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是话题突出语言(topicprominentlanguage),句子的基本结构是话题+说明,而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language),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主语在句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要求意足形完。本文通过翻译实践,讨论了汉英翻译时根据句子话题来确定英语主语的理论及操作策略,并以此实现有效再现原文语句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完整的汉语语法学著作。从句子的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分析,《文通》中的起词是一个糅合主语、施事、话题的句子结构成分概念。马氏分析句子的起词,既重视语义,也结合句法标准,并注意语用因素。《文通》对句子的句法结构、语义结构、语用结构的认识是混一的,但在具体分析句子起词的过程中,能够区别情况,在句法或语义或语用上有不同的侧重,从而揭示了汉语句子结构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贺倩 《科技信息》2010,(34):I0165-I0166
英语注重主语,句子形式是"主语加谓语"。而汉语注重话题,句子形式是"话题加评论"。基于这种差异,在英语与汉语两门语言互译中,必须有效把握这两者语言之间的转换才能体现原文的价值。而夏济安先生--台湾著名翻译家,在英汉翻译中把转换技巧使用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浅议话题     
张丹丹 《科技信息》2009,(16):142-143
话题是汉语语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它的彻底研究有助于正确分析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多年来功能语言学界和形式语言学界的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话题,尤其是汉语中的话题,进行了不同的研究。结合这两种观点,本文对话题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主题突显的语言。两者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主语的选用和确定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本文着重就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主语方面的差异作初步探讨,总结出了汉译英时的三条基本方法,即对应法、增译法和转换法。  相似文献   

6.
使用功能语法的"主位—述位"理论分析句子的信息结构,比传统的"主语—谓语"以及"话题—说明"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人际主位是主位结构中比较重要的类,它对交际的引导、发话人主观感情的表达及口语化功能都有较大的作用。描写和分析汉语口语中人际主位的成分、类型以及特点,对加深汉语口语的人际功能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描写了汉语和韩语对话结构和叙述结构中句子主语的省略现象,发现虽然汉语比英语更少使用主语,但却比韩语更多使用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叙述结构中汉语相邻句中的动词谓语如果不具并列承接性或不具同类性,主语不能省略。相反韩语更多地省略句子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文章由此推测,汉语和韩语分别属于"主体"和"客体"为中心的语言,准确地说,"主体中心"和"客体中心"之间存在一个连续性,汉语是偏向"主体中心"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汉语中,"子产而死"、"富而可求"之类句子在句法结构上是"主而谓"结构,"而"前的名词既是主语,也是话题。"而"是连接主语和谓语的语气词,可以看作是古代汉语中特殊的话题主语标记。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主题突显的语言。这是由于在各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原始语结的分化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就英汉翻译而言,英汉词序的相似性有时可以将汉语的主题句直接转换成典型的英语主谓(宾)结构,而在多数情况下,汉语主题句的翻译需要局部甚至全部改变原有句子结构才能完整精确地译出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本文总结出了翻译汉语主题句的三条基本方法,即对应法、结构转换法和和语义翻译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提出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主语的处理。原文有明确的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成分充当主语时,原句的主语可以作为译文的主语;如果保留原来主语不妥,就需要重新选择、确定主语。汉语句子中主语隐含或无主语时,则需要增补主语。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史上,“莫”具有无定代词、否定副词、劝戒副词、语气副词四种词性,其演变过程大致上也依此顺序。“莫”继续语法化,变为构词成分,如北方话副词“莫非”中的“莫”。在“莫”的语法化过程中,主语的次类变换、句子结构的复杂化和句式、句子语气的变化诸方面是其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2.
形容词作定语时修饰主语或宾语,在句法上与其中心语构成直接成分;形容词作状语时修饰谓语,在句法上与谓语构成直接成分。但在语义平面上,定语形容词的语义不仅指向其中心语,还指向句内的其它成分或句外成分;状语形容词的语义不仅指向谓语,还指向句子中的主语、宾语等体词性成分,形成了一种句法与语义相悖的结构。作定语和状语的同一形容词虽语义指向相同,但所表达的主观意义不同,修饰语形容词语义指向的不同是人类认知模式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张景丰 《科技信息》2009,(31):J0112-J0113
汉语有很多无主句,这符合汉语意合的思维习惯。而英语则重形合,句子里一般都需要有主语。汉语的无主句译成英语时,往往需要确定并补出主语或改变句型,使句子结构符合英语语法的规范。本文探讨了如何理解汉语无主句、译文主语的确定及英译时可运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谈壮语定语后置的历史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语是汉藏语系汉台语群壮侗语支。它的语序跟汉语语序相同,主语都位于句子的前一部分,谓语宾语依次列位于主语之后,主语都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表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谓语都是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宾语都是动词的连带成分,不借任何虚词的帮助,连在动词的后面,  相似文献   

15.
主题句是一种把句首的成分年看成是话题加以评说的句型。显然用句子形式作谓语表解释汉语“话题-评论语”型句子构造,是符合汉语的真实情况,也体现了汉语语法的特点,即古汉语虚词的研究应逐渐自觉地把虚词同现的语言结构段紧密地联系起来,由此,词性的标注使义项的划分趋于细密化,并使句法功能标准由隐性变为显性,对义项的划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话题结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现形式不一样:汉语的话题常位于句首,是汉语固有的语序;英语的话题隐藏在宾语中的情况非常普遍.在汉英翻译中,往往要将置于汉语句首的话题转换成英语句子中的宾语.  相似文献   

17.
形容词作定语时修饰主语或宾语,在句法上与其中心语构成直接成分;形容词作状语时修饰谓语,在句法上与谓语构成直接成分。但在语义平面上,定语形容词的语义不仅指向其中心语,还指向句内的其它成分或句外成分;状语形容词的语义不仅指向谓语,还指向句子中的主语、宾语等体词性成分,形成了一种句法与语义相悖的结构。作定语和状语的同一形容词虽语义指向相同,但所表达的主观意义不同,修饰语形容词语义指向的不同是人类认知模式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已知信息,述位是新信息,主述位组成适当的语篇推进模式,反映语篇内部句子之间内在联系和信息分布规律。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存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本文从主位推进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主位结构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认为在英汉语篇翻译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切换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程雯雯 《科技信息》2010,(12):155-155,158
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本文在语言类型学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汉语主题和英语主语。根据英汉语的语言特点,在英译汉的过程中,确立汉语句子的主题是关键,本文着重分析了具有三类显著特点的英语词语应当翻译成汉语的主题语,并介绍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主位结构是体现语篇篇章意义的形式,不同主位的选择会影响到翻译中意义的传达。通过语篇对比发现:汉语主位位置上可出现的句法成分比英语的要灵活多样,同时汉语篇章中有突出的零主语现象导致主语跟主位重合的频率低于英语语篇。这些特征要求译者在尽量保持原文主位结构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汉英主位句法成分选择的不同特点,保证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又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整体意义的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