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从特殊到普遍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对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20.
真理是过程。这是列宁的《哲学笔记》中的一个重要认识论原理。今天,重新学习这个原理,对于批判把真理僵化的错误观点,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是一个过程,事物是一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真理也是一个过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思维和客体的一致是一个过程”,列宁在“过程”二字下面打下着重号,接着提出了“真理是过程。人从主观的观念,经过‘实践’(和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