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章晓敏 《科技信息》2011,(11):I0342-I0342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七年级教学中一个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用数学语言或符号,把应用题中所包含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去解决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教学,  相似文献   

2.
全国统编数学教材初中一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问题”,都认为是一个难点。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研究,我以一孔之见,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要综合利用己学过的代数基本知识,学生前面知识欠账,必然累及后面;  相似文献   

3.
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一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因为这段教材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是难点之一,理解题意难,列代数式、列方程也难.其原因是:1、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差,生产、生活等实践经  相似文献   

4.
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张益津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代数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难度较大,它是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怎样抓住关键、揭示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列出方程?本人就多年教学中、归纳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分散于平时教...  相似文献   

5.
练爱群  唐志祥 《科技信息》2009,(13):199-200
本文主要探讨初中七年级应用题的教学,问题解决最关键的是建立数学模型,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将实际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实际问题的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应立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着眼于知识的内在联系 ,注重分析过程的思路开拓与规律揭示。基于此 ,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阐析。1 横向拓宽 ,求异创新横向拓宽指思维的横向发散 ,思维状态活跃开阔 ,考虑问题全面细致 ,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 ,抓住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由此及彼进行变通转化。初中列方程解应用题开发这种思维的途径有多种 ,如有些不同类型应用题的基本关系虽然不同 ,但可利用它们共同的基本量进行类型转化 ,以求异创新 ,一题多解 ,拓宽思路。( 1 )浓度问题转化为增长率问…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代数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浓度配比问题又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难点.对于这类应用题,如何教学,谈一点自己的做法.1 溶液中四个量之间的关系溶液中有四个量:溶液重量、溶质重量、溶济重量及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和检测的过程中。应用题的解答对学生来说始终是一个难点。这些问题,要么背景鲜活,披着“华丽的外衣”,设置的情景学生在生活中从未经历过,缺少对问题的最基本的感性认识,解答时比较茫然;要么文字繁多,“婆婆妈妈”,学生阅读和理解起来很费劲,容易造成学生视觉上的疲劳,脑细胞运转功能减退;要么数量关系复杂,“躲躲藏藏”,隐蔽性较强,学生分析起来不知从哪下手,找不到题眼……造成初中学生解答应用题困难的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教材方程(组)和不等式(组)这些内容时,通过对相关的应用题的教与学的尝试研究,并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初中学生解答应用题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平面几何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该文从学生学习平面几何产生困难的原因入手,加强针对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好平面几何知识。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应用题往往是在初中数学试卷中作为应用题出现的,而这类题目往往也是学生最头疼的题目之一。题目信息量大,不知道怎么列方程式,解方程式的过程复杂又困难,这些问题常常是学生丢分最严重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11.
该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及一元一次方程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几乎每一个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开始都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为了解决这种不适应现象,对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将从初一代数“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的教学来谈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敏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12):127-127
七年级数学教学中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认真处理好教材的几个衔接首先是数与式的衔接,其次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衔接,再是应用题的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衔接。及时建立三种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归纳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七年级数学教学中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认真处理好教材的几个衔接首先是数与式的衔接,其次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衔接,再是应用题的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衔接.及时建立三种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归纳思想.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因此,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探讨了电路分析中的的解方程思想,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经典思路重新剖析了支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的本质.实践证明,以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来解释电路分析的过程,更贴近学生的思维,更便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我国数学教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理论知识应与现实数学应用题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数学相应水平得到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水平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找到相应策略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8.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应用题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数学新教材在每章开头的序言,问题引入,例、习题都编排了大量的应用题,可见应用题的重要性.学困生更是不得而入,针对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三量法,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方法从而走出数学学困生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知识中,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每每学到这些知识就感到困惑,速茫,审题不清楚,找不准等量关系,无法正确地列出方程,视为难点。而此教学点也一直是教师们比较头痛的问题,而通过归类把方程分成几种不同的形式(例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销售问题等),一道一道的研究等量关系,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用方程解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应用题解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常用算术法的一种必要的补充。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这种方法,教学中,我们用以下几点体会;一、领会温材编排意图,注意前后章节的衔接。六年制第十册第一章的第一节是“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节是“简易方程”。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可渗透方程知识。例:一支铅笔单价a元,买5支共要多少元?当学生答出买5支共要“sa”元之后,可再进一步深入提问:“当a—0.25,sa是多少?”要求学生列式:sa—5X0.25。这样,为今后接触方程的学习,作了有力的铺垫。二、注亚新旧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