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征 《科学之友》2004,(11):42-44
选错了奖励项目的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19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公告中说,由于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所以决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学奖授予他。许多科学家认为,光电效应的科学意义无法和相对论相提并论。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不是爱因斯坦不够格,而是诺贝尔奖委员会选错了奖励项目。  相似文献   

2.
李拙颐 《自然杂志》2006,28(4):199-199
德国林道(在康士坦茨湖),每年因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论坛而受人青睐。会议由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论坛委员会组织,目前由包括155位诺贝尔奖获得捐助并成立林道诺贝尔奖获得论坛基金会,大会主席足Countess Sonja Bernadotte。论坛的主要目标是给国际上最有希望的年轻学提供与诺贝尔奖获得亲密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并讨论各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该论坛从1951年开始举办,每年一次,每次论坛邀请20~25位诺贝尔奖获得参加,今年为第56届,主题为化学(去年为物理学),实际与会的诺贝尔奖获得为23位。  相似文献   

3.
何香涛 《自然杂志》2014,36(3):218-224
1963年,美籍荷兰天文学家施米特(Schmidt)揭开了类星体的面纱。作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经过50多年的研究,关于类星体仍然有很多疑惑。天文学在1960年代的四大发现中,另外三大发现已获得5项诺贝尔奖,为何唯独类星体从没得到诺贝尔奖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常问起 ,加利福尼亚是如何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招募去的呢 ?因为现在有好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加州工作。加州的气候、文化以及致力于卓越的理念就是原因所在。加利福尼亚不仅产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且也从世界各地吸引来了许多。今年 ,它也将热烈庆祝诺贝尔奖的百年华诞。加州与诺贝尔奖有着令人艳羡的关系。它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密集的地区———在过去 1 0年里 ,大约 2 5 %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与加州有关。诺贝尔奖得主、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大卫·巴尔蒂默有一些关于为什么加州既能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 ,又能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5.
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1991年,美国哈佛大学幽默科学期刊《不可能的研究纪录》设立了搞笑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的英文原名非常有意思:"搞笑诺贝尔奖"由Ignoble(不名誉的)和Nobel Prize(诺贝尔奖)这两词拼接而成,颇有幽默戏谑的意味。搞笑诺贝尔奖推崇的是"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总是触痛我们的神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田勘 《世界科学》2005,(11):36-36
年年诺奖,年年叹息。虽然我们可以不必把诺贝尔奖太当回事,但每年的诺贝尔奖总还是给我们以启示,或说得重一些,总是在刺激我们的神经。今年的诺贝尔奖仅仅从已颁发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及物理学奖就为我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再次打开了更多的窗户,拓宽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皆因一年一度有一个诺贝尔奖,皆因一年一度总与中国人无缘,总是让中国公众和传媒感到莫名的忧伤。从2008年10月6日开始,2008年诺贝尔奖各个奖项陆续公布。百余年来,这是一个中国人始终缺席的舞台。但这不妨碍公众始终对它抱有热情和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13,(12):F0003-F0003
自1951年确立了诺贝尔奖得主大会(简称“林道会议”)以来,环绕德国林道岛的康士坦茨湖,每年都吸引着科学大师与年轻学子在此聚会。化学是今年林道会议的主题,有34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25名年轻学子与会,前者精彩的演讲深深吸引了与会者,之后的讨论和对话更是促进了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详见本期“林道会议”专题)。  相似文献   

9.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诺贝尔奖金是全世界公认的最高的科学荣誉。获得者会受到全世界同行们的尊敬。诺贝尔奖金从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了。而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即1901年度的奖)的便是发现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相似文献   

10.
尹龙 《科学之友》2002,(1):16-16
2001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诺贝尔奖本年度颁奖仪式和百年庆祝典礼。所有健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部被邀请前往参加这次百年盛典。与此同时,在中国也开展了—系列的庆祝活动。诺贝尔奖根据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的遗嘱设立,原有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五个奖项,1969年,由瑞典银行捐款开设经济学奖。从1901年首次颁奖至2001年,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一百年来,全部六个奖项共有714人获奖(另有20个和平奖授予如红十字会、联合国等团体或组织)。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揭晓,总要吸  相似文献   

11.
6月28日,2009年诺贝尔奖得主大会在德国小镇林道(Lindau)开幕,来自67个国家的580名才华横溢的科研新秀在为期一周的时阿里与23位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交流。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化学,涵盖生命细胞的生物化学、表面反应分析以及合成新战略,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也作为大会的重点展开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读到这样一则报道,我国一位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时,心中不免产生许多遗憾和反思,中国科学家真的与诺贝尔奖无缘?当然这不会永远如此。相信有这样的一天,让全体炎黄子孙扬眉吐气,这就是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走上诺贝尔奖领奖台。我们企盼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在当今世界科学的诸多领域,中国科学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为各国科学家所公认。但总的来说,我们与世界上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某些方面差距还比较大,这是事实。但是,中国科学家的原创思想常常又是超前的,这对于取得诺贝尔奖又是非常有利的。如果这…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奖与免疫学的百年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伯宁 《自然杂志》2012,34(3):167-171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发现树突状细胞的斯坦曼和发现Toll样受体的博伊特勒、霍夫曼。自1901年贝林因发现抗毒素获得首届诺贝尔奖开始,一百多年来,免疫学研究领域所荣膺的诺贝尔奖已经累计17次。从免疫学发展史的角度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见证了学科发展的整个历程:免疫学起源于微生物学,经历了由免疫化学向免疫生物学的转变,最终成为一门前沿科学。本文回顾了历届荣膺诺贝尔奖的免疫学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理论价值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尽管美国天文学家最早推断出暗能量的存在,并在2011年成功证实且赢得当年度的诺贝尔奖。让整个物理学界接受了暗能量存在这一事实。然而,美国却未能把这种发展势头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5.
游战洪  刘钝 《科学》2005,57(5):24-27
在现代科学与国际政治纠缠的历史上,1955年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坐标。这一年有三个著名的科学家宣言相继发表。4月12日,18位联邦德国的原子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联名发表《哥廷根宣言》。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ell)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7月15日,52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德国博登湖畔联名发表《迈瑙宣言》。  相似文献   

16.
京都奖简介     
郭晓强 《科学》2007,59(3):58-61
京都奖是日本的国际性大奖,负责颁发京都奖的是稻盛和夫基金会的建立者稻盛和夫。该奖始于1985年,每年颁发一次。在这短短20年间,京都奖已成为一项国际大奖,被称为“日本的诺贝尔奖”。京都奖在高额的颁奖金额和严格的获奖者筛选方面可以与诺贝尔奖相媲美,因此越来越得到国际上科学家、工程师以及艺术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幸运的角色爱因斯坦和玻尔式的科学工作者在年轻时为圆诺贝尔奖之梦而创造性地忘我工作着。由于1968年之前尚无诺贝尔经济学奖 ,因此 ,与我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们可能不会有此工作动因。1970年12月的一天 ,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 ,博学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接见了我们。他用不同的语言 ,分别同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作了交谈。尔后 ,在现场的演讲过程中 ,我已自身的经历回答了人们向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的问题 :一个人如何获得诺贝尔奖 ?我首先强调了努力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 ,也强调了在著名高校里结识优秀的导师和杰出的同时代名人…  相似文献   

18.
2009年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公布后,引起了我国人民的广泛热议.也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热切关注。这一次诺贝尔奖获奖名单的公布.之所以会使我国人民产生如此浓烈的兴趣.据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奖,由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个奖与中国人无缘.最早介绍到中国的诺贝尔奖的获奖项目是X射线和镭的发现.伦琴1895年发现了X射线,两年后就被介绍到我国了,当时把它译为"通物电光".1903年鲁迅先生发表文章介绍了居里夫妇1898年发现镭,1902年提取纯镭的情况.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1917年9月许崇清在题为<再批判蔡孓民先生在信教自由会演说之订正文并质问蔡先生>一文中,叙述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第一次把相对论介绍到中国.那时爱因斯坦还没有获诺贝尔奖物理奖.  相似文献   

20.
赵乐静 《世界科学》2010,(11):17-20
在2010年各项诺贝尔奖揭晓前夜,罗宾·麦基(Robin McKie)撰文回顾了恒星元素核合成理论开创者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有争议的一生,并以霍伊尔无缘诺贝尔奖为例,反思这一著名科学奖项所面临的问题与改革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