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第一次听到“喻翊翔”这个名字,是在跟就职于娃哈哈集团的同学聊天中。她跟我说“我们的信息管理部部长喻翊翔,是宗老板面前的红人”。不曾想,十天后,我在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评选出的“第二届优秀CIO”名单上看到了他的名字和照片。  相似文献   

2.
候长缨 《奇闻怪事》2006,(12):34-34
小a的妈妈昨晚给我打电话说孩子看不见黑板上的字,又不敢跟老师说。我一早就来到班里找小a了解情况。小a说:“我可以看见,我妈妈让我再往前坐一排。”听了这话,我对她说:“能看见的话就先在这里坐着,以后有合适的位置再给你调,好么?”小a,点点头。这时,他的妈妈来到了教室门外找我.又给我说起了调座位的事情。我把刚才了解到的情况向她说了一下。她急了,说:“小b比我们个子高,为什么在前面?”  相似文献   

3.
刘慧 《奇闻怪事》2007,(1):71-71
新接手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叫斌,一直是学习上的“困难户”。他对学习没有兴趣。作业经常完不成.入学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而他总是低着头。尤其不敢面对老师。我与他交谈,他总是默不作声。上课也从不举手发言,开学这么长时间。他没有跟我讲上五句话。  相似文献   

4.
跑 舌 今天下午,我放学回 家时搭了一辆面包车。途中,上来一位大姐姐,她很漂亮,穿着运动衫和牛仔裤。她很讲究,连座位也要拍灰尘。刚走一段,又上来一位清洁工,他衣冠不整,有许多补丁,浑身还散发着一股怪臭。我倒觉得没什么,可那姐姐非但不让他坐,还嘀咕人家臭呀、脏的。我气不过跟她吵了起来:“你长得漂亮了不起啊。别人把街道扫得干干净净,你还干不来呢!一个排骨精!”她一时语塞,脸红起来,“那要你管啊。哼,不跟你一般见识!”她急匆匆下车走了!“为民伸冤”@胡靖禹  相似文献   

5.
无处可逃的眼睛(讲述:小晴)吉木姐姐,你好!你写的那篇《六年了她终于抬起了头(》2006年9期)我看了,知道自己得的就是这种“叫视线恐惧症”的病,我不敢抬头看别人的眼睛。我们班有一个小混混似的男生,总是时不时地看我(我很少和他说话)。后来一个朋友对我讲,那个男生问她我的生日和手机号码,她怕得罪他就全说了。之后那女生又说“:那种人,你别惹他!”我本来就很少跟男生交往,更害怕这种脾气暴躁的人,总之,我心里十分不安……他坐在最后一排。后来,我发现我每次转过头跟后面人说话时,他就老盯着我看,我很紧张,可我没有把头转回去,我不想让他以…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跟往常一样,来到教室上晨读课。一个女同学走上前来告诉我:“黄老师,小琴同学(智障,家中也不富裕)在哭,她的衣服、鞋子都湿了.鞋底也坏了。”我一听,把小琴叫到跟前,一看,裤脚管都湿了,一双鞋底也坏了,想必是今天早上的一场大雨使本已破旧的鞋子脱胶了。她走上来时尽量小心,但还是发出了“叭嗒叭嗒”的响声。  相似文献   

7.
标签新闻     
《世界知识》2013,(1):12-12
“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她都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姑娘,道德修养出众,而且非常特别。我们之间‘只’差了49岁而已,但是她很爱我,我也是。”——在做客意大利电视台一档节目时,主持人德乌尔索不仅和贝卢斯科尼谈论了政治.还谈论了感情生活.后者如此描述了他最近这段爱情。  相似文献   

8.
在一堂投掷垒球课上.我正在耐心细致地讲解动作要领。突然,一个女同学举手告状,说她后面有男生用石子弹她。我的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学生的目光也全都集中到了一个平时上课爱搞小动作的“调皮鬼”小睿身上。我当时十分气愤。因为他在课前做眼保健操时就不那么认真,提醒了几次也还是心不在焉。我真的很想当着大家的面严厉地批评他一顿:可我一想小睿那倔强的个性,批评只会使他逆反,于是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走到他身边。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09,(9):I0043-I0043
一天,我站在一个卖辣椒的妇女的三轮车旁,趁着眼前没有买主,我自作聪明地对她说:“你把辣椒分成两堆儿吧,有人要辣的你就跟他说这堆儿是,要不辣的你就给他说那堆儿是。”没想到卖辣椒的妇女却只笑了笑,轻声说:“用不着!”说着就来了一个买主,问的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老话:“辣椒辣吗?”  相似文献   

10.
兰界语录     
这是我自己的投资,你没有尊重我的意见干吗要擅自替我做主?——在数次被—位兰家将其寄养的品种卖了数月而不通知时,—位女兰友愤愤又直接对那位兰家说道。其实,这是目前兰界较为普遍的现象之一。作为投资者,他(她)有权对自己的投资品种的出售与否有着决定权,而代养人不过是一个“经纪人”的角色,除非投资者有明确授权,否则“经纪人”怎么可以对投资者的投资“先斩后奏”呢?而往往这种“先斩后奏”的背后恐怕往往也有什么猫腻吧。  相似文献   

11.
费静亚 《奇闻怪事》2006,(10):40-40
“他呀,上课东张西望,下了课不好好做作业,真是讨厌!”“他,思维慢,一道题教了六、七遍也不会,谁教他谁倒霉!”“他,不去惹事就好了”……假如让我们谈谈对班中“差生”的印象,我想90%到95%的教师都会这样说。也许,这位“差生”还有优点,那也只是跟在“不过”后面的“尾词”,如“不过,他劳动还是蛮积极的”等。以前,我也曾如此评价“差生”,可黄让我彻底改变了……  相似文献   

12.
“你现在俱乐部下面的会员有多少人?”记者略带好奇地问林双,理理额前的刘海.林双回答记者:“也就三百多人吧。”她的眸子清澈见底,没有一丝夸张,没有一丝炫耀。“可是……可是你才做几个月啊,而且你也不是一个直销人.”记者诧异起来.“对任何人我都艰友善.这或许是我的制胜法宝.”惧乐部的会员们都称她为“亲善大使”.她一如既往本着一颗“真心待人”的心.自然善意浓浓洋溢在她领导的团队周间.这就成了吸引众多会员前来的原动力。林双的待人哲学?是她先天的秉性所定?抑扣或是后天的学习所养?根简单.她亲口告诉笔音.那是俱乐部这个温暖的团体无形中感染着她,是俱乐部负责人戴光强先生一直在给她码头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人称代词的性别歧视表现在:在泛指时往往使用具有男性特征的“他”来指称。对不明性别或无必要指出其性别的一群人,用具有男性特征的“他们”去称代。对性别明确的一群人,也用具有男性特征的“他们”去称代。“他”是老字号,“她”是分店。人称代词的性别差异表现在:用“你”代替“我”。用“她”或“他”代替“我”。用“人家”代替“我”或“他”。在艺术语言中常用“她”而不用“他”。  相似文献   

14.
高三第一学期的一天,他带着泪痕走到我面前,并递给我一封信。这一次我终于了解了“真相”之外的真相。天哥:我奶奶走了,她是带着微笑走的,最后一段时间她很快乐。她最挂念的就是她孙子的前途,但现在她非常开心地走了,我有信心在每年的清明去向她汇报我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娟子 《青年科学》2009,(1):42-42
母亲节那天,在商场里转了几圈,姐妹们都为自己的妈妈找到了心仪的礼物,只有我,仍傻傻地跟在大家背后,两手空空。“小蒋,你也给你妈妈买件礼物寄回去呀!”曹姐捧着一束美丽的康乃馨对我说。我望着她茫然地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成绩一直不好.便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同桌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做作业.为什么成绩总比他落后?”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但她知道.如果说了,孩子也许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  相似文献   

17.
山岗 《科技潮》2007,(6):42-43
一天,我拨通了一位朋友家里的电话,当对方提起话筒,首先传过来的声音是,“来电话了,接电话!”我对着话筒说:“开什么玩笑,你不是在接电话吗?”对方笑着说:“那不是我的声音,是我家的鹩哥在说话。”啊,鹩哥怎么跟他话音一样,真是令我惊奇。我当即拿定主意,要登门见识见识他家的鹩哥。  相似文献   

18.
一个母亲带着孩子走到我跟前,说是让孩子跟随我学画。她告诉我,她的孩子画画基础差,画不了什么,喜欢随便“乱”画;可学了两期绘画班,辅导老师说这孩子不适合画画,她不甘心,但又没办法,就经常训斥他,现在他不敢画了。听说我比较有耐心,特意找我给孩子辅导一下。  相似文献   

19.
张友敏 《奇闻怪事》2007,(12):15-16
【背景】 事情还得从一个家长的电话说起。一天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她哽咽着说:“张老师,今天可以让我的孩子回家吗?他的爸爸快不行了。”对于这样的请求我当然答应。没想到她接着说“张老师,我还想请你帮个忙,这孩子一点也不懂事,到现在他爸爸住院一个多月了,  相似文献   

20.
我5岁那年,祖母邀请了一些亲戚朋友到布朗克斯的公寓里聚会。在客人中有个做生意发了财的大款,他的妻子神气地向大家炫耀他们家的社会地位。他们有个娇气的小女儿,年纪跟我差不多,脾气很蛮横。祖母殷勤地伺候着那个大款和他的家人,她把他们看作是她的社交圈里最重要的人物,因此她不遗余力地逢迎他们。晚会进行中,我走进了洗手间并随手把门关上。大概一两分钟后,我当时还坐在马桶上,那个小女孩推开洗手间的门,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难道你不知道当一个男孩在使用洗手间的时候女孩子是不可以进来的吗!?”我生气地嚷着说。听到我生气的吼声,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