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特定问题类别的汉语问答系统查询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汉语问答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通过统计问答对方式获得各种问题类别的关联词,并根据类别关联词进行查询扩展的方法.在计算问题和答案文本相似度时,实现了一种基于最小匹配距离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查询词及查询扩展词在文本中的词频及位置分布信息.实验结果说明在汉语问答系统答案文本检索中,按照问题类别关联词进行查询扩展比未进行查询扩展在性能上有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针对经典的文本匹配模型在问答系统中应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问题重要性表示网络BIWN的答案选择算法.目前,现有的答案选择模型普遍将问题句子和答案句子直接进行匹配,忽略了问题句子和答案句子中的噪声词对匹配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利用自注意力机制修改问题句子中各个词的权重,生成“干净”的问题句子向量;然后,利用词级交互矩阵捕捉问题句子和答案句子之间的细粒度语义信息,从而有效地弱化了噪声词对正确答案的影响;最后,利用多窗口CNN提取特征信息得到预测结果.基准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BIWN模型在答案选择任务的性能优于主流的答案选择算法,MAP值和MRR值提升了约0.7%~6.1%.  相似文献   

3.
非鸿 《信息化建设》2004,(12):32-33
这个问题答案似乎很明显。由于物质和能量的守恒,工业社会的发展必然以剥夺自然资源为代价,而信息和信息的价值则是没有类似守恒定律限制的。所以IT产业当然“应该”是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4.
当香农发表他的标题为《通讯中的数学理论》这篇对未来有影响的论文时,通讯技术就开始了快速发展。在这篇论文中,香农构想并且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我们怎样能够有效和可靠地传输信息?他同时也给出了基本答案:编码能够做到这一点。自从那时起,寻找能逼近由香农建立的基本极限的实用编码方案问题,就成为了信息理论与通讯的核心。本书就是关于这个答案的。  相似文献   

5.
黄蓓 《广东科技》1996,(10):5-6
科技信息咨询工作是科技情报工作者凭借知识、信息和智力,为用户提供问题的答案、参考意见、可行性报告和选择性方案,促进用户行为和决策科学化的一种服务。科技查新工作(简称查新工作)是信息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等手段,获得有关的信息资料,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为评价科研立项、成果和专利申请等的新颖性和先进性提供事实依据的一种公  相似文献   

6.
在特定领域问答系统中,领域知识直接影响问答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领域问答答案提取方法,以问题分析得到问题查询、问题类型及答案类型为基础,借助领域知识检索获得答案提取候选段落.对于定义性问题,结合关键词加权权重计算方法及句子与问题语义相似度方法,对候选段落或句子与问题相关度排序,提取相关度高的句子或段落作为答案,对于数词或列表性实体问题,借助命名实体识别,提取与问题中心相关的领域实体作为答案.在云南旅游领域进行了答案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依照所回答的问题类型区分,图像和文本的视觉问答大体分为2类,第1类是可以从图像中直接获取答案的问题,第2类是需借助外部知识获取答案的问题。目前的视觉问答方法只能在一类问题上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回答另一类问题的技术尚不成熟。为了扩大可回答的问题类型,设计了一种知识图谱辅助下的视觉问答方法——K-VQA。在基于深度学习VQA的基础上,通过查询知识图谱区分问题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回答,对于需借助外部知识进行回答的问题,利用图像和问题中的信息判断回答问题所需的实体和属性,抽取知识图谱中的三元组,获取问题答案。结果表明,不同的视觉问答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问题,K-VQA方法既能回答简单问题也能回答推理性问题,准确率高达56.67%。因此,作为知识图谱辅助下的视觉问答方法,K-VQA可以回答更多类型的问题并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深入研究VQA和VQA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认知活动过程,师生共同双边的认知活动离不开思维活动。合理地有效地设计好教学过程地核心便是积极有效地思维训练,概括思维探索答案地方向,可把思维分散为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集中思维有称聚合思维,它是从多到一的思维,它要求思维者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不难知道,只有当问题存在一个正确的答案或者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集中思维。在进行这种思维时,通常是把问题提供的信息重新加以组合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分散思维又称发散思维,它是从一到多的思维,他要…  相似文献   

9.
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人们常常陷入渴望有效信息而无法入手的尴尬局面,传统的统计方式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而且最终结论的精确性不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能够准确、高效地从数据海洋中找到答案获得价值信息,本文对这一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60年把思维过程分为集中式(或聚合式)和发散式(或分散式)两种。集中思维就是利用全部已知信息作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它以问题的某一条件与某一答案的联系为基础,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而发散式思维与集中式思维恰恰相反。它是从某一点出发,运用全部信息进行放射性的联系,探索多个答案,寻求多种解法,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智能问答是让信息获取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的重要途径,其中面向智能问答的篇章排序,对于准确把握用户查询意图,提升用户体验及答案反馈精度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来捕获问题及篇章的语义信息,并以此构建到标签的映射模型,然后用训练好的模型来预测新的问题与篇章间的相关度,最后利用预测得到的篇章和问题的相关度指标来对同一问题对应的多个答案篇章进行排序。实验表明该方法在DCG@3指标上可以达到3.979,DCG@5达到5.396。  相似文献   

12.
刘丽  朱学玲  王甲 《科技信息》2012,(34):I0122-I0122
图像信息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在现代各个领域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图像信息来认识和判断事物,解决实际问题。本课题采用MATLAB语言进行图像边缘检测与分割,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UI平台,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
基于概念和统计的问答系统实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答系统与搜索引擎相比答案精练准确、“噪音”较少.为此给出了基于概念和统计的问答系统实现机制.首先确定焦点类型和答案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焦点实行分级概念扩充;以段落为基本单元,利用潜在语义分析技术获取相关文本段落;给出了问题与句子的匹配算法和基于问题相似度的答案抽取算法,通过对语料进行潜在语义索引和增加FAQ反馈,不断增强系统的回答能力.依此研制的大学概况问答系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慧慧 《科技信息》2007,(29):94-95
中文自动问答系统是集知识表示、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研究课题。从问题处理、信息检索、答案抽取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分析了段落权重以及句子语义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在答案抽取阶段还阐述了利用话语结构树提取摘要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建设》2008,(6):3-3
越来越多的首席信息官会被董事会问及:我们的计算机有多环保?也许多数人心中并无明确答案,或者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评估其基础设施产生的环保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6.
智西湖 《洛阳大学学报》1997,12(2):70-75,82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 融合,出现了交互式电视,在信息社会中,交互式电视将成人们获得取信息的重要工具,本文对交互式电视系统进行概述,并对系统的实现方案及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ASP+Access+Excel技术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网上练习系统,可以实现随机生成练习题目、试题维护、在线练习、自动评分、在线互动、在线学习和信息导出等功能.学生登陆后可以随时进行练习和获得练习题的答案,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制造企业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组合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制造企业动态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和组合抽象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改进的蚁群算法——“小生境蚁群算法”及“小生境信息差”的创新概念并对其进行优化求解,在正反馈环节中引人时变参数并利用经验信息和启发信息进行解算,从而有效地防止遗传算法中的“早熟”和基本蚂蚁算法中可能发生的“停滞”状态,获得选择合作伙伴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数学的核心部分。所谓“问题解决”,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境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用数学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或提出问题,并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它。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13,(8):64-64
小编的话:运动与科学,是两个形如陌路的陌生人,还是两个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沈阳科学宫的一场巡回展将告诉你答案。在此之前先来答题吧,答对本期问题的读者可获得沈阳科学宫球幕电影票一张,一共20张,数量有限,快快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