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经济贸易各方面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在旅游业方面,从"小三通"到"大三通"的过渡,以及台湾"自由行"的陆续开放,旅游合作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福建和台湾仅仅一水之隔,不论从历史、文化还是经济方面来说,两者都属于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深化旅游业合作已是大势所趋。该文探讨了深化闽台旅游业合作的文化驱动力、政府驱动力以及区域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台湾风景画     
《世界博览》2014,(7):68-69
正"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些小时候耳热能详的旋律,多年来一直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随着台湾个人游签证的逐渐开放,从跟团到自由行,越来越多人可以亲自到台湾来领略她的魅力了。  相似文献   

3.
在台湾看垃圾的分类与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皓 《科技潮》2009,(4):44-45
2009年3月2日~8日,笔者到台湾做了一次短暂旅行,所到的城市有高雄、台中和台北。从城市表面看,台湾没有大陆城市中高楼密集的模样,那里有不少建筑是私房,外观显得旧或老,但城市的大街小巷却很干净.笔者没有在地上看到垃圾、口痰、污水和粉尘。  相似文献   

4.
陈虹君 《世界博览》2011,(14):76-77
如果你热爱旅行,也喜欢台湾,建议你的"自由行"不妨来一趟"故事旅行"!其它旅行,或许有很多机会夜宿舒适的五星级饭店,品尝各国美食,在壮阔的世界美景中留影;然而,故事旅行中有丰富但过去未曾用心聆听的在地故事,讲故事的人不是能言善道的导游,而是故事主角本人,带你走入他们在台湾土地上的生命故事。不同于"阿里山、日月潭",  相似文献   

5.
连宋“登陆”,在两岸掀起了“大陆热”和“台湾热”。祖国大陆送给台湾人民的一连串“大礼”,不仅让台湾同胞感受到善意和亲情,也让大陆人民充满憧憬。就像台湾的孩子们希望早日见到来自大陆的大熊猫一样,我们也期待着能够早日品尝到久负盛名的台湾水果,早日徜徉在宝岛的美丽风光中……5月20日,国家旅游局就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的相关事宜作出说明。国家旅游局提出,希望台湾方面尽快改变其对大陆居民赴台观光进行分类的做法,尽快授权台湾方面民间旅游机构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与大陆方面进行磋商。同日,台湾“行政院长”谢长廷表示,对大陆居民来台观光“基本欢迎,但要做好配套措施”。真正实现台湾游,我们还有多长的路要走?为吃到丰富而便宜台湾水果,我们还要等多久?我们还面临着哪些障碍,还要克服哪些困难?一句话,两岸花开,尚需多少时日?……  相似文献   

6.
李孔锐  刘怡峰 《华东科技》1996,(6):27-28,25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逐步缓和,闽北与台湾交往日趋频繁,做好对台科技交流,将扩大两岸民间交往,促进闽北山区经济繁荣,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继续贯彻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闽北对台科技交流基础、现状与前景 随着对台工作形势的发展,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日益增多,特别是台湾当局开放探亲以来,台湾同胞到大陆已形成了一股探亲热、旅游热、投资热。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台湾来大陆  相似文献   

7.
吴越 《世界博览》2014,(1):34-35
正民生二字从未如此沉重自从三年多以前,内地到台湾的旅游线路开通,奔赴这座美丽之岛的都市人,络绎不绝。距离北京将近两千公里的航行,变得不再遥不可及。自由行开通当年,台湾岛内的"统计部"便发布数据,经济增长率井喷到10.88%,创24年来新高,而随着内地经济增幅放缓,台湾的经济发展指数却曾一度反弹,不得不说,两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始终保持着高度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于强 《世界知识》2012,(19):46-47
从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人民赴大陆观光探亲以来,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深入,已有超过32万对跨越海峡的爱情开花结果。在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前,"通婚"这一先于"三通"开始的"第四通"早已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连接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9.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21):48-50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了一股强烈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呼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以降低风险,维护所谓台湾的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这种思维与主张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是用政治思维看台湾的经济发展,看两岸经济关系,也因此压缩了台湾经济的发展空间,让台湾经济迷失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台生已经成为继台商之后联系两岸的新群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到大陆求学的台生不断增加从1985年开始,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台湾学生。随着两岸经济、文化领域交流的不断发展,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从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间,大陆高校招收的台湾本科学生为2895人,研  相似文献   

11.
陈咏江 《世界知识》2013,(17):56-57
2013年6月21日,两岸正式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协议中大陆对台开放80项服务,开放幅度均高于WTO承诺;而台湾对陆开放64项,开放度大多刚达到WTO承诺,仅19项高于WTO承诺(早已对外资开放),新增开放项目仅28项.由于服贸协议对台湾更加有利,岛内多数企业与主流舆论签署当日就表达欢迎立场,希望协议早日生效.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随着大陆各地惠台政策的密集出台,台湾正掀起新一波人才西进大陆发展的热潮。与以往相比,此次台湾人才西进呈现出行业覆盖面更广、年龄层更低的新特征,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台湾优质高中生选择放弃岛内高校就读机会,争相报考大陆高校。台湾新一波人才西进风潮引发了岛内各界的强烈关注,蔡当局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留才政策,希望通过提高薪资、改善工作环境改变台湾人才长期"出超"局面,但目前看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2,(18):54-55
台湾经济发展的最大危机在大陆?在前不久台湾《联合报》举办"为台湾经济开路高峰会"上,一位台湾知名经济学家发表奇谈怪论,认为台湾面临的最大危机不是韩国,而是太过于依赖大陆。他表示,台湾这十多年来中上游原料生产在台湾、下游组装在大陆、出口市场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  相似文献   

14.
<正>不久前,美国在台协会(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发表言论,表示对台湾2016年"大选""美国不会闷不吭声",受到台湾政界的高度关注。显然,美国已经开始关注并有意影响2016年的台湾"大选",让选情向着有利于美国管控台湾的方向发展。同时,美国又开始讨论是否需要重新检讨新形势下的现行美对台政策。事实上,多年来美国一直在管控台湾,特别是在政治上绑架了马英九,现在只不过是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中国大陆强势崛起的双重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对台湾的管控,维护美台政治结盟与准军事同盟关系,让台湾继续扮演牵制中国大陆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在2015年两岸旅游双向交流空前活跃的背景下,研究赴台游客自由行动机及其障碍因素,对于进一步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和互信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网络和实地问卷调查显示,资源吸引、追寻历史和文化差异是赴台游客自由行的主要外部动机,发展需要和实现理想是赴台游客自由行的主要内部动机;个人因素、人际因素和组织因素是赴台游客自由行的主要障碍因素;教育程度和居住区是影响动机的主要因素,旅游伴侣、人均消费和咨询渠道是影响赴台游客自由行的实现因素.  相似文献   

16.
1月14日,马英九在出席台湾地区大学校长会议时承诺,大举扩大招收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承认学历的大陆大学将从“985工程”大学扩大到“211工程”大学,这预示着陆生赴台将再放宽。赴台求学本是大陆学生的新选择,但是台湾地区的“有限开放”政策,给有意赴台的大陆学子泼了一瓢冷水。  相似文献   

17.
<正>三峡工程的兴建,不仅使长江三峡原有的自然景观更加美丽,而且还增添了高峡平湖等人文景观,让三峡大坝景区日益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自2003年来,景区累计接待旅客超过1600万多人次,特别是自实施"一免一开"政策以来(即对中国大陆游客旅行免门票开放,向社会全面开放客车、有条件开放货车在三峡专用公路通行),景区接待游客量接连攀升、屡创新高。2015年,三峡大  相似文献   

18.
《上海信息化》2012,(2):87-87
中国电信发布“一卡两号·海峡自由行”产品。“一卡两号”是指一部天翼手机UIM卡同时拥有一个中国电信天翼主号码和一个台湾亚太电信的副号码。两个号码自动识别网络,实现智能无缝切换,让往返于海峡两岸的用户能不换卡、不换手机、用一张卡就能得到大陆或台湾当地的通信服务,实现两岸通信服务的本地化。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国内学界有诸多讨论,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不断提升美台实质关系,意在增加"台湾牌"的份量,将台湾问题与中美经贸摩擦、朝核等问题挂钩,以台湾为"外交筹码"与中国大陆进行讨价还价,实现美国在其他议题上的利益。一俟"筹码"价值榨干,美国则会对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哨战"——2018台湾县市长选举(又称"九合一"选举)落下帷幕,国民党拿下15个县市的执政权,而民进党只剩6个。选后大家都在问:国民党为什么赢得这么漂亮?民进党为什么输得这么凄惨?不过,比起这两个问题,大家更关心的是,这次的选举结果将如何影响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蓝营:舍我其谁?从历史上看,台湾县市长选举出现翻转,往往是台湾政坛再度政党轮替的前兆。1997年民进党在台湾县市长选举中大胜,拿下12个县市的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