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牛与牦牛种间杂交,繁殖具有杂种优势的犏牛,是牦牛生产中能在较短时期内获得较多乳、肉产品,提高饲牧经济效益的一项增产措施。早在商周时代,我国西部古羌人已采用黄牛与牦牛的种间杂交,繁殖和利用其种间一代杂种——犏牛。犏牛的外形间于父母亲本之间,而偏向于母本,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和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牦牛205万头,是我州畜牧业的支柱。但牦牛是一个原始品种,晚熟,生产性能低,其产品满足不了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从1976年起开始运用普通牛冻精配种改良牦牛,以期提高其生产性能。牦牛同普通牛杂交属种间杂交,据文献报道,由于受种间隔离机制及精卵细胞捂抗作用的影响而受胎率低,妊娠后期易患羊水过多症而流产率高。1976和1977年我州用黑白花奶牛冻精配种牦牛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论点。为探索提高牦牛用普通牛冻精配种的受胎效果,1978—1982年在石渠县国营牧场进行了不同组合受胎效果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家畜的生长发育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犏牛生长发育的研究,既涉及遗传表现,也涉及如何保证其性状充分发育的条件。近年来,我省先后引进黑白花、西门塔尔、海福特、夏洛来、短角牛等普通牛培育品种(冻精)与高寒牧区牦牛进行种间杂交改良,目前各地已产出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犏牛。为了摸清不同杂交组合的改良效果,对不同父系犏牛的初生至17月龄时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牦牛是川西北草地主要畜种之一,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获得了极为良好的适应性:牦牛高度适应高海拔、低气压、空气稀薄、气候严寒、其他牛种难以生存的高寒草地生态环境,和粗放的饲牧条件,为牧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乳、肉、毛、役力及燃料,是藏族人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但是,受其分布区域严酷的自然气候条件所制约,牦牛表现为晚熟、生产性能低、牛群周转慢、产品商品率低。为在短期内提高其产品产量,改变其落后的生产性能,历史上曾采用种间杂交手段。用黄牛(♂)与牦牛(♀)交配产犏牛,利用其杂种优势;但受  相似文献   

5.
牦牛远缘杂种雄性不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牦牛与普通牛种间杂交可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但存在杂种雄性不育的问题,无法稳定利用其杂种优势,因此,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牦牛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有关牦牛与普通牛的雄性杂种的生殖器官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结构、精子发生过程、脑垂体的结构与功能、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调控、精子发生相关基因以及可育性恢复的尝试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主要分析总结了近五年来牦牛繁殖科学在生殖内分泌调节机制、诱导发情与同期发情、超数排卵、牦牛及牦牛与普通牛体外受精、牦牛与普通牛异种体细胞核移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将这些研究进展应用到牦牛生产中以提高牦牛业的经济效益以及进一步开展牦牛繁殖科学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参阅了近百年来有关牦牛资料和选育方面的研究、报导等50多篇文献资料。介绍了关于牦牛起源驯化在考古、地质方面的发现和资料;又从历史、地理、畜牧学等文献资料中撷精采粹,着重介绍了中国牦牛在欧洲和北美洲的驯养时代,以及中国牦牛资源、分布、类型、选育、改良等方面的简要史实。我国牦牛5000~10000年前由古羌人在藏北高原上从野牦牛驯养而来:19世纪初,中国牦牛第一次进入欧洲,本世纪初去到北美;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牦牛资源研究,80年代初完成;我国牦牛分青藏高原型和横断高山型两个生态类型,第一次写入《中国牛品种志及图谱》的有四川九龙牦牛、西藏高山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甘肃天祝白牦牛和四川麦洼牦牛五个地方品种;四川在牦牛选育和种间杂交改良中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牦牛是适应高海拔寒冷地区的特有畜种,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寒冷山区,积极开展牦牛的引种饲养和风土驯化对低海拔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北省围场县自七十年代起先后从青海,甘肃等高寒地区引进牦牛饲养于该县北部的红松洼牧场,引进的牦牛在该场生长发育良好,繁殖正常。为研究牦牛对低海拔生态环境适应性和风土驯化情况,扩大牦牛的饲牧范围和促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牦牛     
我国牦牛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云南及内蒙等七省、区海拔2000~35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共有1,200余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1,400万头)的858以上。家牦牛由野牦牛驯养而来,俗称野牦牛,有两种,一是Peophagus mutus pvz,另一种是家牦牛的退化型。牦牛有特异的解剖,生理特点、全身裹以长毛,能适应牧草生长季短、寒冷、空气中含氧最少的严酷的高山草原生态条件:但其生长呈现“夏饱、秋肥、冬瘦、春乏”的规律。牦牛属原始品种,有谷地和草原两个类型,另有全身白毛的突变型。牦牛多属兼用,无专一生产方向,生产性能低,产品数量少,但其质量好。用普通牛与牦牛杂交,可获得生产性能好的种间杂种犏牛,但其雄性无生育力。牦牛应用普通牛冷冻精液配种成功。扩大了杂种的获得和进一步提高了杂种后代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牛精液冷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精液冷冻技术发展历史,分析影响牛冷冻精液受胎率的主要技术因素。认为近年来冻精生产和应用的各个技术环节均没有重大突破,今后应该继续对这些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尤其是在水牛冻精生产技术的标准化、细管冻精生产成本的降低及分离精子的冷冻保存等方面应加大研究投入和力度。  相似文献   

11.
由阿坝州科技局立项支持的"牦牛同期发情技术研究"项目,于2004年和2005年共同期处理全奶母牦牛76头,经人工授精加自然交配,妊娠68头,受胎率为89.47%;其中:人工授精受胎率为18.42%,自然交配受胎率为71.05%。通过牦牛同期发情研究及技术示范,达到快速扩大牦牛种间杂交改良群  相似文献   

12.
从LDH同工酶的分析探讨野牦牛的育种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野牦牛血清LDH同工酶并对之作理化分析,发现它具有H型亚基占相对优势的酶谱分布特征,各同工酶在单位时间内的活力、作用pH区限、热稳定性及对尿素变性剂的抗力显著不同,测定4种牛血清LDH的活力结果表明,野牦牛的总活力和比活力最大,次为犏牛,黄牛,而牦牛最低,结果为犏牛杂优效应分析和牦牛育种方案——导入野牦牛血液(基因)提高家牦牛生产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生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川西北高寒牧区自然气候条件和牦牛终年放牧、不拴不系、无棚无圈的生产条件,通过六年多的试验和实践,在川西北草原牦牛改良研究协作组制定的“应用普通牛冷冻精液改良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初稿及修订稿)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形成本规程。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适合甘孜藏自治州高寒草地生态环境条件的牦牛与普通牛的杂交组合,1977~1982年在石渠县国营牧场进行了多组合比较试验。一、试验点概况石渠县国营牧场位于川西北草地西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牦牛养殖业中现行的种间杂交种内不同亚种、品种间、品系间杂交改良的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适合于现行牦牛业杂交改良的发展思路及技术措施,为牦牛业的杂交与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牦牛复壮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复壮新技术中国饲养着1300万头牦牛,分布在青藏高原及毗邻的高寒牧区,占世界牦牛总类物85%以上,是青海、西藏、四川西北、甘南、云南等藏族牧区的主要畜种。由于特殊的驯养历史,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社会环境,至今牦牛仍是一繁殖性能低,生产周期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牦牛分布在西部地区海拔3000公尺以上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辽阔的高寒草原上,数量有千万头以上,是世界上拥有牦牛最多的国家。牦牛是当地人民(主要是藏族)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因而,加速牦牛生产,特别是提高其生产性能,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加速牧业学大寨的步伐尽早实现牧业生产机械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牦牛是世界上宝贵的稀有畜种,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目前,我国牦牛存栏达1400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4%,阿坝州有牦牛205.78万头,占全省牦牛总数的46.75%。牦牛是高寒牧区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料,是牧区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是牧民收入和增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自1996年临沧被云南省列为牛改良重点市以来,我市加强了牛良繁体系服务建设。市畜牧中心成立了肉牛冻改中转站,配备了人工授精设备,运输液氮冻精车辆,举办了肉牛冻改技术培训班。因为牛冻精人工冷配产出的杂交牛个体大、价格高,市场前景看好,深受群众欢迎,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全市八县(区)冻改网点由开始的4个发展到现在的59个,累计冷配肉牛63100多头,情期受胎率71.3%,年总受胎率达92.2%。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动物育种已迈入分子水平,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的方向发展.本文在总结作者近年来对牦牛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RFLP、RAPD、AFLP、微卫星DNA、m 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牦牛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了牦牛分子育种的理论和实践,以便为今后在牦牛生产中进一步地开展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