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含TOA(三氯乙烷)干氧气氛中,温度在900~1100℃范围内,10~100nm二氧化硅薄层的生长规律。讨论了该规律的解析表达式和有关模型参数。比较了经高温含氧退火和未经高温退火所生长的氧化层的击穿电场强度和可动离子沾污等特性。结果表明,前者优于后者。经含氧退火处理的薄氧化层更适用于小尺寸器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含氧燃料添加剂对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影响。利用静电微粒筛选器和动力微粒筛选器对燃烧不同比例氧化燃料添加剂的柴油机废气中的微粒分布进行了测量。同时,还分别利用红外气体分析仪、火焰离子探测器和化学发光分析仪对相同样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也进行了测量。研究表明含氧燃料添加剂对柴油机微粒的分布有影响,它能显著地降低碳烟的排放,而对一氧化碳、碳氢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静电喷雾,将乙基纤维素(EC)溶解于二氯甲烷(DCM)中制备成EC微粒,探索了EC质量分数、注射速度、电压为2.5%、注射速度为1.5mL/h、电压为17.5kV和接收距离为15cm时可得到形态好、平均粒径为7.68μm、分散均匀的圆片和接收距离对微粒形貌及直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EC微粒的形貌,并分析其粒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EC质量分数状EC微粒。EC质量分数过低或过高、注射速度过低或过高均可增加微粒不规则程度,增加电压可使EC微粒粒径降低,微粒粒径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高氧气调包装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气调包装方式之一.研究了在不同储藏温度(4,15,25℃)下,高阻隔膜超高氧气调包装的鲜切胡萝卜品质变化规律(对照空气包装).结果表明,超高氧气调包装显著增加了鲜切胡萝卜的失重率、呼吸强度,同时加速了维生素C、总胡萝卜素含量的损失,但能提高多酚类物质含量.总之,高阻隔膜超氧气调包装不能有效地维持鲜切胡萝卜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12 km以下高度供氧方式包括肺式供氧、等压呼吸、氧浓度随高度自动调节、安全余压和应急供氧;12 km以上高度采用加压供氧.氧气调节器是供氧系统的关键控制器,它可以随环境压力和飞行员呼吸的变化,按相应的高度进行不同的供氧方式,供给飞行员一定压力、流量和含氧浓度的混合气或纯氧.  相似文献   

6.
电力电子器件表面溅射膜的保护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直流硅靶溅射反应法制备的溅射膜的导电特性和表面屏蔽作用,得出低含氧气氛下(O_2/Ar<30%)生成的溅射膜是一种半绝缘性的含氧非晶硅.它用于电力电子器件表面作内层保护能屏蔽外界电荷,因而可以大幅度提高器件的耐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制作疏松结缔组织铺片的常规方法是先活体注射 ,然后将动物处死、取材 ,动物多选用小白鼠或大白鼠。在铺片制作的过程中 ,我们对传统方法作了一些改进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方 法1.1 活体注射(1)取材选用兔子 ,中等大小即可。用 0 .5 %~ 1%的台盼蓝水溶液或生理盐水溶液 (每次注射前均应煮沸消毒 ) 15~ 2 0mL/kg皮下或腹腔注射 ,隔日一次 ,5~ 8天后取材 ,也可在取材前 4小时再注射一次[1] 。(2 )不采用皮下或腹腔注射 ,采用耳静脉注射 ,共注射 6次。第一次注射 2mL/kg ,第二、三、四、五次注射 3mL/kg ,第六次注…  相似文献   

8.
闻一下你呼吸的气体就可以在症状出现的一周前查出你是否患上了流感。美国国防部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一种诊断人是否被生物武器感染的方法时,偶然发现了该技术。 众所周知,我们的呼吸气体中含有16%的氧气,78%的氮气和40%的二氧化碳,其中也有少量其他气体,包括十亿分之五的氮氧化物。这种氮氧化物(NO)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重要的信号作用,因此缅因大学的Robert Lad提  相似文献   

9.
在一台增压直喷(GDI)汽油机上,使用快速微粒光谱仪(DMS500)对排气中微粒排放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起动后数秒内微粒排放较高,随着暖机进行积聚态微粒排放减少,热机怠速工况排气微粒主要以核模态为主.随着过量空气系数λ减小缸内峰值压力增加,燃烧持续期缩短,缸内平均温度升高,燃烧后期缸内温度下降幅度增加,混合气氧含量降低,这些均促进了碳烟排放.采用稀混合气时,循环变动升高.低负荷时,积聚态微粒对λ变化较敏感;增加负荷和转速后,积聚态微粒数浓度有所降低,表现为随λ减小而增加的趋势.采用浓混合气时,排气微粒质量迅速增加.在实验工况,排气微粒的几何平均直径(GMD)和中位直径(CMD)基本在10,nm以内,λ为0.8时微粒的GMD和CMD值较大.  相似文献   

10.
<正>"丹麦大学的科学家们打造出一种特殊材料——海王,它可以让潜水员抛开笨重的氧气储罐,像鱼一样在水下呼吸"众所周知,人类无法从水中摄取氧气,因此潜水员在水下活动最核心的问题是呼吸,解决呼吸问题也就成为了潜水技术中最复杂的技术之一。海王是谁?其实,水中溶解有一定量的氧气,鱼类就是通过腮从水中摄取氧气来维持生命的。理论上,如果能掌握从水中快速摄取氧气的技术,那么人类在水下活动就不再需要携带气体。但是,人在水下保持长时间呼吸  相似文献   

11.
在一台四缸增压直喷式汽油机上研究了其微粒粒径分布特性,考察了燃料属性(T90温度、乙醇添加)、发动机运行工况参数(负荷、点火时刻等)、喷射策略(喷射时刻、2次喷射)对微粒粒径分布以及微粒数目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T90温度对微粒排放有显著的影响,T90温度升高,微粒排放增加;增压直喷式汽油在中等负荷下的微粒排放浓度最高,在大负荷下由于轨压升高和高温排气的氧化,最大微粒排放浓度反而减小;汽油中添加10%的乙醇可以使得微粒排放适度减少;较早的喷射时刻使得燃料蒸发时间延长,混合气更加均匀,有助于减少微粒排放;而2次喷射有助于抑制微粒排放,选择合适的第2次喷射时刻,可使其抑制效果最佳;点火时刻对微粒排放影响显著,推迟点火可以减少直喷式汽油机的微粒排放.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多孔壁风耦合空气分级对煤粉燃烧的作用特性,利用商业软件Ansys Fluent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法(UDF)编译写入了焦炭气化反应和NO被焦炭异相还原的宏文件。探究了燃烧炉中流场、温度场和主要组分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多孔壁风对NO_x排放和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壁风系数存在优化值,此时不会明显影响炉内的燃烧组织;多孔壁风可在主燃区和还原区壁面形成空气膜,其中,主燃区空气膜中氧气体积分数大于4%,还原区不低于2%,阻止了还原性气体的腐蚀;多孔壁带入还原区的氧气能够与焦炭结合,在焦炭表面生成含氧络合物C(O),既能强化NO的异相还原,又能促进焦炭在燃尽区燃烧。  相似文献   

13.
在一台增压中冷四冲程柴油机上进行进气富氧燃烧台架实验,用氧气流量阀和氧传感器控制进气氧浓度,用DMS500粒径分析仪检测排气粒径分布特性,研究进气富氧燃烧对柴油机排气微粒特性的影响.在稳态工况下,研究了进气氧体积分数分别为21%、22%、23%和24%时柴油机微粒排放质量浓度粒径分布、数量浓度粒径分布、几何平均直径、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工况下,随着进气氧浓度增加,积聚态微粒数量和质量浓度峰值明显降低,核态微粒数量浓度逐渐增加;微粒几何平均直径减小,小粒径微粒数量增多;微粒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4.
由生物质等路线生成的乙醇资源丰富,将其作为平台分子制备含氧化学品有望发展成为新的生产大量精细化产品的石油资源替代路线.论述了近年来基于多相催化转化乙醇生成高值含氧化学品(如乙醛、高碳脂肪醇、芳香醛/醇)的研究进展,指出乙醇在金属-羟基磷灰石上转化生成芳香醛/醇是当前研究前沿.此外,乙醇高值转化利用制高碳数(n>4)含氧产品仍是后续乙醇转化利用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柴油机排气微粒(PM)的生成机理及结构特征;从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生成过程、结构特征以及分形的内涵出发,用分形理论研究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生成机理是可行的。经过分析,提出了分形理论在柴油机排气微粒生成机理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及方向。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捕集器的再生.应用热重/差热同步分析仪,在空气、氧气两种气氛下对柴油机排气微粒进行燃烧特性实验,并就微粒的失重曲线和燃烧特性曲线、燃烧特征参数以及燃烧反应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可以为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的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原位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透明的APhen-CdS纳米微粒/聚合物复合材料.透射电镜(TEM)测试显示,APhen-CdS微粒均匀的分散在聚合物中,微粒直径仍保持2-5nm,荧光光谱(PL)表明,APhen-CdS微粒在聚合物中仍然保持其光学性质,而且当聚合物材料中加入甲基丙烯酸 (MAA),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GMA)作为共聚单体时,聚合物材料的发射峰发生蓝移,且发光强度也增强,这可能是由于APhen-CdS微粒与聚合物单体发生反应或相互作用.热重分析(TGA)表明,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含氧燃料/正庚烷燃烧过程中芳香烃(PAH)的形成过程,深入理解含氧燃料对柴油机颗粒形成的影响,采用化学动力学软件构建了含氧燃料/正庚烷/PAH着火燃烧模型。在类似柴油机燃烧的条件下,研究添加小分子含氧燃料二甲醚、甲醇和乙醇对正庚烷燃烧过程中碳烟前驱物芳香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料中氧含量的增加,不完全燃烧中间产物C2H2、C2H4含量和芳香烃含量逐渐降低;二甲醚和乙醇的含氧量相同,但由于其分子结构中氧原子位置的不同,导致燃料碳的迁移路径不同,最终使得二甲醚降低PAH的能力强于乙醇;虽然甲醇、乙醇有相同的含氧官能团,但得益于甲醇分子没有C-C结构,使得甲醇降低PAH的能力要强于乙醇。  相似文献   

19.
曾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3091-3095
为了研究直流电压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在金属球微粒缺陷时检测局部放电的情况,建立了一个采用同轴平板电极为模型的直流脉冲电流检测系统。采用该系统观察金属微粒在电场中静止与跳动时脉冲电流的变化,提出一种金属微粒缺陷的脉冲电流特殊检测法。  相似文献   

20.
好氧反硝化菌株X31的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好氧反硝化菌株X31在好氧条件下的反硝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硝化主要发生在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氮气是反硝化过程的最终产物.在反硝化过程中,pH值呈逐渐上升趋势,而氧化还原电位(ORP)呈逐渐降低趋势.菌株X31能够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和氧气为电子受体进行协同呼吸,并且亚硝酸盐呼吸要较硝酸盐呼吸更容易进行.硝酸盐呼吸和亚硝酸盐呼吸都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和其他已报道的好氧反硝化茵相比,X31菌株有着更高的氧耐受浓度.当培养液中初始的氧化态氮质量浓度为150mg/L左右时,溶解氧值对X31菌株的反硝化效果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