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狄 《世界知识》2012,(15):58-59
近期钓鱼岛海域又起风浪。日本右翼政客公然鼓吹"购买"钓鱼岛,日本政府也由态度暧昧转为参与其中。这种举动激怒了全球华人。7月4日,台湾"中华保钓协会"秘书长黄锡麟等保钓人士搭乘渔船"全家福号"进入钓鱼岛海域,虽遭日本公务船纠缠乃至擦撞,仍成功在距钓鱼岛十公尺处亮出五星红旗宣示主权。台湾"海巡署"出动舰艇护航,使保钓船只顺利返台。7月中旬,中国政府渔政船连续巡航钓鱼岛,  相似文献   

2.
正70%~80%的日本国民支持"买岛"日本政府一直在考虑将钓鱼岛国有化,只是担心会引起对华外交困局。当地时间2012年4月16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演讲时表示,东京都政府将争取购买钓鱼岛。  相似文献   

3.
张慧玉 《世界知识》2012,(10):26-27
2012年4月16日,正在美国华盛顿访问的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当地的一个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东京都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石原表示,此计划已经获得钓鱼岛"土地拥有者"的同意.他说,如果钓鱼岛成为东京都政府的土地的话,东京都不仅可以开发它,还可以派驻警察.近年来,石原一直有从个人手中"购入"钓鱼岛的想法.他在2010年10月的电视节目中就曾经透露,自己已经与"岛屿所有者"进行了"购买"交涉,目的是防止这些岛屿"落入外国人之手".  相似文献   

4.
标签新闻     
《世界知识》2012,(17):12
"日本政府一定要想清楚:在钓鱼岛问题上寻衅滋事挑衅中国,不仅损害中日关系大局,更是在伤害中国民众感情。近年,日本大力促进中国公民的对日旅游,促进日中青少年交流,希望以此加深中国国民对日本的理解,增进日中两国国民的感情。但是,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刺激中国,势必前功尽弃,激起中国民愤,引起行动反弹。这种感情伤害的修复,不像更换首相那样快就能愈合。"——针对中日间钓鱼岛问题升温,《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署名文章,希望"日本政府一定要想清楚"。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岛争问题在东北亚凸显,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纵观这几组岛争,可以发现:中日间的钓鱼岛(日称"尖阁列岛")、韩日间的独岛(日称"竹岛")和俄日间的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三大岛争均因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作孽所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5年1月14日日本伊藤内阁指使冲绳县知事在钓鱼岛树立"国标",4月17日中日订立《马关条约》,日本割走了中国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钓鱼岛之争由此产  相似文献   

6.
胡本良 《世界知识》2014,(15):58-59
<正>7月7日,马英九在台北市举办的"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特展"上发表讲话,称日本还没有把钓鱼岛归还中国,"领土主权一寸不能让",言语间显露出对日的强硬立场。然而,马当局又多次宣示"不会与中国大陆联手保钓",让其所谓捍卫钓鱼岛"主权"的决心不啻一句空话。实际上,马英九实施的对日政策是:在向日本展现强硬姿态的同时,避免过  相似文献   

7.
张慧玉 《世界知识》2012,(15):26-27
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近期接连围绕我钓鱼岛制造事端,并极力推进"东京购岛"图谋。日本政府近日也相应明确了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针。在7月7日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为保持对钓鱼岛的稳定管理,日本政府正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进行综合研究。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本应是两国关系发展承前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12,(16):14-15
若干年来,关于钓鱼岛事态的消息可谓不绝于耳,而今年7月4日"全家福"号抵岛宣示主权,是保钓运动又一次高潮。此后事件余波不断:日本依然挑衅连连,激化纷争,日本政府宣布有意将钓鱼岛进行"国有化",首相野田佳彦明确表示日本政府计划于明年4月正式"购岛",又表示如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领土领海"出现周边国家非法行为,政府将"毅然以对",包括根据需要动用自卫队。中国政府一再重申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12,(19):58
一段时间以来,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制造事端。针对日方"购买"、"国有化"钓鱼岛的行径,2012年9月14日,以"团结奋斗、捍卫主权"为主题的钓鱼岛问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和新华网联合主办,来自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工人、农民、学生、工商业者和媒体代表等约10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之争由来已久。这次"撞船事件"再度引发争议,也再次促使人们去了解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历史真相的来龙去脉。2010年岁末,日本共同社中文部《共同网》、日本亚洲通讯社和日本新闻网评选出"2010年日中关系十大新闻","日中撞船事件引发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名列榜首。  相似文献   

11.
龚迎春 《世界知识》2012,(20):24-26
日本外务省1972年3月发表"关于尖阁诸岛领有权问题的基本立场",试图从法理角度论证其对我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以下简称钓鱼岛)拥有主权. 日本政府主张,钓鱼岛在1895年1月通过阁僚决议将其编入本国领土时是无主地,日本是根据国际法上的先占理论取得了对钓鱼岛的主权.1895年5月中国清政府根据《马关条约》第二条第2款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中不包括钓鱼岛,日本根据1951年《旧金山和约》第二条放弃的"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权利根据与请求权"中也不包括钓鱼岛.  相似文献   

12.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3,(3):8-9
美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月19日在美国务院与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举行会晤后发表讲话称,虽然美国在钓鱼岛最终主权归属问题上不持立场,但美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反对任何侵害日本行政管辖权的单边行为。美国呼吁各方采取措施避免冲突事件发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底,日本决定将其周边的25个岛屿国有化,其中就包括钓鱼岛i今年初,约有20名日本市民要求将户籍迁移到钓鱼岛上;日本文部科学省还要求将所谓“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写入日本教科书;冲绳县石垣市议会也通过条例,将每年的1月14日设立为该市的“尖阁列岛开拓日”。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1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25次活动在北大勺园举行。中心学术主任卓南生教授围绕"购买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中日舆情的走向和导致其变化的深层原因,和与会者分享了他细致的观察。"购岛"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的几个关键时间点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日方在"购岛"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的几个关键时间点。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日之间两面不讨好在北京遇袭的丹羽其实是日本政坛少有的"知华派"。刚刚离任的日本前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在中国受足了"夹板气"。"如果东京都要购买钓鱼岛,可能日中关系面临着重大危机,"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丹羽这样说,结果引发了包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内的日本右翼人士的不满,他们评价说"丹羽没有资格担任驻华大使"、"他是哪国人的大使",日本《产经新闻》也在社论中批评丹羽的发言,并要求替换大使。另一方面,8月27目,丹羽乘坐的车辆在北京市内遇袭,两名中国男子逼停车辆后,抢走了车上的日本国旗。日本国内右翼和中国一些民粹主义者显然都不喜欢丹羽宇一郎。但对于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日本人来说,丹羽的发言并没有  相似文献   

16.
日本采用三段论逻辑,“钓鱼岛属于琉球,琉球属于日本,所以钓鱼岛属于日本”,论证“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本文从国际法角度,驳斥“琉球属于日本”,论证琉球二战后已脱离日本。“钓鱼岛属于日本”的结论更是站不住脚的。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私自签订片面的双边条约私相授受琉球违反抗日盟国所签订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多边国际条约,造成现在的琉球处于美、日两国的双重殖民地状态。即使国际社会对美、日两国以前的背信弃义、违反国际条约的行为既往不咎,将错就错,现在按照最基本的国际法《联合国宪章》,美、日两国也有义务促进琉球自治或独立。文章最后指出,琉球追求自治或独立之路充满艰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钓鱼岛问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遗留问题,不应把它当做一个个案。1884年日本先是悄悄地窃岛,十年之后对华发动甲午战争,在中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将钓鱼岛据为己有。二战结束时的《开罗宣言》和《雅尔塔宣言》等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都应该归还,这其中就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大量历史材料已经证明,钓  相似文献   

18.
曲星 《世界知识》2012,(19):21-22
捍卫钓鱼岛主权要有较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钓鱼岛问题的历史已经积累了100多年,不是一次两次斗争、一次两次冲突就能彻底解决的。说到底,围绕钓鱼岛的斗争是中日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较量。目前中国的发展势头大大好于日本,所以时间在中国一方。上世纪70年代美国向日本移交钓鱼岛的时候,中国除了表示抗  相似文献   

19.
弋胜 《世界知识》2014,(8):54-55
<正>随着以钓鱼岛为焦点的中日东海争端持续升温,台湾当局在美日、大陆和岛内等多重力道作用下,扮演着微妙而尴尬的角色。寻求平衡不断摇摆逐步后退台湾当局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中日东海争端的政策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以2012年8月抛出"东海和平倡议"为标志,反应高调,抢先发声。2012年3月起,日本在我国钓鱼岛上演  相似文献   

20.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政府一意孤行,与极右翼石原慎太郎一唱一和,演出"购岛"闹剧,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在事情发生之后,中国政府态度很明确,中国民众对日本"购岛"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希望日本能够了解到中国民众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