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地层的沉积相与古地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遗址地层典型沉积剖面和遗址地区150余个地层资料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晚更新世晚期旧石器人类遗址地层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类型,从而恢复了距今2.2万年前人类在此生存活动的古地貌面。研究表明,古人类曾活动于古冲积扇面的砂岛上,这是末次冰期间较温暖的间冰阶时期,是一个水流相对稳定的时期。还讨论了由于受较强的不稳定水流影响,使该文化层内有3140年没有人类的活动,认为该遗址是一个人类活动的临时营地。并且,在同一时期,人类可能来自周围的古冲积扇高地,或来自平原西部较早形成的高地貌面。以上的研究为北京平原晚更新世晚期人-地环境的重建和进行史前人类历史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发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包括有上、下两个文化层,其时代距今分别为1.5~1.9万年和2.2~2.6万年左右。该遗址位于当时平原河流的天然堤上,是古人类在河边进行短期活动留下的遗迹。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北京平原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的演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从人猿主干上分离,究竟发生在哪里?是非洲,还是亚洲?经过考证,大部分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可能性较大。而迄今较为公认的最早的非洲以外的古人类证据来自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人们在该区域发现了185万年前的直立人的化石及其使用的工具。最近,我国科学家在陕西省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该遗址拥有连续性较好的人工制品文化层序列,时间可追溯到126万年至212万年前。这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人们以前认为的更早。  相似文献   

4.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旧石器文化遗址地层和古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发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包括有上,下两个文化层,其时代距今分别为1.5-1.9万年和2.2-2.6万年左右。该遗址位于当时平原河流的天然堤上,是古人类在河边进行短期活动留下的遗迹。  相似文献   

5.
江苏金坛三星村地区7000年来古环境演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遗址JS98T0820号探坑南壁剖面进行采样,并对样品作了氧化物、孢粉、微古(有孔虫和介形虫)、粘土矿物等古环境指标的测定分析,据此对该区新石器时代古环境演变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几点认识:①氧化物分析反映本区自全新世以来,气候有从干凉→干冷的变化趋势。②P2O5的含量在马家浜墓葬层和崧泽文化层可达生土层的5~6倍,反映了人类活动愈益频繁。③生土层样品中没有发现有孔虫、  相似文献   

6.
从环境考古角度对古居巢国的蠡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巢国(又称居巢)是殷周时期的重要方国之一.春秋战国时,它是吴、楚两国相互争夺的一个小国,先是归服于楚,后为吴所灭,汉朝后则鲜见典籍.后人在从历史文献考察这一古国的都城时,对它的消失始终有一些难解之谜.近年唐家嘴遗址的发现,重新引发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通过对唐家嘴遗址文化层含碳较高的中间层位14C测年,距今年代2090±130aBP.结合文化层考虑,大约终止在1800年前的这个遗址,似乎可以与历史记载赤乌二年(A.D.239年)发生的"陷巢州"相合.本文以历史文献为根据,以环境考古理论为指导,初步划定古居巢国都城的大体位置及其功能、规模与等级,探讨唐家嘴汉代遗址与古居巢国都城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类活动对巢湖环境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河南登封县颖阳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通过遗址剖面堆积物样品的孢粉分析和植硅石分析,获得了有关先人生活时期的古环境和文化信息,那时的气候有过多次小的波动,人类已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如种植水稻。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3,(12):45-45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内,它是北京地区继周口店之后远古人类遗存的又一重大发现。在最现代化、最繁华的中心商业街发现如此久远的人类活动痕迹,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为了妥善保存这一弥足珍贵的古人类遗址,东城区人民政府与李嘉诚先生共同投资在原址兴建了这座专题博物馆。作为独具特色的遗址博物馆,3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演绎着2.5万年前的古人类生存画卷,真实记录了北京地区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看点一:原土层遗址块。作为整个博物馆最核心的内容,陈列原址发掘出土的石器、骨器、用火痕迹,运用照片、壁画、…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4,(5):54-54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位于北京城西南约50公里,是举世闻名的北京人遗址所在地,被称为“北京人之家”。周口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了27个古人类、古文化和古脊椎动物的化石集中点,周口店因化石埋藏之密集,出土古人类化石及其伴生动物化石、文化遗物之丰富而震惊世界。1987年12月11日,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猿人洞即北京猿人遗址。从大约五、六十万年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到约二十万年前。这个遗址发现于1921年,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共发现了近200件人类化石(代表40个猿人个体),上万件石器、数层灰烬层和近20…  相似文献   

10.
用寺河南、二里头、新砦等新石器晚期遗址的环境指标,讨论了豫西地区的史前(4.2~3.5 kaBP)农业生产环境.寺河南遗址地层孢粉组合指标显示,该区龙山文化晚期气候暖湿,除粟作农业外还有一定的稻作农业生产;进入二里头时期气候趋于干旱,旱作农业快速发展.新砦、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C、N同位素数据表明,两个时期人们的食谱主要是C4类作物,畜牧业的进步表现在二里头时期肉食比例高于龙山时期.同时镰刀类工具代替斧铲类工具的事实表明,二里头晚期旱作农业已经相当成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辽南滨海地区第四纪黄土沉积物的磁化率测量和分析,发现该区马兰黄土的磁化率值不高,反映了该区晚更新世受末次冰期影响,气候条件干冷,黄土粉尘沉积速率快,成壤作用微弱;时间更早的离石黄土磁化率值偏高,反映其成土环境较为温暖潮湿,黄土粉尘堆积速率慢,成壤作用好。磁化率曲线的波动变化反映了古气候发生多次旋回变化;黄土-古土壤序列很好的指示了干冷、暖湿气候的交替,也对应了冬季风、夏季风的交替变化。根据磁化率值对古气温和古降水量的回归计算得到古气温应介于5.85℃~13.0℃(+1.5℃),古降水量介于403.22mm~735mm,其标准都低于当今水平。反演辽南滨海地区中、晚更新世时期的黄土沉积环境是比较干冷的,并且经历了多次的小规模的干冷、暖湿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tudy of ancient potteries unearthed from the Guangfulin site in Shanghai. From the external features of these potteries, archeologists can classify them into two different cultural types: Liangzhu culture (local culture) and a new culture which might be derived elsewhere, but they can not recognize whether they were produced in the same place. 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 (PIXE) and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INAA)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samples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We found that the two methods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their database can be mutually referenced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potteri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potteries from the two cultural types are different, which means that the materials for ancient potteries of new culture originate from elsewhere. This supports the archaeologists’ speculation that a group of ancient people migrated to Shanghai from some other places 4000 years ago.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萨拉乌苏河流域滴哨沟湾左岸沉积剖面常量元素Si、Al、Fe、Ca、Mg、K、Na含量及其比值变化的分析,结合~(14)C测年结果及粒度、有机质指标,并综合已有研究,探讨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表明,9.6ka BP前气候干冷,沉积相为风成沉积;9.6~8.4ka BP气候由干冷向暖湿转变,期间存在干冷波动;8.4~4.0ka BP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其中,8.4~6.5ka BP为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时期,降水增加,积水成湖,湖泊水位高且稳定;6.5ka BP气候发生明显转变;6.5~4.0ka BP湖泊水位逐步下降形成富含螺壳的浅水环境,但气候整体仍较为湿润;4.0~1.2ka BP气候变干冷,发育沼泽;1.2~0.7ka BP气候转暖湿,沉积相由沼泽相转变为湖泊相;0.7~0.5ka BP为河流相沉积,气候较为干冷.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可与东亚季风变化、温度变化、太阳辐射进行对比,反映了该区域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景观设计的设计过程是设计师与场地之间反复对话交流的过程。设计师需要对场地深层次的观察和理解才能把握其中抽象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三个层面的组成:自然特征、历史文化特性、区位解析特性。在运河之都广场设计中这三个层面以不同的方武叠加后形成了完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河南孟津地区中全新世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河南孟津地区发现全新世古土壤-黄土沉积剖面和湖沼相沉积剖面。作者对这2个剖面之间进行了野外调查,绘制了其间的地层图,并在古土壤-黄土沉积剖面采样,对样品做了粒度、磁化率以及CaCO3含量分析。通过古土壤-黄土沉积剖面与湖沼相沉积剖面的对比,研究了中全新世孟津地区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孟津地区在7020~5660aBP和4610~3755aBP是古湖泊形成和古土壤发育的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在5660~4610aBP孟津地区经历了一次气候波动,湖泊缩小为零星湖沼, 古土壤发育中断;3755~3055aBP湖泊萎缩干涸,黄土开始沉积,气候转向冷干。河南龙山文化时代晚期,湖面水位较高,人类在古土壤上活动;二里头文化时期湖泊萎缩,人类活动向低处转移,湖泊完全干涸时人类开始在干涸的湖相沉积层上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关于芜湖古城内文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芜湖古城始建於明代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费时六年完成的明代芜湖城。城区内现保存的各类文物资源近30余处(有些资源与我国历史上名人有关联)。主要有古代、近代建筑、古碑刻以及由南门湾、花街、南正街、儒林街和肖家巷组成的明清传统街道网。2000年,市政府决定恢复建设“芜湖古城”,力争做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利用。建设好芜湖古城,打响“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块牌子。  相似文献   

17.
满洲文化对京师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猎型的满洲文化与农耕型的汉族京师文化,有冲撞,有吸纳,也有融合。基于对汉文化的仰慕,入关后的满族对北京的明代宫殿加以保护和利用。在清代北京及京畿地区的建设中,满族的建筑文化对北京的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和民用建筑,以及苑囿行宫的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遗迹至今可见。满族入关后,强制推行满族文化,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城居住的政策,造成民人的巨大苦难,在空间上形成了既有交叉,又各成体统的满、汉两个文化圈。满洲的民俗文化对北京的语言、文艺、民风、民俗和饮食,产生很大影响。满族文化在与汉族文化自然交融的过程中,逐渐被融化,从而发展了中华民族多元而统一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18.
皎平渡山洞遗址位于金沙江河谷左岸,属于不可移动的石质文物。该崩坡积土是在后期钙质溶滤、沉淀和成岩作用下形成的次表生岩类,强度具有离散性。在查明山洞遗址斜坡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基于可靠度理论对遗址斜坡在水库蓄水、降雨和地震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稳定性分级,得出在945 m、975 m库水位和945 m+Ⅶ度地震、975 m+Ⅶ度地震工况下,遗址斜坡最大失稳概率滑面切出的滑体覆盖整个洞区,对遗址山洞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