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科技》2005,(4):51
菊花中以杭菊、亳菊、滁菊、怀菊最为有名,四大名菊各有所长,应该仔细挑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亳菊醇提液对黑腹果蝇繁育性能的影响作用。采用乙醇浸提法制备亳菊醇提液,并测定其总黄酮浓度,用以不同浓度醇提液饲喂果蝇,测定果蝇F1、F2代的羽化数、增殖率和体重。结果表明,提取液中总黄酮浓度为9.86μg/m L,提取率为12.325%;与对照组相比,1%和5%亳菊醇提液处理组F1、F2果蝇雌体数目和体重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5%组的F1、F2代果蝇雄体数目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各亳菊醇提液处理组刚羽化F1、F2代雄果蝇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表明一定浓度的亳菊醇提液可以增强果蝇的繁殖力、增加子代体重。  相似文献   

3.
松针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松针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比较3种松针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总黄酮含量,筛选出水提法作为工艺优化的提取方法,湿地松松针中总黄酮含量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素影响松针总黄酮提取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酸碱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并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100 ℃,提取时间为3 h,酸碱度为pH 10.0,料液比为1 ∶ 14.最佳工艺条件下湿地松松针总黄酮的得率为(5.474 3±0.013 1)%.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水母雪莲花中黄酮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品,对其进行络合显色,用紫外及可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母雪莲粗提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回归方程为A=1.20932C-0.07937,r=0.9973.3种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总黄酮的含量高,更容易实现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索式抽提法、超声波法等4种方法分别提取鱼腥草不同部位(根、茎、叶及全草)的黄酮,结果表明:索式提取法为鱼腥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鱼腥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全草、茎、根.  相似文献   

6.
对亳菊和阴歧油菊种间杂交F1代的叶片和花性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为菊花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将亳菊作为母本,阴歧油菊作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对获得的70个种间杂交后代的叶、花形态和总黄酮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测试性状间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9.92%~217.56%;舌状花全部性状和管状花数量与总黄酮含量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从11个测试指标中提取了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5.42%;杂交后代中叶片性状和总黄酮含量的测量结果显著大于双亲该性状的测量结果,除花序直径和花心直径测量结果低于双亲该性状测量结果外,其余花性状测量结果均介于双亲该性状测量结果之间。通过种间人工杂交能将不同性状进行组合遗传给后代,从而能进行亳菊种质创新。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尉犁地区经过蒸汽、微波和锅炒三种杀青工艺制得的罗布麻茶为样品,从感官、有机成分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探讨杀青工艺对罗布麻茶的影响.结果显示:除总黄酮含量外,杀青工艺对罗布麻茶品质相关的各指标影响显著,蒸汽杀青茶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的含量以及体外清除.OH和DPPH.的能力均显著高于锅炒杀青和微波杀青茶,提示三种杀青工艺中,蒸汽杀青工艺是保存罗布麻茶中的有效物质最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超声醇提法、超声水提法、乙醇回流法从淫羊藿中提取苷类化合物,并进行初步分离,测其含量,结果表明:超声醇提法所得产品中淫羊藿苷含量最高,为72.2%;乙醇回流法次之,为64.3%;超声水提法最低,为62.8%。在该实验中,最佳提取方案是在40℃条件下,7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30min,溶剂用量依次为药品用量的13倍、8倍。  相似文献   

9.
补肾活血煎有效成分提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淫羊藿苷含量、总黄酮含量、醇浸出物量(φ乙醇=0.8)为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比较水提和醇提工艺,优选补肾活血煎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φ=0.5乙醇提取效果较水提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8倍量φ=0.5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1.5h,第二、三次各1h。利用最佳工艺条件能充分有效地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0.
优化苦荞茶和雀嘴茶中总黄酮提取的较佳实验条件,并探究总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提取液中总黄酮收率为考察指标,乙醇浸提苦荞茶和雀嘴茶中的总黄酮,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时间单因素对浸提液中总黄酮收率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确定较佳的提取条件.较佳实验条件为5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0.5∶40(g·mL),浸提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和2.5h,苦荞茶和雀嘴茶提取液中总黄酮收率高达21.64%和19.41%;苦荞茶和雀嘴茶提取液对羟自由基清除效果优于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BHT.乙醇浸提法是苦荞茶和雀嘴茶中总黄酮提取的有效方法,提取液中获得的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具有较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乙醇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苦菜叶及苦菜茶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苦菜叶中总黄酮含量为3.98%;不同浸泡时间的苦菜茶中总黄酮含量不同,以沸水冲泡20min总黄酮含量最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矮丛风毛菊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黄酮的优化条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的含量.结果:矮丛风毛菊中黄酮的含量为6.8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采用醇提法提取淫羊藿总黄酮,以鸡胚绒毛尿囊膜(CAM )为模型检测其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淫羊藿总黄酮提取得率为1.65%;0.2、0.1、0.05 mg/mL淫羊藿总黄酮处理组对CAM血管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81.8%、54.5%和27.3%.因此,淫羊藿总黄酮对血管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茶皂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皂素(thea saponins)又名茶皂甙,在山茶科植物中的各个部位均有分布,其中以果实中含量最高。我国山茶科植物品种繁多,其中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最多,分布最广、产量最高,面积最大。油茶副产物——茶枯饼(粕)和茶果壳中含有丰富的茶皂素,是生产茶皂素的极佳原料。然而由于往常所用的一次水溶剂浸提法及有机溶剂浸提法与高分子材料吸附法的成本高、工艺复杂、提  相似文献   

15.
蒙药材多叶棘豆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多叶棘豆中提取总黄酮,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用80%的乙醇浸泡24h,超声50min,可得到较多含量的黄酮,且测得总黄酮含量为2.506mg/g,回收率为99.696.  相似文献   

16.
陈彪  杨兴姣 《科技信息》2011,(17):I0063-I0064
为了正确使用银杏种间资源,利用碱提法分别对雌雄银杏叶(各十份)总黄酮的进行比较;为了筛选雄性银杏叶最佳碱提法提取工艺,利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pH、提取温度、液料比四个因素对雄性银杏叶总黄酮碱提法工艺的影响,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用醇提法提取竹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竹叶为试材,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实验条件为料液比1:20,60%的乙醇,60℃提取4h,竹叶中黄酮的含量为7.88mg.g-1。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浸提的最佳条件是:100ml,75%乙醇在50℃下浸提3h。文章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样品测定黄连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含量为5.6911%。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黄连中  相似文献   

19.
正滁菊是滁州市传统地方特色农产品,为安徽四大著名道地药材之一,其药用、保健价值位居全国四大名菊之首。《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拾遗》、《现代实用中药》等古今多部医学典籍都有对滁菊的记载。清朝光绪年间滁菊被列为贡品,故有"滁州贡菊"之称。为了加快滁菊产业发展的步伐,滁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滁菊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滁菊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南谯区  相似文献   

20.
滁菊是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之一,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也是滁州市唯一享有国家标准的农产品。滁菊俗称甘菊、白菊,其药用、保健价值居全国四大名菊之首,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活血、延年益寿等功效。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科技、农委、财政、工商、质检等部门鼎力扶持,在滁州市南谯区滁菊研究所、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施集茶场等一批滁菊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科技项目扶持,依靠科研院所技术支撑,滁菊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在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市场开发等方面研究滞后。滁菊种植上规模、产品创品牌和产业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笔者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滁菊原产地域的南谯区和全椒县、定远县等主产区,应重点在滁菊“种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工艺”三大技术上进行创新,依靠科技支撑,促进滁菊产业化发展。一、提纯复壮,改进滁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