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天女木兰低温层积催芽种子中脱落酸含量变化规律,为解除休眠提供依据。以天女木兰种子为研究对象,采集低温沙藏层积0、30、60、90、120、150 d种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皮和胚乳(含胚)在低温层积过程中的脱落酸含量,采用石蜡切片法观测胚形态。结果表明:天女木兰0 d湿种子种皮和胚乳(含胚)中脱落酸含量明显高于0 d干种子;在低温沙藏层积过程中,种皮和胚乳(含胚)脱落酸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低温沙藏层积0~30 d胚乳(含胚)中的脱落酸含量高于种皮,但60 d后各处理种子胚乳(含胚)中的脱落酸含量均低于种皮;处理150 d,种皮与胚乳(含胚)中均无脱落酸。随着低温沙藏层积时间的增加,胚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处理150 d胚的子叶变大。  相似文献   

2.
青钱柳种子综合处理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钱柳种子属于深休眠类型,在自然条件下,需要经过隔年甚至2年才能萌发,笔者对综合处理的青钱柳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增长,其脱落酸(ABA)的含量逐渐减少,而赤霉素(GA)、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则逐渐增加。赤霉素与脱落酸、生长素与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也呈现出基本增加的趋势。进一步证实了赤霉素(GA)是种子萌发的促进物质。同时,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在解除种子休眠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叶面喷施ABA对香樟幼树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不同浓度(0,5,15,25 mg/L)的脱落酸(ABA)溶液叶面喷施香樟幼树,测定香樟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电解质外渗率等五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处理浓度范围内,脱落酸(ABA)溶液15 mg/L喷施叶片,能明显提高香樟幼树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乌兹别克生物字杂志》1988年第3期报道:苏联中亚植物病理学科学研究所用2,4—D处理棉茎生长锥和叶片,大大地提高了游离脱落酸含量。供试品种塔什干1号,在大田条件下于现蕾期以10毫克·升~(-1)的2,4—D喷射棉株至充分湿润。测试材料为棉花幼叶(顶部2—3叶)和茎生长锥,于处理后1、4、7和14天取样。采集的植物鲜材料以液态氮固定。根据作者早先的方法测定游离态脱落酸,根据(1979)方法测定束缚态脱落酸。为了测定棉苗不同部位的脱落酸浓度,将萌动种子浸入浓度5毫克·升~(-1)的2,4—D溶液中30分钟。第3天幼苗就分化出子叶、茎和根的生长点及茎根的其余部分。  相似文献   

5.
脱落酸(ABA)址植物中的一个重要激素.不少植物生理学及农学的研究都要分析它在植物中的含量.现行的分析方法取样量都在数克以上,取样量有限的研究工作难以采用.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快速地测定微量植物样品中脱落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脱落酸对檀香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半年生檀香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盆栽条件下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脱落酸(ABA)(0、1、10、100 mg/L)对檀香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质量浓度的脱落酸(1 mg/L)可以显著增强檀香幼苗的苗木质量指数(QI),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a(Chl a)含量,降低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 较低浓度的ABA处理后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有所提高,檀香幼苗的生物量积累也得到增加。随着ABA施用量的增加(10~100 mg/L),檀香幼苗生物量、QI、Pn、Chl a含量等均降低,抗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幼苗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结果说明:低浓度的外源ABA可通过提高檀香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膜脂过氧化,通过增加光合作用来提高檀香幼苗的长势和生物量积累,使苗木质量指数显著增强; 实验验证以1 mg/L的AB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将含有PSA-L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表达载体导入拟南芥原生质体中,研究报告基因表达量,证明出脱落酸(ABA)影响了报告基因的表达.在有ABA存在的时候,启动子驱动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黄牛粪中的植物激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牛粪中的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Z)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牛粪中含有GA、IAA、ABA和Z,含量分别为:14.4930μg/g,2.4409μg/g,0.8154μg/g和1.1483μg/g.  相似文献   

9.
用迟效油菜素内酯(BR-A)、5-氨基酮戍酸(5-ALA)、5,6-二氯吲哚乙酸(5,6-dichlorineindoleacetic acid,DCI,IM)三种新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和脱落酸(ABA)浸根处理,对水稻幼茵的生长影响有所不同.在促进幼苗的生长的效应上,0.1ppmBR—A效果较好,其次为Ippm5-ALA,而Ippm5,6-DCLIAA虽然在促进根的再生长上表现明显效果,但在促进完整幼苗的生长上无明显效果,Ippm的天然型脱落酸(( )ABA)也无明显效果.在增强幼苗抗冷性上,试验表明( )ABA和BR—A具有特佳效果,5-ALA也有一定作用,而DCLIAA则无效.  相似文献   

10.
种子中脱落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脱落酸在种子中的活动主要表现为合成、代谢、运输和反应.综述了种子中脱落酸含量变化、合成、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调控酶及转录因子、脱落酸与种子休眠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弱光胁迫下番茄苗期功能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稳定遗传的4个番茄品系为供试材料,人工模拟弱光环境,测定了弱光胁迫下番茄幼苗功能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弱光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ZR)含量下降,而脱落酸(ABA)含量增高,不同品系其变化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LC-MS法)对从土培拟南芥叶片和水培拟南芥根系中分离的原生质体进行脱落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原生质体的脱落酸含量与原生质体数目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 3和0.993 1.脱落酸含量的检测下限为1.07 ng/mL,土培拟南芥叶片和水培拟南芥根系原生质体检测下限分别为3万个和2万个.该研究以原生质体为材料,避免了细胞间隙中的复杂化学成干扰,提高了植物激素测定的灵敏度和精度,完善了经典的植物激素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利用HPLC法对马粪中的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细胞分裂素(Z)含量进行计量,结果表明,马粪中含有GA3I,AA,ABA和Z,含量分别为6:.13617μg/g,0.06367μg/g,0.046004μg/g和0.13907 ng/g.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植物体内一氧化氮(NO)的来源及形成途径(即一氧化氮合酶途径、硝酸还原酶途径、亚硝酸还原酶途径和非酶途径),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NO与过氧化氢,脱落酸,水杨酸等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植物脱落酸不敏感蛋白3(abscisic acid-insensitive 3,ABI3)属于植物特有的B3蛋白家族,是脱落酸(ABA)信号转导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可与ABI5(abscisic acid-insensitive 5)共同作用,来诱导ABA响应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种子休眠和萌发.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气孔运动过程中都对ABA不敏感.除此之外,ABI3还在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植物ABI3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对ABI3转录因子的分子调控网络有一定了解,对作物遗传改良有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脱落酸代谢途径和信号途径在干旱胁迫响应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揭示脱落酸介导的信号网络调控植物应答干旱的分子机制,同时对异三聚体G蛋白参与脱落酸信号调控干旱胁迫响应的最新研究进行介绍,最后对未来脱落酸调控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脱落酸信号调控干旱胁迫响应及培育抗旱能力强的植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建立脱落酸的荧光检测方法.方法:通过重叠PCR技术,在水稻脱落酸受体PYL2蛋白的C-端融合一种新型黄绿色荧光蛋白mNeonGreen,并对融合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结果: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PYL2-mNeonGreen,加入脱落酸后,该融合蛋白黄绿色荧光强度逐步降低,表明融合蛋白PYL2-mNeonGreen能特异性识别脱落酸.结论:该研究为后续脱落酸的原位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三孢酸结构类似物对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三孢酸结构类似物α-紫罗酮、β-紫罗酮和脱落酸对番茄红素生产菌Blakeslea trispora的生长和番茄红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α-紫罗酮、β-紫罗酮和脱落酸对Blakeslea trispora菌体生长影响不大,但都能明显刺激番茄红素的合成。在发酵培养2d后加入α-紫罗酮、β-紫罗酮和脱落酸,番茄红素的产量最高。其中脱落酸的添加对番茄红素产量影响最为显著,在发酵2d后添加脱落酸9.36×10-3mmol/L,番茄红素产量达到549mg/L,比对照(382mg/L)提高了44%。  相似文献   

19.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东北红豆杉雌株枝、叶生长过程中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及玉米核苷素(ZR)的含量变化,测定结果表明:4种内源激素中ABA,GA含量较高,IAA,ZR含量明显少于前两者;在生长期IAA,ZR含量增加;在休眠期ABA,GA含量明显高于生长期;叶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高于枝中内源激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的信号传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的干旱信号传递,包括水分胁迫下信号的识别、信号通过第二信使、蛋白磷酸化/去磷酸化参与的胞内传递,水分胁迫下木质部汁液中蛋白质、pH值的变化及化学物质脱落酸(ABA)、茉莉酸(JA)等参与的化学信号传递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