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揭示影响拟南芥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本研究对塔尔巴哈台山南麓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存群落内16个主要物种做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物种总体联结方差比率为1.474,表现为显著正联结。其中有65.83%的种对表现出正关联,余下表现为负关联;χ2检验为显著或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35对,其中正关联26对,负关联9对;有77.5%的种对关联强度指数(OI)0.6,χ2检验联结性多不显著;优势种对间的OI值基本都0.6,多为显著或极显著正联结。去势对应分析表明,主要优势种都聚集在排序图中央,种间联结紧密,而次要种则零散于其周缘,连接性较弱。16个物种分成2个生态种组,但组间界限不明显。拟南芥与群落主要优势种关系密切,对其依赖性较强,表明群落优势种是影响拟南芥生存分布的主要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2.
种间联结及种间相关性能够反映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关系和群落的稳定程度,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基于岑王老山1hm2样地中胸径大于1cm的每木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VR)、种间联结(AC)系数、Ochiai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PCA排序,对群落中13个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性和种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行生态种组的划分。结果显示:(1)群落总体呈现显著正联结,表明群落正处于演替的稳定阶段;(2)种间联结性与种间相关性分析中的正负关联比均未超过1,但达到显著正关联的种对数明显大于达到显著负关联的种对数,说明群落整体联结性与群落中达到显著关联的种对数关系更为密切;(3)相关性检验中虽然结果相似,但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结果更为灵敏;(4)生态种组的划分与相关性检验表现出一致性,说明物种的生态学特性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对其种间关系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格氏栲这一珍稀濒危植物,本研究在2×2列联表基础上,采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联结系数AC值、Jaccard指数及点相关系数对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中出现频度较高的25个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25个优势种群的总体关联性方差比率值为1.541>1,表现为显著正关联,反映该群落处于稳定的顶极阶段。25个优势种群间的300个种对中x2检验有13个种对为极显著正联结,10个种对显著正联结;2个种对极显著负联结,11个种对显著负联结;88%的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部分种对的AC值、Jaccard指数(JI值)、点相关系数Φ值都不高,表明大多数种对间联结性较弱,独立性相对较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优势树种格氏栲仅与多毛茜草树呈极显著正联结,与观光木呈显著负联结,而与其它树种的种间联结关系均为不显著联结。这种种间联结的松散性及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关联,显示群落目前处于比较稳定的顶极阶段。  相似文献   

4.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OI指数及DI指数对井冈山甜槠(Castanopsis eyrei)群落样地中13个优势种群的种间相关性与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栲属群落13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显著正关联,反映该群落处于稳定的顶极阶段;13个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关系中1个种对具有极显著正联结,8个种对具有显著正联结,13个种对具有负联结.78个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这种种间联结的松散性可能与目前群落的发展阶段及种本身的生态学特性有关.目前,群落处于比较稳定的顶极阶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采用2×2列联表对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14个优势种的联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优势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联结,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顶级阶段.χ2检验,显著、极显著的关联种对只有13对,优势物种青檀与其他种群联结不显著.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显著、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23对,青檀与荆条呈显著正联结,与其他多数物种呈显著、极显著负联结.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显著、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30对,青檀与其他多数物种呈显著、极显著负联结.物种间对生境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群落成熟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缙云山特有珍稀植物缙云秋海棠(Begonia jinyunensis)为研究对象,基于方差比率法、χ~2统计量和W检验,结合关联程度指数Ochiai(OI), Dice(DI), Jaccard(JI),研究缙云秋海棠与其主要伴生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及关联性,旨在推进对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利用.研究结果表明:1)缙云秋海棠的14个主要伴生物种分属于12个科14个属. 2)缙云秋海棠7个群落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性均呈正相关,其中6个有统计学意义,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3)缙云秋海棠和主要伴生物种形成的26个物种对中, 16个种对呈正相关,其中仅1对为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10个种对为负关联,其中1对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1对负相关极有统计学意义.多数种对间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物种趋于独立分布. 4)正关联种对间联结性较弱,负关联种对间联结相对较紧密,总体而言种间联结仍较为松散.从本次种间关联性研究来看,缙云秋海棠与主要伴生物种间相容性良好,尚未出现资源危机,各物种共同进化,群落稳定发展.即群落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缙云秋海棠濒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研究森林群落主要树种的种间关系,有助于揭示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及物种共存的维持机制.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3个关联指数(Jaccard指数、Ochiai指数、Dice指数)、联结系数(AC)以及Pearson积距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朴树群落中16种主要乔木的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内总体方差比率(VR)为0.95,表现为负联结,反映了该群落处于不稳定的进展演替阶段.16个优势乔木树种组成的120个种对中,仅有1对呈显著正联结,44对呈显著或极显著负联结,而绝大多数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种对间的独立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黔北丹霞地貌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群落优势木本植物的种间联结性.[方法]采用方差比率(VR)、x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黔北丹霞地貌桫椤群落内15个优势木本植物构成的105个种对进行种间联结性定量分析.[结果]VR分析发现15个优势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总体上表现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关联关系,且负关联种对数多于正关联种对数.x2检验、AC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发现负关联种对分别占全部种对数的52.38%,52.38%,62.86%和55.24%;正关联种对较少分别占全部种对数的45.71%,45.71%,36.19%和42.86%;而PC分析则显示正关联种对数多于负关联种对数.105个种对总体上表现为负关联种对数占优势,正关联种对数次之.[结论]黔北丹霞地貌桫椤群落优势木本植物的种间联结性较为松散,种间关系趋于独立.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调查,选取黄刺玫群落122个样方的20种优势物种,运用多物种方差比值(VR),χ2检验,OI指数,AC值以及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其进行了种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内物种整体关联性表现为负关联不显著;负关联的种对数远大于正关联的种对数,呈显著关联和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数所占比例较小.这说明黄刺玫群落不稳定,群落内存在激烈的竞争,群落处于演替的初期.20个物种种对关系表现出了不同的性质,这可能是群落内环境异质性所致.种间关联的研究可以反映出由物种生态特征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研究结果对黄刺玫群落的保护与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主要木本植物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显著性检验、x2统计量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广西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亚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种群进行种间联结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阶段亚乔木层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均呈不显著正联结,从中林龄到成熟林再到过熟林,灌木层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变化趋势为不显著负联结→不显著正联结→不显著正联结;(2)随着林龄的增长,林下主要木本植物正联结种对比例增加,种间关系逐渐趋于正联结,群落稳定性逐渐增加,向顶级群落方向演替;(3)马尾松人工林林下主要木本植物中大多数种对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物种间的关系较为松散,种对间的关联性较弱,所研究的马尾松人工林仍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充分利用种间关系研究的结果对马尾松人工林群落进行科学维护,可以加速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天然活性成分生物转化的微生物、特异酶以及其应用.中草药等植物中含有的主要天然活性成分,人体难吸收、活性低.为了得到易吸收、高活性的天然有效成分,筛选了一批新微生物,发现一批新型特异的天然成分转化酶;研究了生物转化制备高活性天然成分单体、异构体混合物组、活性中草药制备.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环节,是联系体育社会化与终身体育的纽带.在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中,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开设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实施终身体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Cd污染胁迫对大蒜和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高浓度Cd对两种农作物根系长度影响差异并不显著且根系长度与土壤中Cd处理浓度均呈明显的负对数相关性,表明大蒜和大豆对Cd均具有较高的抗性.从两种农作物的生长高度和根系的干重生物量对Cd胁迫反应来看,大蒜对Cd污染胁迫的反应比大豆要敏感.大蒜叶片干重及大豆根系鲜重对Cd处理浓度的反应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这可能与两种植物对Cd的抗性机制有所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从研究体育产业消费关系的结构入手,分析了体育产业的供求关系,提出了优先发展非营利性体育产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从结构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对红松和前红松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前红松叶的角质层内表面的胞间凸缘为浅波浪状,缘厚;红松叶的角质层内表面的胞间凸缘为深波浪状,缘窄.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结果可见,前红松有8条酶带,红松有7条酶带;前红松的酯酶同工酶电泳有6条酶带,红松的酯酶同工酶电泳有5条酶带.前红松与红松叶绿体基因组中的rbcL基因片段458个核苷酸中有5个不同.  相似文献   

16.
随机级数的a.s.S-可和性与a.s.收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在随机向量对称性条件下,人们研究随机级数a.s.S-可和性与a.s.收敛性的关系及a.s.S-有界性与a.s.有界性间的联系.对有关a.s.S-可和及a.s.有界的重要引理和定理进行了改进和推广,得到了进一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不高,学习热情难以调动等情况,分析了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现状与原因,提出了培养这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有效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设R是环,G是幺半群.证明:(1)如果R是abelian环,G是u.p.-幺半群,则幺半群环R[G]是弱p.p.-环当且仅当R是弱p.p.-环;(2)如果G是非周期的幺半群,R是G-Armendariz环,则幺半群环R[G]是弱p.p.-环当且仅当R是弱p.p.-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集值映射的上半连续性和下半连续性同图象的闭性和开性间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浅谈课余体育的功能及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学校教育是其他教育的一个基础,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一个重要手段.课余体育则是实施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