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Microsof公司的.Net技术为目前越来越复杂的应用软件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文中在分析了.Net技术后,提出了基于.Net的系统设计方案,重点论述了系统的功能和使用C#语言开发的DLL组件。实践证明,.Net技术可使系统的开发更加简单、高效,扩展性更好,维护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2.
阐述和分析了全文检索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研究了Lucene.Net架构及其主要模块,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具有用户权限的全文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目前大剧院的售票流程及管理技术的调查研究,对应用软件工程及软件管理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开发并设计了一个基于Asp.Net技术的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充分运用了Microsoft公司提出的一种基于.Net平台四层架构的设计方法,解决了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分布式数据库操作的并发问题,为类似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安全、快捷和稳定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ASP.Net技术的Web应用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如何利用ASP.Net技术开发Web应用系统,结合Web应用系统实例,阐述了ASP.Net的运行机制以及ASP.Net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CIMS多数据库集成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多种应用系统在CIMS企业的应用集成,采用面向对象和.Net技术,提出了基于Browsers/Server/Databas es/Clients的多数据库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多数据库系统集成的功能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多数据库系统的并发控制解决途径以及利用ADO.Net技术实现多数据源的透明访问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NET的远程教育短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短信技术同远程教育综合平台融合关键问题,分析了基于.Net和第3方短信SDK技术的短信平台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构建了系统平台的体系架构、设计并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Web开发环境—ASP.Net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Microsoft的下一代开发平台Microsoft.Net的框架结构,阐述了基于Web的开发环境ASP和ASP.Net的区别,指出新一代Web开发环境ASP.Net的优越性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骅 《科技信息》2011,(7):I0021-I0021,I0019
本文结合"在线政策研究问卷系统"的需求,结合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建模语言,在.Net环境下开发实现了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ASP.NET的教学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现状及不足之处,对基于.NET平台的华南师范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讨论了其功能、安全性及意义,并采用了ASP.Net、WebService、XML数据传输,ADO.NET等先进技术实现了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Net实现N层应用程序与传统开发设计的N层应用程序的不同,依据微软应用架构体系,充分运用了.Net的新特性,利用.Net工具设计、实现了学校机房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于维护性.  相似文献   

11.
李文忠 《科技信息》2011,(23):78-79
阐述了本案防爆技术现状,介绍了ControlNet现场总线技术,基于ControlNet现场总线的本案防爆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基于网络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器冗余系统。在完成PC工作站、冗余控制器(ControlLogix控制器、SoftLogix控制器)、通信模块1203-CN1、变频器PowerFlex70、被控对象风动模型的安装和组态之后,采用NetLinx网络体系结构,架设了基于ControlNet的两个ControlLogix控制器之间以及ControlLogix控制器与SoftLogix控制器间的冗余控制系统。应用软件RSLogix5000为冗余系统中的控制器进行了I/O组态,编写了梯形图程序。并且应用软件RSView32制作了控制器冗余系统的监控画面。实验结果表明:双机软件冗余系统更加稳定,切换时间更小。  相似文献   

13.
以卷烟厂制丝线的风力送丝系统为对象,研究了DeviceNet和ControlNet这2种CIP现场总线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在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采用了上层ControlNet和底层DeviceNet的2层网络模式,并结合了网络的配置,从而完成了PLC控制程序和触摸屏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程鹏  马勇  李瑞红 《科技信息》2012,(23):117-118
本文介绍了AB公司的ControlLogix控制体系在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线中的系统配置、网络控制通讯及生产主要功能实现,详细阐述了设备网、控制网、以太网三级网络在过程控制中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舰船动力监控的技术现状,对国内外几种典型舰船动力监控系统做了比较.采用美国RockWell工业控制网络技术,针对机舱中柴油机、燃气轮机及泵辅系统监控特点,完成了舰船机舱动力装置设备网(DeviceNet)、控制网(ControlNet)和以太网(EtherNet)三层网络体系构架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开发,模拟实现了船舶机舱动力装置监控的功能.该平台具有在舰船动力装置监控应用上的智能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MAC protocol of ControlNet uses Virtual Token Passing (VTP) to solve the medium access contention, to assure the deterministic and repeatability of message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asic method that VTP uses to transmit real-time I/O message, explicit message and maintenance message in scheduled part, unscheduled part and guardband part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factors of message transmission delay, the maximum message transmission delay in scheduled part is studied, and the result shows it can be determined, so the deterministic and repeatability of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ControlNet is validated.  相似文献   

17.
水下目标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水下目标的定位和跟踪、水声对抗等水声领域,其系统主要由水声浮标阵、中继站和基站等构成,浮标与基站的通信通过无线网桥进行传输。为了提高该系统的通信可靠性和智能性,采用ARM板作为中继站和通信服务器,以一台电脑作为基站的显控机,一台电脑模拟浮标,设计了一种水下目标定位系统通信模拟系统,其中ARM板搭载LINUX嵌入式系统。该模拟系统可以实现基站和浮标之间的中继通信,完成从基站显控端发送各种命令和参数到ARM板,ARM板进行中继转发给浮标,浮标收到命令后进行响应,并回传相关数据至基站显控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监控系统已经成为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影响着整个水电厂的安全运行。以金哨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为研究对象,针对水电厂运行特点,研究了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9.
基于S7-300系列PLC,对某城市小区的LNG供气站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系统核心部件采用CPU314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利用基于STEP7对控制器进行编程控制,并采用WinCC组态软件完成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小区LNG供气站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保证了供气站的工艺流程有序进行,同时降低了装置制造成本,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分析天然气站场的系统整体可靠性,提出采用跨领域的网络流理论来分析天然气站场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并对网络流理论做了归纳创新与适应性分析,通过最小路集与不交化算法计算出站场系统在正常工艺状态下的失效概率,然后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 HAZOP)确定站场系统在工艺参数偏差状态下的失效概率,分析偏差状态对于站场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将其与正常工艺状态下的站场系统失效概率对比,从而更加全面地分析天然气站场系统的整体可靠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络流分步法比网络流整体法分析站场系统的可靠性适应性更强,网络流分步法不存在必要通路不在最小路集内的问题,既能保证连通性又能保证满足工艺要求;正常工艺状态下该站的系统失效概率为4.986 9×10-2,工艺参数偏差状态下该站的系统失效概率为5.803 6×10-2,较正常工艺状态增大16.38%,两种状态下各子系统的失效概率数量级没有改变,大小排序也没有改变,因此该工艺参数偏差状态下建议各子系统排序不变,但对于各子系统中的设备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