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观察颈椎间孔、横突孔注射与颈部软组织针刀松解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同理.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颈椎间孔、横突孔注射与颈部软组织针刀松解,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DA)流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颈椎间孔、横突孔注射与颈部软组织针刀松解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体征改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液流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②通过对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解剖、生理及颈椎退变、增生压迫或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学说进行论证,从理论上说明了本疗法客观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观察颈椎间孔、横突孔注射与颈部软组织针刀松解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l)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同理。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颈椎间孔、横突孔注射与颈部软组织针刀松解,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DA)流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颈椎间孔、横突孔注射与颈部软组织针刀松解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体征改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液流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②通过对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解剖、生理及颈椎退变、增生压迫或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学说进行论证,从理论上说明了本疗法客观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粤西深层次推覆构造带岩石垂向分带性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伯友 《科学通报》1992,37(2):157-157
吴川-四会断裂带北段西侧广宁-肇庆一带复杂的花岗质杂岩中,成群或零星地分布有震旦-寒武纪(Z~c-∈b)浅变质岩块(图1).笔者通过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首次确定了这些块体为粤西深层次推覆带的外来系统,即飞来峰,这套花岗质杂岩为其滑动系统。滑动系统独特的岩石垂向分带性的发现,提供了建立断裂(动力)变质阼用一种新的模式的可能性,对于断裂(动力)变质作用理论无疑也是一个补充和完善,对该区金矿勘查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聚光和非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能量平衡建立了光伏-热电(PV-TE)耦合发电系统的一维稳态导热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的光伏电池效率温度系数和热电优值系数条件下PV-TE耦合发电系统的性能.(1)对于非聚光PV-TE耦合系统,分析了热聚焦因子、热电引脚长度和TE模块的负载电阻与内阻之比对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E模块的优值系数Z=4×10~(-3)K~(-1),电池效率温度系数β_(ref)=0.001 K~(-1)的情况下,系统总效率相对较好.此时总效率随着热聚焦因子、热电引脚长度、TE模块的负载电阻与内阻之比的增加,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可选择最佳的热聚焦因子、热电引脚长度、负载电阻的值,使系统总效率达到最大值.(2)对于聚光PV-TE耦合系统,研究了热电引脚对数和热扩散因子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2.545×10~(-3)K~(-1),β_(ref)=0.001 K~(-1);Z=4×10~(-3)K~(-1),β_(ref)=0.001 K~(-1);Z=4×10~(-3)K~(-1),β_(ref)=0.0015 K~(-1)情况下,总效率随着热扩散因子的增加而减小.当热扩散因子从0.32上升到5.12时,对于其他β_(ref)和Z的情况,总效率会显著增加.当热扩散因子继续增大时,由热扩散因子增加引起的效率变化非常平缓,原因在于热扩散因子足够大时,热传递非常快,PV电池和TE热侧的温度随热扩散因子变化很小.基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当聚光系统的热扩散因子在3.0左右时,耦合系统具有相对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关于一类E_3的极限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考虑平面自治系统在特殊情况,例如a=-8,p=8\3,q=r=s=0,系统(1)可得出van der Pol方程。系统(1)的有限部分的奇点(0,0),当-2相似文献   

6.
实验性T-S-Z白血病系统的研究(1980~198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以来,在天津(T)-上海(S)-遵义(Z)等地相继建立了T638、L6565、L615、L795、L783小鼠白血病和SRS淋巴瘤瘤株,形成一个具有我国特点的实验性白血病系统,它们有共同的起源,在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的超薄切片中都可观察到A型和C型病毒颗粒,并证明病毒具有致白血病活性。作者对这些白血病株和淋巴瘤的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超微结构和病毒的分离提纯、逆转录酶活性以及前病毒DNA等方面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T-S-Z白血病系统是研究白血病的病因-发病学和实验性治疗的良好模型。《实验性T-S-Z白血病系统的研究(1980~1986)》概述作者的此项研究成果,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了解超氧自由基(O-·2)在光系统Ⅱ(Photosystem Ⅱ, PSⅡ)光抑制中的作用, 以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5,5-Dimethyl-1-Pyrroline-N-oxide, DMPO)为自旋捕获剂, 结合EPR波谱技术, 研究了PSⅡ对照和去Mn(羟胺处理)的PSⅡ颗粒在强光光抑制过程中产生随光照时间的变化. 发现Mn簇的存在与否对PSⅡ光抑制产生的动态过程有很大影响, 并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这些发现, 对光抑制和PSⅡ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研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义Birkhoff系统的变换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惠彬 《科学通报》1995,40(10):885-885
变换理论在力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研究一个系统的变换理论很有意义.Birkhoff系统就是用Birkhoff方程描述运动的力学系统,或描述状态的物理系统.它比Hamilton系统更一般,且具有一系列重要性质.广义Birkhoff系统是Birkhoff系统的一个自然推广.一个一般的k阶广义Birkhoff系统可由二元组(R×T~*(T~(k-1)M),(?)_k)描述,其中R×T~*(T~(k-1)M)为系统的相空间,(?)_k为恰当2-形式,它具有最大秩.局部的、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相似文献   

9.
RE(NO_3)_3-Ala-H_2O体系35℃溶度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相武 《科学通报》1993,38(2):129-129
稀土离子在生物体内有特殊作用,氨基酸是体内蛋白质的结构单元。文献报道La(G1y)_3Cl_3·3H_2o有抗肿瘤作用。因此,研究稀土氨基酸配合物有重要意义。相平衡研究可为新型化合物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稀土氯化物、高氯酸盐-丙氨酸-水三元体系相图已有文献报道。本文用相平衡的方法对RE(NO_3)_3-Ala-H_2O(RE=La,sm,Dy,Y)体系在35℃时及全浓度范围内的溶解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徐海新 《科学通报》1986,31(13):1028-1028
3,4-二羟基苯乙酮(DHAP)是从秃毛冬青叶中分离的有效成分。临床试用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汪钟等观察到DHAP在体内或体外都能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DHAP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11.
李炳仁 《科学通报》1992,37(19):1736-1736
设(A,Z,α)是C~*-动力系统,并且α~n=id,这里n是固定的正整数。自然要问C~*-叉积A×~αZ与A×~αZ_β之间有何关系。结果如下: A×_αZ≌M(A×_αZ_β), 其中M(A×_αZ_n)是的映象环面,而(A×_αZ_n,Z_x,)是(A,Z_n,α)的对偶系统。  相似文献   

12.
Fourier变换系统中相位恢复的递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文相 《科学通报》1997,42(24):2614-2618
Fourier变换系统中的相位恢复问题在天文学、衍射光学、电子显微学、X射线晶体学、全息成像以及逆源问题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实际问题中直接测量的数据常常只是波场的强度分布,而波场的相位分布往往很难直接测量,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从强度测量数据来恢复相位分布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Fourier变换系统中的相位恢复问题就是用已知输入平面波函数f(x)的模|f(x)|和输出平面波函数F(u)的模,|F(u)|重构函数f(x)(或F(u)),其中F(u)是f(x)的Fourier变换,即 F(u)=integral from n=-∞ to ∞(f(x)e~(-2πjux)dx)  相似文献   

13.
二次系统(Ⅲ)δ=-m的极限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华 《科学通报》1991,36(12):890-890
考虑二次系统(Ⅲ)_(δ=-m,l=0)■不失一般性,其中巳取b=-1.本文假定n>1. 系统(1)最多存在四个奇点.当-2<δ<0时,O(0,0)为不稳定焦点,N(0,1/n)为鞍点.O与N均位于直线y=ax+1的下侧.当时(例如|δ|<<1),  相似文献   

14.
居乃旦 《科学通报》1966,11(5):193-193
1.设a,l、m、n、b为实数,对于非线性定常系统 dx/dt=ax-y+lx~2+mxy+ny~2 dy/dt=x+bxy (1) 得到定理1 若a=0,且l-b=0或m~2-4n(n+b)≥0,则系统(1)在整个平面上不可能有极限环。定理2 当真a≠0,但l=0或l-b=0时,系统(1)可分别在两奇点O(0,0)、N(0,1/n)外围出现极限环,但不能同时存在,如存在必唯一。定理3 若n=0或n+b=0成立,则当a≠0时,系统(1)可存在包含原点O的极限环,但最多一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的表达,以及COX-2及VEGF对血管形成的影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治疗以及预防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环氧合酶-2在正常子宫内膜(54.50%)、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62.50%)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组织中(81.25%)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内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中环氧合酶-2表达受月经周期影响,分泌期的阳性表达率(60.00%,66.67%)高于增生期(50.00%,57.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正常内膜(51.51%)、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59.38%)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组织中(93.75%)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内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受月经周期影响,分泌期的阳性表达率(53.33%,72.22%)高...  相似文献   

16.
王英彦 《科学通报》1995,40(16):1511-1511
生物光子来源于细胞内生物化学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激态物.在非酶或酶促反应中肝微粒体系统产生这些激态物的条件是:(1)需有过渡金属离子,如Fe~(2+),Cu~(2+)等,或有机过氧化物;(2)不含有被肝微粒体可羟化的物质;(3)存在含NADPH或抗坏血酸的细胞色素P_(-450)/P_(-450)还原酶;(4)含有类脂.苯在肝微粒体或重组的含细胞色素P_(-450)膜中可被羟自由基(·OH)氧化.因此,它是微粒体可羟化物质.与其它水生动物比较,鱼的细胞色素P_(-450)在肝微粒体氧化代谢外源性物质和生物光子发射中起着主导作用.鉴此,本文以不外加NADPH或抗坏血酸而加入苯,构成不满足上述4项条件的Fe~(2+)或Cu~(2+)-鱼肝微粒体系统,通过观测苯与该系  相似文献   

17.
受体揭示嗅觉奥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杰青 《科学》2004,56(6):59-61
2004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Richard Axel,1946-)和琳达·巴克(Linda B.Buck,1947-),以表彰他们在"气味受体及嗅觉系统的组织"方面的发现.诺贝尔基金会2004年10月4日发表新闻公报指出,人们过去一直不了解这样一些基本原理:天下竟有上万种气味可供识别和记忆.  相似文献   

18.
蔡孟深 《科学通报》1984,29(19):1183-1183
为系统研究1,2,4-三嗪类化合物干扰核酸代谢的规律,曾经研究了一些三嗪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 李钧等初次发现6-甲基-3-甲硫基-5-羟基-1,2,4-三嗪(Ⅰ)在无水吡啶中,与对甲苯磺酰氯作用,直接滤得N-[5-(3-甲硫基-6-甲基)-1,2,4-三嗪基]氯化吡啶嗡盐(Ⅱ),Ⅱ在微量吡啶催化下,经水分解得产物推论为N~4-[5-(3-甲硫基-6-甲基)-1,2,4-三嗪基]-3-甲硫基-6-甲基-5-氧代-4,5-二氢-1,2,4-三嗪(Ⅲ),然后他们研究了Ⅱ的胺解和Ⅲ的醇解  相似文献   

19.
张崇理 《科学通报》1980,25(19):902-902
Lioresal [β-(4-氯苯基)-γ-氨基丁酸——[β-(4-chlorophenyl)-γ-aminobutyric acid]是GABA(γ-氨基丁酸)的一种衍生物,它能明显的抑制猫、鼠、蛙等动物脊髓的单突触和多突触反射,对兴奋性突触传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脑内某些神经元的电活动也有明显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20.
大鼠主动脉和肾动脉中的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药理学特性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曾被分成α_(1A)-和α_(1B)-两种亚型;据此我们曾系统观察这两种亚型在大鼠血管中的分布、调节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在大鼠主动脉和肾动脉中的功能性α_1-AR分别属于α_(1B)-和α_(1A)-AR亚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发现α_1-AR实际上还包含第三种亚型,即α_(1D)-AR亚型。因此有必要对我们曾报道的根据两种分型所观察到的大鼠血管的α_1-AR分型重新进行研究。本文采用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3种α_1-AR亚型在大鼠主动脉和肾动脉的分布情况及其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